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哪些诗句读起来会让人大呼痛快?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夏承焘先生的文中,提到了和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时做的两首诗《祭常山回小猎》与《和梅户曹会猎铁沟》。那是在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之时,因为天旱,他带领众人去城南二十里的常山祈雨,归途中,在常山东南的黄茅冈,与同官梅户曹习射会猎于铁沟,这次出猎很有收获,打了不少猎物,苏轼豪性遄飞、诗性大发,做了这两首诗、一首词,抒发为国平定外敌的豪情壮志。余兴未尽,后来给朋友写信还提及此事,可见这次会猎有多开心了。

熙宁八年是1075年,苏轼时年三十九岁,虚岁四十,他自称老夫。彼时的苏轼,虽然不像二十岁刚刚进京应试、名动京师那般的灿烂,但也不像几年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那般的晦暗。那时的他,正处于人生上升期,依然对仕途充满热情,想要建功立业。

苏轼和我们之前讲过的冯延巳、欧阳修都不一样,他虽然也年少聪颖,却并不恃才傲物,但极有主见,他读书像诸葛亮一样,观其大略,不执着于在经典中寻章摘句。他当年进京应试,主考官是欧阳修,小试官是梅尧臣,这二位都锐意诗文革新,苏轼洒脱的文风把这两位考官都震动了。欧阳修还以为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取了第二名。结果张榜后发现是苏轼,大为震动,苏轼在策论中引了一个典故,欧阳修不知道出处,后来见面时,就问苏轼,苏轼回答在《三国志 孔融传》,欧阳修查了还是找不到,再问,苏轼答道“曹操灭袁绍,把袁绍儿媳甄宓赐给儿子曹丕,孔融说’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大惊,问出于何典,孔融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尔‘”。欧阳修方才醒悟,赞叹苏轼“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由此可见苏轼的年少老成。

他受欧阳修提携,名动京城,但之后数年,母亲、父亲接连病故,他和弟弟苏辙连续回乡丁忧,等他回到京城,已三十四岁,正赶上王安石变法,苏轼议论新法,被新党排挤,于是自请出京任职。他先任了三年杭州通判,后任了三年密州知州,再任两年徐州知州,后来在湖州知州任上,他的中年危机爆发了,乌台诗案险些让他命丧黄泉,侥幸得脱活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

在密州任上的苏轼,尚不知即将面临的重大人生挫折,但在政治上始终受新党压制,并不得志。因此,出猎、骑射,是他抒发壮怀的方式,写诗、作词,是他吐露心胸的出口。就像他在密州出猎中写的一样,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体现他的壮阔的胸怀和洒脱的个性。

《祭常山回小猎》这首诗也很好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这首诗中,首联铺排出了出猎队伍的气派和场面;颔联着重描写了一马一鹰,骄马跑空而立,苍鹰掠地而飞,形象地写出了围猎中紧张、热烈的景象;颈联笔锋一转,写罢猎归来,回望常山云雾缭绕,俯视自己,归途中枫叶落满征衣。这两句既表现了顾盼的神态,也写出了白云、绿岭、红叶,色彩鲜明,增强了诗中的画意。纪昀评这两句说“五六句写得兴致”,评的也妙;尾联则是直接倾吐怀抱,一表豪情,这在夏先生文中讲过了,就不再赘述。

苏轼的诗词,豪放中见洒脱,密州出猎这首词是他豪放词的起点,但在同时期,他也写出了感情深挚、细腻的词,下回再介绍吧。

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播古听今,欢迎关注,与我谈诗论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在密州(神宗熙宁七年39岁至熙宁九年41岁)
从杭州到密州|肩有责,脚有根,苏东坡在密州一心为民,政声颇佳
苏轼小传
北宋 苏轼
苏轼
吴琼 :清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