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孩子玩手机专注,学习坐不住?背后原因有三,对症下药破之

不少家长都说我们家的孩子看电视玩手机,一坐可以坐一个小时不带动的,但是一让他写作业看书,三分钟不到就走神了,所以经常听到有大人说这样的话,“你如果能把玩手机看电视的这个精神放在学习上什么功课学不好呀。”可当我们去问孩子这个问题的时候,则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我喜欢。”相信不少家长听到这句话都会抓狂、愤怒或者无奈。但实际上孩子说的这些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手机PK学习,为何总是完胜?

首先是二者的付出难度不同,让孩子更愿意选择。

提到能否坚持,我们都会谈到一个词“注意力”。孩子学习坐不住,不论是受外界环境影响,还是内在状态问题,其实,都和孩子的注意力有关。孩子注意力可以专注的时候,就稳得住,而注意力不能专注的时候,就稳不住,这个过程,需要孩子的意志,也就是自控力来维持,这种注意力我们称之为主动注意力,是孩子在后天学习中不断训练得到的。

但玩手机时却完全不同。因为孩子的好奇心、社交需求和娱乐需求,手机对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这时候的孩子,不需要他用“意志来坚持”,只需被动的享受就够了,这种注意力被称为被动注意力。被动注意力,是与生俱来的,不用学习,但它只在休闲娱乐这些放松状态下出现。

总结一下,学习时,是主动注意,需要靠意志维持,而玩手机时,是被动注意,这是天生的。对于孩子来说,自然坚持本能更轻松容易。

第二点呢,是注意能量守恒的问题。

孩子无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看手机和学习时,投入注意力,我们称之为“注意能量”。注意能量就好比是手机的电池,容量是固定的。一个程序占用的多,另一个程序自然能占用的就少了。

有位老师曾做过调查,课堂上坐不住、爱走神儿、静不下心来看书的孩子,80%都有爱玩手机、看电视过多的习惯,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沉迷手机时间越长,孩子能坐在那里静心学习的时间就越短,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第三,是发展机会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展的得不到训练,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是退化,进化论中,称之为“用进废退”。孩子爱玩手机,在被动注意的训练机会多,就挤占了主动注意训练的机会。加上来自电子屏幕的光影刺激是强烈的,适应了快节奏的孩子,就很难在相对平淡的、静态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凝聚注意力。有科学研究表明,孩子从10个月起,每增加1小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7岁时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就增加10%。

如何避免手机沉迷?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1、首先是制定科学的手机的使用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2岁以下孩子不要用电子产品,2-5岁不要超过1小时。但对于上学的孩子,用多久合适呢?

小娴建议每天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不包括网课),最多不能超过1小时。因为电子产品使用每增加1小时,孩子的注意力缺陷风险都会增加10%,而每天超过1小时,3-4年后的自制力会落后同龄人一大截。

一般情况下,孩子对手机的依恋时间是随年龄增长的,所以建议低年级刚接触手机时,时间尽量控制在10-15分钟。

2、拓展手机使用的用途,调用主动注意

孩子用手机刷抖音、玩游戏这些,属于完全的被动接受,但如果是查阅资料、拍照等,则会调动大脑思维。当孩子在被动注意消耗的能量少时,主动注意得到训练和表现的机会就会多起来。

比如,孩子喜欢刷抖音,那不妨请孩子帮我们拍一个家庭的抖音。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编辑、调整,甚至需要提前的思考。这些都是在调用大脑思维,并让他集中注意。

3、合理安排手机和学习的节奏

有的孩子回来先打游戏再写作业,从一个本能到意志的转化,是比较难的,而且孩子正兴奋着被强行停止,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更不利于专注学习。一般建议先学再玩。

如果孩子不太能接受,我们可以引入弹性奖励机制。比如作业时间预计1小时,保质保量完成后,可以玩15分钟。但如果提前10分钟完成,则可以玩25分钟,但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手机是把双刃剑,要把住玩的度,避免孩子陷入沉迷游戏的恶性循环,是家长的责任。但也要注意,避免暴力管制,引发孩子叛逆,影响亲子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注意力
第十节 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怎样纠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警惕!每天刷手机超过5小时?你会失去这种能力!
注意力是你的第一产生力
被手机毁掉的中国人:余生很贵,请别浪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