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755、皇太极出奇兵偷袭北京

#古籍守护人#

皇太极素怀大志,他在征服朝鲜、解决了后顾之忧、巩固后方之后,便开始谋划如何攻击明朝,夺取明朝的天下。

明朝崇祯皇帝即位以后,励精图治,节俭勤政,力图挽救明朝危局。可是,从万历皇帝以后,朝政混乱,奸臣当道,经济衰退,国库空虚,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崇祯皇帝无力回天。

崇祯皇帝即位的时候,只有十六周岁,阅历浅薄,缺乏治国经验,他又刚愎自用,不能听取别人意见。崇祯皇帝最大的缺陷,是疑心很重,猜忌大臣,刑罚严峻,不会用人。因此,朝廷大臣人人自危,互相提防,朝政依然混乱不堪。

偏偏在这个时候,老天爷也来捣乱。明朝末期,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最严重的时候。“小冰河时期”是一种气候现象,许多年才出现一次,不幸被崇祯皇帝撞上了。这一时期,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自然灾害频发,水灾、旱灾、蝗灾、鼠疫等灾害持续不断。《明史》和《清史稿·灾异志》,都记载了许多奇异气象。

陕西连续数年大灾,粮食绝产,蓬草树皮都吃光了,人们只能吃观音土,大批百姓腹胀而死,流民遍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因此,从天启年间开始,陕西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到崇祯时期,起义达到高涨,李自成起义军达到上百万人。崇祯皇帝命洪承畴等人率军镇压,但无济于事,无法扑灭起义烈火。

明朝内忧外患,千疮百孔,天怒人怨,濒临崩溃。皇太极却高兴坏了,觉得攻灭明朝是天赐良机。于是,大清派人与李自成联系,要求联合作战,南北夹击,推翻明朝,平分天下。李自成没有理睬。

皇太极只好独自行动,准备率军南下,攻打明朝。但袁崇焕利用明清停战机会,已经把关宁锦防线修筑完备,十分坚固。关宁锦防线分南北两段,全长四百多里,沿途修筑了大量堡台工事,坚不可破。清军要想冲破关宁锦防线,从山海关出兵,势必付出沉重代价。

皇太极不愧足智多谋,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步妙棋。皇太极打算避开关宁锦防线,不出山海关,而是绕道向西,通过蒙古地区,突破明长城蓟镇防区的龙井关和大安口,出其不意,偷袭北京。

这是一招妙棋,也是一步险棋。蓟镇防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地形险峻,如果明朝准备充分,前后一堵,清军就成瓮中之鳖了。不过,皇太极料定,崇祯皇帝没有这样的眼光和谋略,他决定冒险一试。

皇太极预料得不错,明朝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崇祯皇帝在阅历、谋略、胸怀、能力各个方面,都比不上雄才大略的皇太极,两人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崇祯皇帝没有想到,但谋略过人的袁崇焕却想到了,可是,蓟镇防区不在他的管辖之内。袁崇焕只好向皇帝上书,说:“臣在宁远,敌必不能越关南下;臣担心蓟门薄弱,建议布置重兵,以防万一。”

奏书上报以后,没有音讯。袁崇焕不放心,再次上书,说得更加直白,说:“蓟门位置重要,万一有失,北京危矣。”可是,袁崇焕两次上书,都如同泥牛入海。崇祯皇帝既重视不够,也抽不出兵来。

公元1629年11月,皇太极亲率十万清军,悄悄往西进入蒙古地区,然后以蒙古骑兵为向导,调头南下,翻山越岭,经过二十多天艰苦行军,突然出现在长城关隘龙井关、大安口面前。两处关口的明军不多,又没有防备,被清军一举突破。

清军乘胜进军,攻占了天险喜峰口。喜峰口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重要隘口,古称卢龙塞,在北京东边,约五百里地。喜峰口扼守交通要道,出了喜峰口,往西南经遵化、蓟州,便可到达北京了,沿途再无险阻。皇太极大喜,偷袭北京的计划眼看就要实现。皇太极摧动大军,气势汹汹地向北京扑来。

得知清军即将兵临城下,北京城内一片惊慌。北京多年没有经历过战火,城防疏薄单弱。由于辽东、陕西战场占用了大量兵力,北京守军不多,而且没有良将。北京城处于极大危险之中。

崇祯皇帝惊慌失措,又恼又怒,他埋怨袁崇焕没有在关外堵住清军,反而让清军打到了北京城下。但事已至此,无可奈何,崇祯皇帝只好连下多道命令,紧急部署防御。一是任命年已七旬、退休在家的孙承宗为统帅,负责北京防务;二是征调皇亲国戚和朝廷官员的家丁奴仆,全都上城墙守卫,以弥补兵力不足;三是令他信任的太监们上城头督军;四是急令离北京较近的满桂部、侯世禄部火速来援。崇祯皇帝认为,袁崇焕远在关外,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袁崇焕身在宁远,却时刻关注清军的动向。他得知清军突破龙井关、大安口以后,大惊失色,知道北京危险,心急如焚。袁崇焕立即令驻守山海关的赵率教部直插遵化,不惜任何代价阻击清军,迟滞清军进兵速度。与此同时,袁崇焕以最快的速度,调集二万骑兵,赶赴北京救援。袁崇焕亲率九千精锐为先锋,日夜不停,飞马前行。

赵率教是袁崇焕手下得力大将,忠心耿耿,骁勇善战,屡立大功。他听说清军偷袭北京,也是心急如焚,率领手下四千多名骑兵,火速奔向遵化,截击敌人。从山海关到遵化有四百多里,赵率教骑兵一天一夜就赶到了,抢在了清军前头。

遵化守军没有接到命令,不敢开城门,赵率教便在城外列阵,迎战清军。不久,清军大队人马赶到,黑鸦鸦地望不见边。赵率教明知不敌,依然下令攻击。赵率教大声疾呼:“用我们的血肉之躯,挡住敌人,保卫北京!”四千骑兵皆抱定必死之决心,扑上前去,与清军混战,结果全部为国捐躯。

清军虽然歼灭了赵率教骑兵,却被明军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所震惊,严重影响了士气,行军速度缓慢了许多。

袁崇焕率领精锐骑兵,一路向南疾驰,日夜不停,吃饭都在马背上,千里路程,五天就赶到了,抢在了清军抵达北京城之前。

皇太极听说袁崇焕援军赶到,大吃一惊,感到自己偷袭北京的计划恐怕要落空了,叹口气说:“袁崇焕真是大敌,此人不除,后患无穷。”

皇太极开动脑筋,开始谋划反间计,一心想除掉袁崇焕这个心头大患。那么,皇太极的计谋能够得逞吗?请看下一集,袁崇焕被杀原因复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十大军团之一:关宁铁骑(图)
昏庸皇帝3453刀冤杀名将袁崇焕
宽城喜峰口发现戚继光等人修建长城的文字碑,隐藏着出一个惊人的秘密
五次越过长城,皇太极打脸“关宁锦防线”?来看崩盘背后的逻辑
明清战争中最精彩的一页:详述己巳之变
【明末风云】第二章:大明关宁铁骑北京城下力战八旗蒙古联军,7位总督战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