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IABP-SHOCKⅡ研究随访6年数据:心梗心源性休克应用IABP无获益

自从50多年前引入临床实践以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已被经验性地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

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源性休克中的作用仍然有争议。依据注册数据和先前公布的IABP-SHOCK II研究结果,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欧美指南中的应用推荐被降级。

IABP-SHOCK试验为多中心、随机、开放标记试验。在2009年至2012年间,600名接受早期血管重建的心源性休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随机分成IABP组和对照组。

近期,《循环》杂志发表的IABPSHOCK II试验的随访6年结果显示,IABP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很高,IABP组和对照组的死亡率没有差异(66.3% vs 67.0%)。

血管重建前置入IABP的患者与血管重建后置入IABP的患者的长期死亡率(64.9% vs 64.6%)也无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低IABP-SHOCK II危险评分、中IABP-SHOCK II危险评分、高IABP-SHOCK危险评分患者的死亡率也无差异。

两组间复发性心肌梗死、再血管化、中风或心血管再住院的发生率也无差异。

通过EuroQol 5D问卷和纽约心脏协会等级评估的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在两组之间没有差别。

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卒中史、基线动脉乳酸水平、肌酐水平、少尿、多支病变以及入院时左束支阻滞。研究人员指出,使用IABP也不能预测生存率。

在相关述评中,专家分析了IABP对死亡率无益处的几种解释,比如球囊反搏只在休克时使心输出量少量增加,并不直接支持右心功能。此外,尽管试验中80%的患者患有多支血管疾病,但几乎所有患者都接受了PCI而不是CABG

同时专家指出,IABP-SHOCK II试验的6年随访表明,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心血管治疗取得了进展,但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的短期和长期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该研究也证实了当今在这个危重病人群体中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可行性。

来源:Holger Thiele, et al.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n Cardiogenic Shock Complic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Long-Term 6-Year Outcome of the Randomized IABP-SHOCK II Trial. Circul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11 Nov 2018.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IABP
【进展】JACC:AMI伴心源性休克危险分层新工具,6个常用指标简便易行
【指南解读】2020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今日公开课】IABP在心脏重症中怎么应用呢?
王乐丰: IABP在中国仍然广泛应用——对还是错?
5分钟,带你看懂SCAI心源性休克新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