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内看不见水~祛除水湿

真武汤也称玄武汤。玄武是北方之神,在五行中与水相应,在四气中与寒相配。《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指出:“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真武汤组方为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常被用于治疗水肿病症。老年人尤其常见外周性水肿,通常是慢性的,与心功能、肾功能、肺动脉高压、静脉疾病等有关系。但是,临床中应用真武汤治疗此类病症,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我们回顾了《伤寒论》有关真武汤的记载,发现可能存在对该方的理解偏差。古文理解有时十分困难,有上下文的缺失,也有字词的多义,重新理解古代经方总要不断地研读古籍,又要以临床验证为基础。

《伤寒论》中关于真武汤的记录有两条,分别是第82条(太阳病)和第316条(少阴病)。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通常我们将真武汤视为少阴病的专方,因为在十二经脉中,足少阴为肾经,肾与北方寒水相应,真武汤又以附子立方,且第316条认为其治疗“水气”,与中医的基本理论非常符合,因此也很少受到质疑。我们注意到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没有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而是一个与《灵枢ž》“经脉篇”的十二经脉不同的分类系统,是“三阴三阳”的六分类系统。《素问》、《灵枢》记录的阴阳分类系统包括了二分类、四分类、六分类和十二分类,只有十二分类与脏腑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此外,真武汤出现在了“太阳病篇”和“少阴病篇”,本身也说明真武汤不是唯“肾”、唯“少阴”归属的,这符合《伤寒论》是以“证”为归属的实用性方证体系。

将“水气”理解为“水肿”是偏差的另一个原因。第316条:“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这里的自下利,为大便的自下利,结合前面的腹痛,这里的“水气”位置在胃肠,水气指的是一种“邪气”,不能泛化概念,认为肢体的水肿也是“水气”,因此选用真武汤治疗水肿。《神农本草经》记录的真武汤的组方用药中,只有“茯苓”有明确的“利小便”作用,在第316条下有“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这一段加减用方的说明与《神农本草经》记录的茯苓功效是一致的。真武汤可以减去茯苓而不利水,但仍然治疗“水气”,所以这里的“水气”主要是寒湿之气,是引起大便自利的邪气。真武汤所治疗的“水气”不能等同于水饮、水肿。就利水消水肿作用而言,五苓散(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效果可能会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武汤温肾也温脾,散水气不是消水肿
(12)《伤寒论》第三百五十六条解密
每期一学:经方医案讨论——8、寒热错杂症
国医经典解读第3讲: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真武汤
刘渡舟讲真武汤,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阳虚水泛,水邪游溢不定
专题:三部六病辨治水肿新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