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明代的江南富商都很怀念元朝的统治?

看过小松奇谈的朋友们应该有印象,高晓松说在元朝统治江南的时候,统治者对江南的人民还算好,所以江南人民对蒙古人的仇恨不是很大。

翻开明初的一些文集,有一个问题耐人寻味:为什么明初的江南地主及士人,对元朝时有怀念之情?包括为明朝建国卓有功勋的宋濂等人,乃至稍后的方孝孺等,其怀念前朝之情,跃然纸上。至于明初其他的江南文人,亦大多如此。

为什么明初的江南士人,对元朝如此怀念,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元朝对江南贵族的笼络

南北差异

元朝统一中国后,对居于江南地区的原南宋地主所施行之政策,与原来对待北方金朝的政策是很不相同的。 

金朝贵族在北方不仅霸占了许多官地,建立了大片庄田,并利用其权势,大量占夺民田,据为己有。 当蒙古贵族灭金后,对当时北方原金朝的贵族,亦采取消灭的政策,没收了他们的全部土地,分赐给诸王贵戚。 

反之,元朝灭宋后,对南宋江南地主,其政策有一根本的变化,即对他们非常宽大,并加以充分利用、保护,这与对待北方地主的做法大不相同。

轻刑、薄赋

忽必烈在元军下江南之前,已深深感到蒙古贵族此前的政策,是行不通了。他已经理解到,为了统一全中国,必须实行“汉化”,尤其要使“新附城壁”长治久安,必须使“百姓安业力农”,这是最关紧要的事。

元朝对江南地主的笼络政策,概括来说,就是“轻刑、薄赋”。 

这里所说的“轻刑”,是对江南地主的特权不加干涉,相反还予以保护。以故江南富家大族不仅得到元朝的保护,并且还相应得到了发展。至于“薄赋”,则是指元朝对江南地区所征收的赋税,较之宋朝尤轻。 

元代南北之不同,正是元朝统治者对待江南地主“宽疏”政策造成的结果。新政策下江南贵族的变化

江南望族得以保存

正由于元朝统治者对江南地主采取“一本于宽”的政策,对他们百般拉拢,因此江南豪族的权势得以巩固。

那些千年上下的豪宗巨室得以维持和发展,当然与元朝在江南的政策是紧密相关的。 

当然,元政权内部对将那地主的态度,也并不完全一致。

也曾有人主张应当对江南大户采取迁徙至北京的办法,有人则主张在江南一些地区核实民田,都没有被采纳,也是出于对江南地主之庇护,不愿意开罪他们,以利于元政府再江南的“长治久安”的统治。 

元朝统治者与贵族勾结

元朝贵族在进军江南后,在平江(苏州)一带,也曾将一些官地拨赐给一些贵族。 

这些贵族拥有的庄田,与北方地区一样,利用残酷的剥削方式,依靠管庄以维持最大限量的盘剥。这种现象虽然存在,但并未影响与江南地主的相互勾结和互相依附的关系。

相反,由于元朝在江南的固有政策,反而出现豪家势族与元官互相勾结,这种仅仅是“恩及富室而不被于贫民”的现象,具有显明的阶级性。江南地主在这一政策的纵容下,更加有恃无恐,任意妄为。 

另外,元朝政府为了更好贯彻对江南地主的政策,使得当地许多士人都参加元政权,形成了官僚与地主的结合。他们有些人参加了科举考试,以步入仕途;或者本人以贿入仕;或是用纳粟的方式得以补官。

江南地区蒙古化

元朝对江南地主的笼络政策,是得到一定效果的。这不仅使江南这一地区得到稳定,同时也使这一地区的风俗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包括三个方面:宋代遗俗的改变、风俗习惯蒙古化、江南人与蒙人通婚。 

事实说明,元朝对江南地区的政策相当成功。 江南地主与张士诚的关系

官商勾结,必然会引来农民政权的崛起。

江南地区是元末农民军及割据群雄的主要战场,尤其是苏、松、常、杭、嘉、湖地区又是农民政权的首要代表 —— 张士诚的主要控制地区,因此江南地主与张士诚的关系就比较微妙。 

张士诚政权尽力做到如元朝政府对江南地主的笼络政策一样,处处对这些人采取“宽疏”政策,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当时一些因战略避难江南的元朝官吏,或当地土著地主,不论参加了张氏政权与否,大多数人实际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张士诚。

一方面,他们希望张士诚能保境安民,避免战祸,维持江南地主的统治,尽力恢复“太平”景象;另方面,他们千方百计地希望能够影响张士诚,促其反正,投降元朝。

至正十七年(1357),张士诚降元,就是有人向张士诚弟弟献策而影响张“北降于元以拒明”的结果。

《明史·张士诚传》谈到张士德,“善战有谋,能得士心,浙西地皆其所略定”说明了张士德与江南地主的关系。 

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尽管江南群雄次第被消灭,但江南地主对朱明政权的反映仍然冷漠不堪。经过朱元璋对江南地主的多次打击,苏、松一带的“富民豪族,铲削殆尽”。

江南地主在这种无可奈何受压抑的情况下,十分怀念元朝,或是张士诚政权下沿用的元朝政策。

苏州话里有个词叫“讲张”,有个典故是这样的:重压之下,苏州民众自然念及张士城的种种好处,就常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讲讲张士诚的事情。

朱元璋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命令公差在街头巷尾四处查访。发现有人聚在一起说话,就上前询问是否在“讲张”。后来在苏州话里,“讲张”成了聊天的同义词!

END

文字来源:InterSoutheas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明朝的残暴暴虐统治下,江南士人怀念元朝统治(转)
从朱元璋出生入手,浅谈明朝官府地主色彩出现的原因
金朝简史-前中期
以宽仁治天下的元朝,终败在了盲目宽仁政策之下
大元帝国最后的裱糊匠:贤相与名将难救倾覆之舟(92)
简单连贯的中国史(第11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