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五章:生命原理第一节:大脑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生命原理

人体是一个物质体,外界事物也是一个物质体,两个物质体相互作用怎么会产生思想意识呢?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世界上所有的科学家。当然,一些哲学家笼统地从逻辑上论证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了,可是我们还需要科学家从微观原理上说清楚其中的道理。在这一章中,我们试图对人体所有器官的工作原理的论述,让读者更加清楚地知道,人作为一个生命体,如何与外界事物发生作用以及如何进行自身存在发展的。

第一节:大脑的工作原理

中国古代人所说的心,就是大脑。但是,后来把心脏也叫做心,这就与心的定义产生了冲突了。或者这样理解,古代人不知道人体器官究竟是哪个器官可以思考的,把心脏误认为是思考器官了。因此就有了“你拍拍心口想一想”这样的口语,或者象天地良心这样的成语。

要找到大脑工作的原理,首先我们要从大脑几何结构上,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和寻找答案。



 5-1  人的大脑

大脑中有亿万个大脑神经细胞,虽然它们分布在几个区域内,互相之间还有一些间隔,但是,通过细胞神经纤维链接结构,它们还是形成了一个整体。

大脑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把所有的大脑细胞连接成一个网络状态。每个细胞的活动,既是自由的,又不是自由的。每个大脑神经细胞在自己的间隙中是可以自由振动的,但是,它一定服从或者受制于整个网络的约束,它又不是自由的。

我们在人体结构一章中关于脑干的结构中已经看到,通向大脑中有五条感官神经,它们是:视神经、听神经、味觉神经、嗅觉神经和感觉神经(皮肤),这些神经通道是大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途径。

视觉神经是指由眼睛这个感官引起的大脑与外界事物进行能量交换的能量通道;

听觉神经是指由耳朵这个感官引起的大脑与外界事物进行能量交换的能量通道;

味觉神经是指由舌头这个感官引起的大脑与外界事物进行能量交换的能量通道;

嗅觉神经是指由鼻子这个感官引起的大脑与外界事物进行能量交换的能量通道;

感觉神经是指由皮肤这个感官引起的大脑与外界事物进行能量交换的能量通道。


 5-2 大脑与外界事物联系的能量通道示意图

任何一个外界事物,它本身表面上都有一定的能量信息。根据这个能量信息的大小,通过各个感官就可以传递到大脑中。在任何一路的能量传递中,能量进入人体内部后,主要是靠神经细胞振动碰撞传递的。即一个细胞碰撞另外一个细胞,虽然细胞只在自己的间隙中运动,但是,能量依次传递出去了,这个情景如同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

每一种感官通向大脑的入口(脑干根部),也是大脑能量交换的进出口。

外界事物具有的能量,通过感官神经的传递,进入大脑后,能量在大脑细胞中继续进行。细胞振动碰撞的时候,可以正面碰撞,也会产生侧面碰撞。由纵向振动碰撞,可以产生横向振动碰撞。因此,能量进入大脑后,能量传递的路线形成一个树枝状。根据外界能量的大小,能量传递路线在大脑中产生不同的深度和广度,这个深度和广度,就是能量在大脑中传递路线的树冠形状。

上图中表示大脑与外界某个事物的复合作用示意图,这个图形可以理解成外界某个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概念的一个定格图形。

我们以外界某个事物举例说明它的含义,比如说外界事物是一头猪,上图中的图形表明这样的大脑概念:眼睛用蓝色的能量传递路线把这头猪身上的信息输入到大脑中,比如猪是什么颜色的、猪的大小高低、猪离人的距离、猪的外形、运动情况等,把这些信息输入到大脑,并根据能量的大小,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深度和广度,即形成一个树冠形状。

耳朵用绿色的能量传递路线把这头猪身上的信息输入到大脑中,比如猪是怎样叫唤的、猪的声音高低、猪的发音音质等,把这些信息输入到大脑,并根据能量的大小,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深度和广度,即形成一个树冠形状。

鼻子用浅蓝色的能量传递路线把这头猪身上的信息输入到大脑中,比如猪身上发出的是什么气味、猪的大小便是什么气味、猪肉变质后什么气味、猪肉炒熟后什么气味、猪皮加工中产生什么气味等,把这些信息输入到大脑,并根据能量的大小,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深度和广度,即形成一个树冠形状。

舌头用红色的能量传递路线把这头猪身上的信息输入到大脑中,比如猪肉是什么味道的、猪肉口感怎么样、猪蹄什么味道、猪肝什么味道、变质的猪肉什么味道等,把这些信息输入到大脑,并根据能量的大小,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深度和广度,即形成一个树冠形状。

皮肤用黑色的能量传递路线把这头猪身上的信息输入到大脑中,比如猪毛硬不硬、猪身上的温度高低、猪咬人有多疼、猪皮大衣穿在身上舒服不舒服、猪的表皮粗糙和光滑成都等,把这些信息输入到大脑,并根据能量的大小,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深度和广度,即形成一个树冠形状。

这些感官,通过多次对猪的作用,在大脑中记忆下来一个复合树冠形状,这样一个复合树冠形状,代表了猪这个概念,被记忆到大脑中了。

猪这个概念,与一头牛,一头羊,一条蛇,在大脑中的树冠形状是不同的,因此大脑中对外界各种事物就形成了很多概念。

同样一个外界事物,在大脑与这个外界事物互相多次作用后,可以形成一连串地概念,凡是对某个外界事物形成了一连串的概念,叫做大脑对这个外界事物的思想或者意识。

同样一个外界事物,大脑与这个事物互相作用次数越多,产生的概念也多,形成的思想意识也越深刻和广泛,这个叫认识提高。

复合概念实际上是由单个感官与这个事物互相作用形成的,或者说,这个复合概念是可以分解的。

比如外界有一头猪,距离观察者(人)20米,这个猪没有叫唤,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分析问题:鼻子闻不到气味,把人的鼻子排除掉。猪没有叫唤,把人的耳朵排除掉。这个时候没有吃猪肉,把人的舌头排除掉。离开这个猪的距离很远,把人的皮肤感觉排除掉。现在人与猪的联系,只有眼睛了。

眼睛是如何与这个猪联系呢?请看下图:

 


         5-3 一头白猪从眼睛进入大脑后产生的树冠形状示意图




 


      5-4 一头黑猪从眼睛进入大脑后产生的树冠形状示意图




 

 


      5-5  一头花猪从眼睛进入大脑后产生的树冠形状示意图

从以上三幅图进行比较后可知,同样是一头猪,由于白猪身上的能量级别限制,在大脑中只能形成这样的树冠形状。同样,由于黑猪身上的能量级别限制,在大脑中只能形成这样的树冠形状。花猪呢,它的能量是穿插进入大脑中的,细胞振动碰撞传递路线又不一样,可能是另外的深度和广度,产生另外的树冠形状。

大脑中这些神经细胞,好像谷仓里的小米,如果有一个外界物体撞击了小米的边缘,谷仓里的小米就会逐个向谷仓里面振动碰撞传递。外界物体作用力的大小,作用方向的不同,在谷仓中小米传递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同的。

以上不同的树冠形状,就是不同的能量作用,大脑就产生不同的感觉。由于一个外界事物的多次作用,这种感觉就可以被大脑记忆或者保存下来。这种被保存在大脑中的感觉,形成了这个外界事物的单个概念。

以上是把眼睛这个感官单独分解出来进行了举例,同样还可以把其他感官也分解出来举例,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这样单独分解出来,那只是大脑获得的一个能量方式的记忆,只是一种感觉,只能形成一个概念。但是,外界事物是有很多信息的,它们有很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用能量形式与大脑联系的。因此,我们的大脑中往往形成的是一个复合感觉,或者叫复合概念。这个复合感觉或者复合概念,随着外界事物与大脑的多次、长时间的互相作用,形成了一个思想意识了。在这个思想意识中,包括对这个事物的态度、应对方法、改变它的变化方法、对人体是否危害等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这样总结一下:

一个外界事物,它可能是物质性的物体。但是,它带有很多自身的属性和信息,通过能量传递的形式,与人体感官进行交换能量,能量进入大脑后,根据能量传递和扩展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树冠形状,这些树冠的形状,实际上是大脑细胞运动的一种方式。在多次的外界事物作用下,大脑神经细胞的运动就有了惯性,相当于把大脑细胞这种运动方式被记录下来,形成了感觉,或者概念。这种感觉或者概念多次反复的作用,形成了记忆和储存。

也就是说,一个外界事物,在大脑中对应着一个记录运动模式;大脑中的一个运动模式,同样对应着外界一个事物。

以上是大脑被动地接受外界事物的作用形成的大脑思想意识,可是,大脑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主动地与外界事物联系。同时,大脑形成了思想意识之后,除了可以主动与外界事物联系之外,还可以在大脑中,进行内部联系。

主动与外界事物联系的方式叫想,在大脑内部联系的方式叫联想。

想和联想经常是联合作用的,也有单独使用的。

比如,某个电影明星在我的大脑中形成了一个思想意识,在我的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大脑细胞运动模式。只要我利用身体内部的能量,从大脑中调动出这个早已保存的运动模式,这个电影明星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经历和事迹等等,就可以浮现在我的大脑中了。不管这个明星是否看到她,我都可以好像看到她一样真切。这样的方式叫做无物的联想,主要是靠大脑中储存的记忆进行联想的。

如果我在大街上看到了某个明星了,即使没有交谈,我也可以利用大脑中储存的有关她的大脑记忆,联想到她所有的一切。这个方式叫做有物的联想,主要是外界事物触动后,大脑联动作用,进行的思想过程。

以上两种都属于主动想或者主动联想,大脑有了思想意识之后,还可以自动联想和自动想。

自动想和联想主要发生在神经病人和正常人的做梦中,属于大脑细胞的自主运动。

主动想和主动联想,是建立在大脑控制功能下的一种大脑神经细胞的运动。而自动想和自动联想的没有大脑控制功能下的一种大脑神经细胞运动的方式,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睡觉之后或者是失去大脑控制功能的疯子身上。

正常人在睡觉之后,大脑对人体所有的器官失去了控制功能,整个身体内各个器官自主运动。肠胃自主地消化,肺脏自主地呼吸,肝脏自主地整合、调整血液和体液,肾脏自主地汇集和整理尿液,大脑呢?在自主地思考。它想思考就思考,不想思考就休息。

大脑细胞要思考,需要外界能量的驱动才会思考的,这里所说的外界不是身体外边的事物,而是说大脑这个器官之外的身体部分,相对大脑来说也是外界。

当身体内部没有能量进入大脑的时候,大脑细胞就停止运动,这里说的运动是强制运动,不包括细胞的自由振动。我们前面说的运动模式,是指大脑细胞的一种强制运动模式,不是大脑细胞的自由振动。如果大脑细胞没有身体其他器官传递过来的能量,大脑神经细胞不会强制运动,这个时候大脑是不会做梦的。请注意,这里说的大脑是指大脑和小脑的联合体,与普通书上说做梦是小脑在活动的说法不同。没有大脑细胞的参与,小脑细胞怎么会做梦呢?因为所有的外界事物都在大脑中储存呢,小脑是不可以单独提取大脑中的储存的。所以,做梦是整个脑子中神经细胞的运动,不是局部区域神经细胞的运动。

当人们睡觉之后,如果遇到身体内部由于白天脑力劳动或者体力劳动不均匀造成的残余能量,在体液的波动下,残余的能量作用到大脑中,这个能量可能会带动一些大脑神经细胞运动,运动可能沿着某个运动模式进行,或者说这个残余能量可能会沿着某个区域的深度和广度传递着,因此能量传递的路线和运动模式与某个外界事物的路线和模式相同,因此,我们的大脑中就有了某个事物的出现。这个自动的联想与主动的联想是一样的效果,同样可以在大脑中出现某个事物。这个事物,就是我们做梦时候梦见的事物。

由于进入大脑中的残余能量不是连续的,不是均匀的,能量进入大脑中后,传递路线和引领的大脑神经细胞运动模式也不稳定和固定,所以,我们在做梦的时候,梦见的事物总是在变换着。比如,一会梦见下象棋,一会梦见开汽车,一会梦见空中飞,一会梦见掉到了万丈深渊了,一会梦见下雨啦,一会梦见尿床啦!

做梦时候出现的各种大脑神经细胞运动模式,都是平常外界事物作用大脑后保存在大脑中的大脑神经细胞运动模式。只要大脑中出现一个神经细胞运动模式,就可以出现一个外界事物的形象。

以上就是做梦的原理,与传统的解说是不相同的。

除此之外,大脑还可以思索和控制身体器官。在控制器官或者支配人体运动的时候,大脑可以发出能量,利用大脑细胞自身的能量,通过大脑网络将能量传递到脑干,从脑干传递到全身各个部位或者器官上。

驱动肢体或者器官运动的时候,大脑发出的能量往往是借助身体上肌肉的放大作用,把微小的大脑能量放大到可以驱动肢体运动或者驱动某个器官运动。

这个方面的原理我们已经在前言和其他章节中讲解过了,这里不再赘述了。

大脑有了以上所有的功能之后,除了被动地接受外界事物表面上的能量之外,还可以发出能量从原路发射出去,由于大脑细胞很少进行专门训练,大脑细胞的能量很有限,加之人们长期没有使用反向发射能量的习惯,因此,大脑主动发射能量与外界事物作用的功能就退化了。很多人发现了大脑还有潜在的功能,只要找到可靠的方法,是可以出现一些特异功能现象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传生老师谈——.大脑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延缓大脑的衰老有妙方 2008-01-02 08:49:38
如何推迟脑的衰老?
老师讲精义意识意元体
有哪些物质影响宝宝大脑发育?(THATGIRL135940406的回答,28赞)
韩国老年痴呆症检测题:一分钟内能发现兔子,那么大脑很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