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三桂造反失败,真的是因为杀了永历帝,所以不能“反清复明”?

吴三桂反清失败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之前我有一篇文章分析吴三桂失败的原因时,曾经提到吴三桂没有一个好的旗号,不足以号令群雄,正好昨天有读者评论:“假如吴三桂没有杀永历帝,造反的时候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号,就不会失败”。

我的看法是,吴三桂造反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个好的旗号,但是不杀永历帝不代表就有一个好的旗号,即使有了“反清复明”的旗号也不代表反清就一定会成功。

本文就为大家深度解读为何吴三桂造反失败中的旗号问题。

从抗清名将,到清军入关最大功臣,吴三桂为何“叛”明?

很多人对吴三桂带有天然的鄙视,认为他是叛徒,是汉奸,是罪无可赦的一个人,前面引清兵入关,后面杀死永历帝,为清军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民族的罪人,应该永远被唾弃。

很多人都认为洪承畴是“开清第一功”,要我说的话,吴三桂才是对清朝贡献最大的明朝降将。

假如吴三桂当初投降李自成,或者没有邀请多尔衮入关,清军想要跨越宁锦防线和山海关防线还是很困难的,正是吴三桂邀请多尔衮入关,才使得清军在吴三桂与李自成山海关血战之际,没有费多大力气就跨过明军防线,并且重挫李自成主力,一战而使得李自成再也没有还手之力。

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吴三桂,早期并不是一个卖主求荣的叛徒,而是一个很有抱负的青年将领,作为辽东将门子弟,与后金有着天然的敌视,在松锦大战初期,少年吴三桂更是以首功镇辽东,成为明末最闪耀的将星,也是崇祯皇帝最为器重的将领之一。

这样一个人,为何最后会背叛明朝呢?

如果我们有一个时间点的梳理,就会发现吴三桂“叛明投清”是无稽之谈。

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三月五日崇祯下诏天下各路兵马勤王,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率兵入京,三月十九日吴三桂到达山海关并且继续向京师移动,到二十二日,吴三桂兵至唐山一带,此时传来京城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吴三桂走得很慢,从宁远城(今葫芦岛兴城)走了很久都没有京城,一说是吴三桂携带宁远民众,所以走得缓慢,我倒是认为吴三桂有想保存实力的想法,当此乱世,军队永远是硬实力。

很多人骂吴三桂是假勤王,其实崇祯号召的勤王兵马不止吴三桂自己,其他部队并没有动身,唯一到达北京的只有唐通小部,结果阵前投降给了李自成,由此可见,吴三桂的勤王还是带着很多诚意的。

崇祯死后,意味着明朝被推翻,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吴三桂神情恍惚,不知所措,有人以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夺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致使吴三桂“一怒冲冠为红颜”降清。

站在当时的视角,李自成就是反贼,是逼死崇祯的凶手,如果吴三桂投降给李自成,那真的是对不起“君父”崇祯了。

为了对得起崇祯,吴三桂连自己父亲的死活都不顾也要与李自成决一死战,从这个角度来说,吴三桂还是一个很有气魄的将领,根本不是什么为红颜。

吴三桂最后邀请清军入关原因颇为复杂,一说是吴三桂想邀请清兵入关,击溃李自成,与清军划黄河而治,在我看来,更可能的情况是吴三桂为自保,在山海关大战一触即发的状况下,为与李自成决战,请曾经的敌人做外援是万不得已的办法。

可以说,明朝亡在前,吴三桂替崇祯“报仇”在后,最后降清已经算不上叛明了。

杀死南明永历帝,是否意味吴三桂丧失“反清复明”的权力?

在当时的时局下,吴三桂引领清军击溃农民军,把崇祯埋了,算对得起明朝;随后吴三桂率领军队四处追击农民军,为清朝站稳脚跟立下汗马功劳,算对得起清朝。

然而,我们现在所听闻关于吴三桂的一切消息,几乎全是负面评价,一个对明朝忠心耿耿,对清朝入关有巨大功劳的人,为何被骂近三百年?

在清朝的时候,自然是因为吴三桂后来反清,而且还有很大机会推翻清朝的统治者,为历代皇帝所痛恨,乾隆时期大搞文化宣传工作,编纂《贰臣传》《逆臣传》等书,吴三桂居于《逆臣传》之首,可见对其痛恨之深。

而在清朝被推翻之后,曾经给清军“献关”的吴三桂遭到更猛烈的抨击,认为吴三桂的行径压根就是“汉奸”“卖国贼”。

其实,吴三桂的思想也在转变,在崇祯刚死的时候,他也有意投降李自成,但是认为李自成不能成大事,最后又拒绝了。

在入关之后,吴三桂打的旗号是“乞师击李”,是“复君父之仇”。

吴三桂前期的作战,打击的都是农民军残部,并没有针对明朝旧部的军事行动,而且当时还与南明政权有一定的联系,当时的吴三桂也在观察时局的变化。

吴三桂从内心投降清军应该是在顺治二年,清军入主中原大势已定,吴三桂也被清朝统治者冷藏,“出镇锦州”。

为了能够重新获得启用,吴三桂开始对清朝表忠心,在后续的作战中吴三桂不仅穷追猛打农民军,对朱明后裔也不遗余力的斩杀,在顺治十四年,吴三桂打垮永历政权,康熙元年,吴三桂擒杀永历帝。

杀永历帝被很多人所不能理解,据说永历帝在被杀前灵魂三问吴三桂:“你难道不是汉人吗,不是大明的君臣吗?你为何叛国负君到如此地步呢?”

不管这句话的真假,但是这种说法有偷换概念的意思,那就是南明政权是否等于大明政权?南明的皇帝是否是吴三桂的“君”?

如前文所述,从时间线上来说吴三桂的“君父”崇祯死在前,吴三桂降清在其后,而南明政权成立更在其后,至于其合法性与正统性,更是扯不断理还乱。

吴三桂杀永历皇帝,一方面是想向清朝邀功,另一方面也不承认永历皇帝的合法权。

很多人都认为,吴三桂前脚杀了永历帝,后脚就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自然没有号召力,如果吴三桂不杀永历帝,而是拥立永历帝,那么反清会获得更多的支持。

这一点我倒是不否认,但是这个支持也是有限的,因为“反清复明”这张牌,本身也没有什么市场。

吴三桂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其实是自寻死路

吴三桂如果是单独造反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这次反清影响力巨大,是因为三藩一同谋反,吴三桂的兵力在三十万左右,另外耿精忠和尚之信的兵马加在一起也在二十五万左右,所以耿精忠与尚之信的态度很重要,当然,这里面也要考虑到当时台湾的郑经。

尽管吴三桂和郑氏都是打的明朝牌,但是牌和牌不一样,吴三桂想要恢复的明朝应该是崇祯时期的明朝,而郑经则是奉永历帝为正统的南明延续政权,但是在实际上却跟南明政权没有什么瓜葛。

一笔写出两个“明”,自然成见很深,由于崇祯死的时候没有明确继承关系,后续反清力量为了正统之争往往大动干戈,考虑到吴三桂杀了永历帝,郑经与吴三桂之间早已隔阂深种。

当然,吴三桂身处云南,打到湖南,占据西南之地,与郑经不挨着,真正与郑经挨着的是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之信。

事实证明,三藩造反开始,在台湾的郑经就在背后搞耿精忠与尚之信,一盘反清大棋,因为旗号的问题不但没有反清,反而陷入内耗。

而另一方面,耿精忠与尚之信两藩王,反清意识不强烈,复明更是扯淡!

耿精忠的爷爷是耿仲明,尚之信的父亲是尚可喜,耿仲明和尚可喜的背景在这里要跟大家讲一讲,两个人当年都在毛文龙手下从军,又都是毛文龙的养孙,深受毛文龙的器重。

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后,耿仲明投靠在山东的王化贞,耿仲明与孔有德(早年也是毛文龙部下)都是辽东人,为当时登州士绅所歧视,孔有德发动吴桥兵变后,耿仲明作为内应帮助孔有德攻陷登州,两人与明军对峙长达一年,在明军的围攻下,最后从海上到辽东去投降后金,皇太极出城十里相迎。

尚可喜在毛文龙被诛杀后,继续留在皮岛,耿仲明等人逃往辽东之时,尚可喜还被派往镇压,结果没成,此后明军在辽东战事逐渐吃紧,而明朝在辽东的人事很复杂,尚可喜差点被政敌沈世魁整死,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尚可喜在崇祯七年,携麾下诸将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金,皇太极出城三十里相迎。

皇太极在1636年改后金国号为大清,耿仲明和尚可喜分别被封为怀顺王、智顺王,与孔有德的恭顺王合称“三顺王”。

明朝还没灭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反明投清,而且受到清朝统治者的极度信赖,作为耿仲明和尚可喜的后人,耿精忠与尚之信不过是不满康熙的削藩政策,想要保存实力而已,或者图谋更大的利益,吴三桂的“兴明讨虏”旗号压根就不会得到二人的响应。

史论纵横说:

吴三桂反清失败的原因是很多的,本文只是介绍了吴三桂的旗号问题,三藩造反时,兵力明显优于清军,然而造反到一半的时候却一盘散沙,没有形成对清廷的持续打击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吴三桂提出的这个“兴明讨虏”的旗号,在“兴明”二字上没有号召力,不是因为吴三桂“叛明”导致的。

在吴三桂这波反清过后,后半个清朝“反清复明”口号喊了两百多年,没有一次成气候,反清起义影响力大的,大多跟这个口号没有多大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三桂成了“无三贵”,细数这个历史争议的人物是哪三贵?
昆明市导游协会
永历帝被绞死前,询问吴三桂三句话,得知真相他哑口无言瘫软倒地
吴三桂骁勇善战,手下又有30万军队,为何打不过康熙帝治下的清朝
吴三桂为什么弑杀永历帝,留着“养寇自重”、套路清廷不好吗?
吴三桂封平西王,为何还要反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