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智慧和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情境法。

教学内容

一、导语设计

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大奖的宣言上,明确的写了这样一句话: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我们知道,孔子的智慧,就好像一部百科全书,值得我们去吸取的有很多很多。孔子曾经在《礼记》一书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并把它定名为“大同”。那么,“大同”到底是怎样一个社会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

二、出示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智慧和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

三、文言文学习七步法

1.审题辨体2.了解作者3.读文识字4.理解内容5.探求中心6.理清结构7.读读背背

(一)、审题辨体

大道之行也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或者理解为“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题目意思是说,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将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体裁,从文学的角度分析,它归属于议论性散文。

(二)了解作者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处的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盗贼横行,社会一片混乱。 孔子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以消除现实生活中的黑暗不合理现象,从而写下此文。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

(三)、读文识字

1听读课文,初步感受一下孔子所构想的这个理想的社会究竟是怎样的社会。注意字音和停顿。

2.给划线字注音

选贤能   讲信修       寡孤独   货其弃于地也   幼有所   男有         谋闭而不

3.齐读课文。

4.指导朗读。

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有些字是起强调作用的,如“男”、“女”。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货”和“力”也是起强调作用的,所以“货”和“力”后面也要有小的停顿。“是故”是表示承上总结的意思,需要顿一下,读出总结语气。后面“故”同样。“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文言文朗读中,注意揣摩、积累小小的细节、技巧,语感就会越来越好。

5、推选一位朗读能力好的同学朗读课文。(掌声有请)

6、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四)、理解内容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1)注意划线词语的解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能,讲信睦。故人不独其亲,不独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女有。货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故外户而不闭,谓大同。

平时多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遇到陌生文言文时,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顺畅,这也是我们学好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2).翻译课文

(3).齐声朗读课文(要求:节奏鲜明,感情充沛,在朗读中感受大同社会的美好。)

(4)提问:a、总领全文的语句是哪几句?

b、作者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请一生大声朗读。生找句子。

点拨:开篇几句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概括了大同社会的总的特征。是总领全文。文末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战乱、安定、安全、和谐、和平的、夜不闭户的局面。是总结全文。

(五)、探求中心(合作探究)

提问:“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具体有哪些?

三个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六)、理清结构

(1)提问:全文文字,共6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学生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总领全文);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结构顺序:总----------分-----------总

(2)全班放声朗读课文(带着舒缓的语调,带着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

点拨:本文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尽管这个社会理想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想,一直指引着我们,一直激励着我们。所以,直到今天,它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七)、读读背背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本课的理解已经比较透彻,接下来我们尝试一下课文背诵。

四、结束语

其实,人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物阜民丰,幸福安康,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虎视眈眈的嫉妒,没有费尽心机的明争暗斗,人人平等、互敬互爱、亲如一家。其实,在追求大同社会的征程中,我们一直在路上。政府关注国计民生,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大屏幕展示惠民政策)。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知识武装自己,带着梦想和激情,脚踏实地,勠力同心,为促进人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而加倍努力。因为我们的智慧和双手,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欣欣向荣,大同社会的脚步一定会越来越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24《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案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道之行也》知识点总结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八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儒家经典名言,该怎么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