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往今来,扫雪烹茶 | 雪水煮茶秘籍

“寒堆泰岳千层雪,清绕方山十里淞”。

立于泰山之巅,苍茫皑皑冰寒天,掬一捧无瑕的白雪,倾入釜甑,万籁俱寂中,静听汩汩水沸,轻啜袅袅茶香,暂忘却世中事,且闲谈茶与雪情融。

一场雪落,万籁俱静。天地渺茫,银装素裹,山林寂静,远方山黛,近处墙红,庙檐堆雪,树挂雾凇。火炉正红,茶汤沸烹,闲情尚浓,邀贤约烹,一览众山,指点苍穹,聊写浩荡坚洁,志趣高弘。

▲明 王鉴 《积雪图》

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者,盖欲假此寄其岁寒明 洁之意耳,若王摩诘之《雪溪图》、郭忠恕之《雪霁江行》、李成之《万山飞雪》、 李唐之《雪山楼阁》、阎次平之《寒岩积雪》、赵承旨之《袁安卧雪》、黄大痴之《九峰雪霁》、王叔明之《剑阁图》皆着名今昔,脍炙人口……

——文徵明《关山积雪图》卷题跋

雪霁后,写得天寒木落,石齿出轮,以赠赏音,聊志我辈浩荡坚洁。

——恽寿平《南田画跋》

夏圭 《雪堂客话图》,山林房舍为皑雪覆盖,寒气袭人。雪后欲融未化,冬季沉寂的大自然蕴藏勃勃生机。

▲明 沈周《骑驴赏雪图轴》(局部) 高士骑驴缓步溪桥赏雪,童子折梅尾随,层峦迭嶂,一片孤寂。忽有书声振于林樾,但见层林中有楼宇,两高士烹茶执手笑谈,景色平远旷荡,幽郁淡雅。

▲明 周臣《雪村访友图》(局部)

唐 白居易《晚起》: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

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

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慵馋晚起,从“融雪煎香茗”中体悟悠哉生活的本真情趣,“快活亦谁知”。

宋 陆游《雪后煎茶》: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雪落空蒙,铺天盖地,化作雪乳甘霖,渗透井泉之中,诗人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携茶灶,带器局,于雪中烹雪煎茶。沫饽丰腴比雪白,碧英透香甘冽清,此时可以抛弃尘虑,不关心事,专注嗜茶,也不枉来世间走一回。

清 郑板桥《满庭芳 赠郭芳仪》:

白菜腌菹,红盐煮豆,儒家风味孤清。破瓶残酒,乱插小桃英。莫负阳春十月,且竹西村落闲行。平山上,岁寒松柏,霜里更青青。乘除天下事,围棋一局,胜负难评。看金樽檀板,豪辈纵横。便是输他一著,又何曾著著让他赢!寒窗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

寒腊,雪后,小庐,儒士一位,无童仆,自烹茶,自扫雪,夜半燃灯,诗书为伴,这种生活态度是看破了功利之后才有的旷达,闲适。当然,此境此景确实也清苦之极,但却也是乐在清贫中,不消减雅趣。

友情提醒:景区防火,慎用明火,生炉烹茶需告知协管员。

选择以雪水烹茶,并非故作风雅,是建立在古时茶人对于雪水的认知。

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记载:“雪者,天地之积寒也”。并引用《汜胜书》“雪为五谷之精”的佐证,“是灵雪也。”且又引用北宋诗人李虚已“试将梁苑雪,煎勋建溪春”的诗句,认为“是雪尤宜茶饮也。”《本草纲目》中对腊雪亦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等功效的记载。

屠隆的《茶笺》,论及“天泉”:“秋水为上,梅水次之。……雪为五谷之精,取义煎茶,幽人清况。”屠隆把雨水、雪水都归为“天泉”。雪融之水甘甜、清冽,用以煮茶可以提香引味。

「雪水尤不宜」

明人程用宾《茶录》中对雪水不认可:“雪水,性感重阴,不必多贮,久食,寒损胃气。”

同样明代茶人罗廪在《茶解》总结:“瀹茗必用山泉,次梅水。……雪水尤不宜,令肌肉销铄。”认为泡茶首选还是山泉水,而雪水不适合泡茶,会伤损身体。


雪水烹茶,其汤色清明,香气高雅,滋味清冽,元代诗人陈基就有“雪胜玉泉茶胜芝”的感触,口感绝佳。

明人高濂在《扫雪烹茶玩画》亦记:“茶以雪烹,味更清冽,所为半天河水是也。不受尘垢,幽人啜此,足以破寒。”

李渔在《煮雪》诗中同样详细描述雪水烹茶之味:

鹅毛小帚掠干泉,撮入银铛夹冻煎。

天性自寒难得热,本来无染莫教煎。

比初虽减三分白,过后应输一味鲜。

更喜轻烟浮竹杪,鹤飞不避似相怜。

清代震钧《茶说·择水》中记有:“雪水味清,然有土气,以洁瓮储之,经年始可饮。”

宋代林洪《山家清供》有记载“暗香粥”:“扫落梅英,拣净洗之,用雪水同上白米煮粥,候熟入英同煮”。

诗人杨万里《寒食梅粥》:“才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

【云水间。拾记】寒食梅粥

冬月冬腊色香绽,

登山不忍偷馨颜。

润洗俏娇待汤沸,

可佐茗粥嘉味煎。

晶透白莹糯粒取,

浸淘时候适宜软。

惜瀹滇红滴甘露,

融雪和米文火煎。

炉红焰起香盈满,

银匙徐搅金雪泛。

红杞黄蕊泌精华,

也吟古意盛粥碗。

岱岳极顶,掬雪融水,以腊梅花、晶米、糯米、泰山女儿茶、古滇红茶汤、白砂糖、慢火煮粥,一碗梅粥,可暂除乏充饥也。

古时扫雪烹茶,撷梅煮粥,固是风月无边,风雅无限。但毕竟是时过境迁,现代生活的环境和生活空间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古代环境比现在好很多,收取雪水饮用可有保健调养的功效。而现代空气质量较差,空气污染严重,雪水不可饮用。融雪烹茶需细讲究节令、环境和烹用技法(环境洁净和高山融雪,建议也是小有尝试即可,切记不能过多饮用)。

为着附庸风雅而东施效颦,用含有各种污染物的雪水泡茶,非但没有丝毫风雅可言,只恐怕祸不远矣。当下有志于茶道生活美学的我们,不需依样画葫芦学陶谷当雅士,更不必羡慕大观园里的妙玉,而是要学会文人传统的生活智慧、生活态度、生活情趣。

且做一个立于自己生活现实的趣人,一杯茶在手,可看庭前花开花落,可赏路上风花雪月。可浮生若梦,,可俗里解渴,可匆冗奔波……在缕缕茶香中,细味收藏生活所给予的美好遇见。

忙里偷闲,闹中取静,利名休竞。有限光阴,无涯尘事,贪爱何时尽。无情乌兔,催人早老,暗里换了绿鬓。此形骸,假合幻化,算来有甚凭准。随缘度日,和光同尘,惹甚闲愁闲闷。富贵由天,荣华是命,休更劳方寸。心中无事,眼前清净,俱是快活时景。你若待,般般称意,耐心。——宋 《永遇乐》

丁酉岁首,因着“扫雪烹茶”诗情向往,情趣践行而携炉背器,步山雪路,登石雪阶,艰历十八盘,至泰山风雪极顶,再翼翼惊心从天街而慢步落尘间。所为何哉?淡薄茶汤而在乎于烹茶历程,轻视艰险而在乎于沿途仙美佳境。

慢,不是无所事事,无所目的,而是冗中休憩,慢时间、慢节奏、慢动作,慢心境,于慢中再思虑、再从容、再厚积、再存诚,再启续程。

【云水间。拾句】半日仙

半日尘俗半日仙,半日劳辛半日安。

半日涩苦半日蜜,半日枯平半日禅。

半日如水半日澜,半日平步半日险。

半日顺意半日坎,半日功极半日散。

半日缠困半日欢,半日消沉半日炼。

半日持志半日松,半日克己半日俭。

无怪半日懈怠慢,慢因慢事老来艰。

无须半日无闲憾,后果半日有骄还。

半日复半莫懈松,半日功极天瑞添。

否极泰来,祸兮福所倚。今日五时辰步升天界,四时辰访仙,四时辰步落尘还。仙也尘也,尘中耐力功业历情,仙里情怀放适诗画!有仙境情怀,有尘凡恒志持业。二者不冲,能俗能仙,能高能低,可仙可凡,可因事业通霄不寐,可因乐美脱尘辟谷,二者不克也。无佛无道,无儒无俗,亦各转因焉。吾是吾,吾志吾恒,弥久不辍。高德聊记于泰岱融雪烹茶后。

▲雪夜访戴图

文/图/高德(雪景图为步登泰山见景,手机拍摄。书画图源于网络)

作者:尚高德

弘益大学堂副总教务长,弘益大学堂传统习茶法授修讲师,弘益茶文化中心茶事茶会活动执行长,弘益茶文化中心茶道美学展演执行长,担任中国青年茶人组织"华茶青年会"副秘书长。致力于中国传统雅致生活美学的实践与学习,从茶书、茶画、茶诗的典籍记载中精研习茶文化、闲雅生活、唐宋明习茶法。

推荐关注

新闻客户端

今日头条:弘益茶道美学

搜狐:弘益茶道美学微刊

网易:弘益茶道美学

生活美学家 

生活美学主题 视频/音频/摄影 

视频专区

腾讯视频  优酷视频 

搜索“美学坛”播放

微店

弘益生活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来松间坐,雪水煮清茶
闲尝雪水茶,一次惊艳的扫雪烹茶体验
唐人茶诗:融雪煎香茗
融雪烹茶
【文】红楼梦:吟咏霜毛句,融雪煎香茗
烹雪煎茶,煮一碗风雅清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