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慎吾讲伤寒论:第2讲桂枝汤加减应用 第27、163条陈慎吾是

伤寒界“北斗三星”之一,另两位是胡希恕、刘渡舟。

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什么叫“热多寒少”啊?怎么辨“热多寒少”?有症状吗?没有。为何“热多寒少”就应该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呢?这是有桂枝汤证,但那个热多也不一定就用石膏,黄连、黄芩、大黄、芒硝,全都可以用,为什么一定用石膏?可见这条就是接着第38条的大青龙汤“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是接这一句。“脉微弱”属于里虚,“汗出恶风”属于表虚,脉“微”是气虚,“弱”是血虚。表面上看这属于阴证,属于不足。但不足仍然是邪盛,因邪盛而正虚者祛其邪,因正虚而邪实者扶其正,现在他这个脉微弱,不错,是里虚,因为什么里虚?因为邪热盛而导致里虚,热盛伤气,热盛伤血,因为他热盛所以把' (血伤了。这是什么?这是邪,因为邪实还是因为正气虚?因为邪实,因为那个热盛,因邪实而使脉微弱,这个是因,你把热给他除了就好了。这必须有石膏给他清里热,这是接着第38条说的。当然第27条条文的症状里头也能有烦躁,也能够有大青龙汤证,仅仅就差什么呢?汗出、脉微弱。大青龙汤没有汗出,他这有汗出,大青龙汤没有脉微弱,他这有脉微弱,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接了这么条。所以这一条,这样子来联系它就有用处了,在大青龙汤证见汗出脉微弱就可以用了,这是桂枝二越婢一汤。

我们来分析一下桂枝二越婢一汤,它跟大青龙汤就差一味药。大青龙汤有杏仁没有芍药,桂枝二越婢一汤有芍药没有杏仁。这两个方子只差这一味药,你把桂枝二越婢一汤的芍药换杏仁,那就是大青龙汤。但两者分量比一下那差太多了,大青龙汤用麻黄是六两,六两是六钱,桂枝二越婢一汤的麻黄多少?十八铢。这个麻黄连一钱都不够, 那个六钱,这个十八铢,这样看起来这个份量就悬殊了。当然所主的症状就不一样,桂枝二越婢汤是治脉微弱,汗出恶风,大青龙汤是治脉浮紧,不汗出。

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我们想想前面讲的葛根黄芩黄连汤,也是下利不止,那个我们也管它叫协热利,这个也叫协热利。那个协热利是热邪、热利,这个协热利是虚寒的利、寒利,这两个比较下啊。这两个都叫协热利,名都叫协热利,葛根黄芩黄连汤与桂枝人参汤,这两个方子比较下。葛根黄芩黄连汤是“喘而汗出”,有喘、有汗出,这个是热,肠胃热往上熏蒸,是热利。桂枝人参汤是“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这个属于寒利。我们知道这两个一个是热利、一个是寒利,相同的是都有表证,不同的是一寒一热,我们见到了症状要比较一下。

- 全文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太阳病下利条文及方药整理分析
伤寒论解读(连载十六)
只讲重点难点!《伤寒论》34条葛根黄芩黄...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34条)
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17: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中“热利三方”的辨别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