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吼!原来中暑还有俩同胞兄弟


夏天啊……一说起来,除了热还是热。这不,小编妹妹我这正盯着电脑屏幕“爬格子”,就听见窗外的知了声声地叫着夏天,不敢对着强劲的空调一享夏日的冰爽,只敢在手边放一团蒲扇,随手拿起来扇扇,效果嘛!也不错……解了热又不伤阳气。

(可一师题字的团扇,或许不是天热是你的心太热)

突然间,电话铃响了,原来是家里有老人突然间头晕、无力,经处理已无大碍,但家人还是不放心,电话询问还有啥要注意的。经了解,原来是中暑了,好在手机里有一长串医生的联系方式,赶紧拨了电话,问问正安中医广州店的夏叶平博士,这中暑到底该咋办?夏博士说得好详细,小编我也就拼了命的狂记,希望给大家在这个夏天多一重安全保障。

如何判断中暑
记住先兆、分清轻重
1

中暑先兆


先兆中暑的症状为: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 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
2

轻度中暑
轻度中暑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或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 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
3

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如果还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说明中暑严重,应紧急处置,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穴。在急救的同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中暑急救如何做
记住5字诀、便可应对

①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如果有条件可以用电扇等降低环境温度。全身用温凉的湿毛巾擦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但不要用冰水或冰块使体温剧降,否则会使皮肤血管极度紧缩,皮肤血流阻断无法继续排热。

②通。若重度中暑昏迷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呕吐,应及时清理秽物。可将头部朝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出现窒息危险。

③促。可以重手法掐压人中穴、内关穴以及合谷穴,若身边有带针之类的物体,可先将其用火消毒,然后用针浅刺人中,并挤出血滴,促进昏迷者苏醒。

④水。如果意识清醒,可以喂点淡盐水、绿豆汤,但不能过量饮水,尤其是热水。因为过量饮用热水反而会使大汗淋漓,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严重时还会引起抽搐。若意识不清醒则不应给予饮水,容易造成呕吐。

⑤按。方法很简单,找到中暑者后颈部大筋两旁凹陷处,与耳垂平行处的风池,以食、中指一起按摩,以及嘴唇正下方的凹窝承浆穴按压,可以达到放松颈肩部肌肉、缓解头晕头痛、生津止渴的效果。

如果出现高热,即体温达到38摄氏度以上,则尽快送医院处理。

一般来说,喝水少的人、不爱出汗的人、长期慢性腹泻的人、睡眠不足的人、肥胖的人、剧烈运动的人容易在夏天中暑,以上人群尤其应该做好防中暑工作。


防暑工作要做好
不治已病,治未病
1

合理安排户外时间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避免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2

保证睡眠时间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3

着装散热要好
穿着排汗效果好的户外服装,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还应准备防晒用品,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
4

注意休息和补给
如果长时间在户外,要适时休息,应选择能避开烈日曝晒及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休息的时候卸下背包,解开衣袖与领口纽扣,挽高裤腿,快速散热。另外,别等口很渴了才喝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除了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也可适当搭配一些含丰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5

防暑药物带身边
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有老人、小孩同行时,要随身带一些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等,也可以带上块棉质毛巾,到有水的地方,打湿毛巾绑在手腕处,都可以应急之用。


除了我们常见的高温中暑,还有哪些相似的疾病也容易在夏季发生呢?夏博士特别提醒,在夏季要注意“阴暑证”和“情绪中暑”。

“阴暑”是个什么病
不要傻傻,阴阳分不清

原来,中暑还有阴、阳之分。这就是生活无处不阴阳。

阴暑也是中暑的一种,中医才有的病名,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是由于静而得之,故名“阴暑”。多出现在过于贪凉的人群当中。

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是兼有寒和湿的入侵,症状不像常见的中暑那样明朗化和发病急骤,多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等明显的寒邪侵体症状,神疲倦怠、腹泻腹痛、浑身没劲、关节酸痛等暑湿侵体的症状,有时候暑热之象反而不是很明显。

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诱发此症,尤应加强防护,不可过于避热贪凉,避免寒湿侵袭而引发“阴暑”。


阴暑证,或在于表,或在于里,惟富贵安逸之人多有之,总由恣情任性,不慎风寒所致也。阳暑证,惟辛苦劳役之人多有之,由乎触冒暑热,有势所不容已也。然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则犯之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凡有病暑者,阳暑多不见,而阴暑居其八、九。今之人治暑者,但见发热头痛等证,则必曰此中暑也,而所用无非寒凉,其不达也亦甚矣。——张景岳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香薷饮”“藿香正气丸”来治疗阴暑证、 并可在煎药时,加入少量的生姜同煎,以增加驱寒化湿之力。另外,时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容易造成“上火”,比如吃烧烤、通宵唱K,或者熬夜加班等均容易,若体内有热又感暑受凉,则可以用加了金银花、连翘的“新加香薷饮”来治疗。当然每一个人的体质具有差异性,感暑后的症状也不一样,上面说到的几个方剂只是基础方,具体情况还要辨证治疗。

其中,香薷饮由香薷、厚朴、白扁豆组成,而新加香薷饮则有香薷、厚朴、白扁豆再加金银花、连翘组成,前者主治暑令感寒夹湿之证,当见恶寒无汗者;后者主治暑温兼湿。有方名可见,香薷是为君药,香薷乃“夏月之麻黄也”,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之功,《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老先生说“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

在酷热的天气,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外,预防“阴暑证”同样重要,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切不能过于贪凉。运动劳作大汗过后应该避免立即用冷水洗头、淋浴或快速饮进大量冰镇饮料,都会导致寒湿侵袭;使用空调也要得当,建议室内外温差保持在5℃左右,在大汗淋漓进入房间之后不要马上就开空调,先擦干身子或待汗收一收再开;还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情绪也会中暑吗
所以爱护好你的情绪

夏天好像特别的不安分,除了身体中暑,情绪中暑竟然也会中暑!

情绪中暑多表现为情绪烦躁、心境低落、行为古怪;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火,觉得心烦意乱;经常丢三落四,且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了,觉得日子过得没劲,甚至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而且伴有头胀痛、胸闷、心跳加速和睡眠不好等症状。

根据五行理论,夏属火,通于心气,暑热会损耗心气,心气一伤,藏神之功用减弱,心阴随之被伤,心火随着亢盛,所以容易使人出现心烦气躁、情绪低落、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医师提醒,“情绪中暑”可能衍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意外。因此,在炎炎夏天,大家除了要做好防高温中暑的准备,还要注意调节心理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日常生活应劳逸结合。

(正安文化的同事在洱海边肆意享受夏日的温度)

工作辛苦了,可以利用短暂的时间听一段轻松的音乐,配合打坐冥想,比如想像一下苍山洱海边的惬意;或者打一段太极,感受一下这刚与柔之间的美妙……凡此种种,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切忌暴跳如雷,最好是冷静下来,暂时回避,正如俗话讲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 作者介绍 |


夏叶平

中医博士,正安中医广州店特聘大夫。研医10余年。师从潘毅、俞云等多位名师。临证详参四诊,精研望诊与脉诊,针药并用,融合经方时方,调治痛经、月经失调、乳腺增生、疲劳综合症、痤疮、黄褐斑、面色少华等女性疾病。夏叶平大夫即将参加7.3-8.31开展的“三伏灸”活动,温馨提醒不要错过这个冬病夏治最好时机哦。聚友会会员有优惠。详情咨询客服。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全天

预约电话:020-38615189 18988939368

编辑:芃芃


想了解正安中医广州店更多内容,请点击

阅读原文: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加香薷饮加味治疗暑温证96例
中暑就喝藿香正气水?别乱用!用错可能更严重!
此方剂只有三味药,可加减化裁诸多方子,特别适用于夏季
【016期】“新型中暑”——阴暑证的治疗妙方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方剂学》第六单元 (高教授主讲)
新加香薷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