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第四十一章解读

——关于《老子》第四十一章的解读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P.229.以下简称《今译》)

在上一章中,老子讨论了道的运动特点、道的作用方式、道的创生功能等问题,本章则以诗化的语言对道的认知、存在、功用以及“唯道是从”之德的状态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阐发。本章更像一首散文诗和哲理诗,语言形象,思想深刻,韵味十足,琅琅上口,既有“建言有之”所产生的巨大的历史感,又有“三士闻道”后的现实众生相。老子无愧于“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的称号(《纽约时报》曾将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本章从写作结构上来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三士闻道”的反应;第二是“建言有之”的内容;第三是结论(“夫唯道,善贷且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句谓:上士闻听道就勤勉践行。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句谓:中士闻听道却将信将疑(对道的践行表现为时断时续)。

“下士闻道,大笑之”。 句谓:下士闻听道则轻蔑嘲笑。“大”,副词,表示程度,即极度、非常之意;“笑”,即嘲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上、中、下三士的区分标准或三者的具体含义不得而知,《老子》文本中没有说明甚至没有任何相关的佐证材料。有些注家以“认识水平”为标准,把上士看作“高明的小奴隶主贵族”、中士看作“平庸的贵族”、下士看作“浅薄的贵族”(参见雅瑟:《道德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 2011年版,P.227);有些注家以“人的悟性”为标准,把上士看作“悟性高的人”、中士看作“悟性一般的人”、下士看作“悟性低的人”(参见马恒君:《老子正宗》,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P.137)。笔者认为,上述注家的观点不是流于武断就是流于猜测,甚至经不起逻辑推敲,根据这里的文字信息唯一能做的一个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推理(尽管是不周延推理)就是以“对道的态度”为依据,视“勤勉行道”的人为上士、“行道时断时续”的人为中士、“既不信道又不行道并经常嘲笑道”的人为下士。

“不笑不足以为道”。句谓:如果不被嘲笑,那也就不叫做道了。道玄之又玄,无名、无象、无声、无色,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道不可传,亦不可受”(庄子语),因此,道被误解、被怀疑、被嘲笑亦实属正常,这是其一;其二,道的特征、本性、要求、旨趣与平常事物的状态及人们的日常观念恰恰相反,世人都说刚强好,而道却钟情于柔弱;世人都想作为、有为、拼命为,而道却强调不欲、不为、为无为;人人都往高处走,而道却号召居下游。“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第六十五章)。所以,“下士”之流,嗜欲重、俗见深,故一闻道,即以为有反于常、荒诞不经而大笑之

“故建言有之”。何谓“建言”?奚侗、高亨等人认为,“建言”为“古载籍名”即存在一个名为《建言》的古籍。此说从文意上看似与实际不符。王弼曰:“建,犹立也。”林希逸说:“建言者,立言也。”(转引自《今译》,P.230)从王、林说。这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到底是谁在“立言”?林希逸说这里是“言自古立言之士有此数语”(同上),即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些话,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这里“立言”的人就是老子,“故建言有之”可以表述为:所以,关于道,我的观点如下(即关于道的建设性的言论归纳如下)。之所以这样认为,其理由有三:第一,在主语缺失的前提下,文章中出现的“建言者”并不一定非是别人,也可以是文章作者自己,甚至可能是假“建言者”之口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第二,在《老子》文本中,凡引用、借用别人或古人的语言、观点,他都会特别说明,如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一句,属于“用兵有言”中的内容,“是谓……”则是老子的议论和发挥。再如第四十二章:“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强梁者不得其死”是别人的话,老子拿来“以为教父”。

第三,之所以说整个“建言”都是老子的话,是因为“建言”中的每一句话都能在《老子》其他章节中找到相同或相关的语言、观点或阐述:明道若昧,对应于“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二十七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第七十章);进道若退,对应于“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第六十六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夷道若纇,对应于“大道甚夷,而人好径”(第五十三章);上德若谷,对应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第三十八章)“旷兮其若谷”(第十五章);大白若辱,对应于“知其白,守其辱”(第二十八章)、“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第七十章);广德若不足,对应于“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第五十四章)、“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第四十五章);建德若偷,对应于“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第十五章);质真若渝,对应于“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第十五章)、“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所止”(第二十章);大方无隅,对应于“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第五十八章);大器晚成,对应于“朴散则为器,……故大制不割”(第二十八章);大音希声,对应于“听之不闻,名曰希”(第十四章)、“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大象无形,对应于“执大象,天下往”(第三十五章)、“视之不见,名曰夷;搏之不得,名曰微”(第十四章);道隐无名,对应于“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绳绳不可名”(第十四章)、“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第二十五章)、“道常无名”(第三十二章)。

从以上可知、可证,“建言”乃老子之言也。认为“建言有之”以下皆为引用古人之话(高亨、张松如、陈鼓应如是说)或认为对古人话语的引用止于“大象无形”句(任继愈如是说)等争论,可以休矣。

“明道若昧”。句谓:明明白白的道却好像摸不住头脑(令人昏昧糊涂)。许多注家都把此句译为“光明(明亮)的道好像暗昧”,虽文意可通,但恐非老子本意,老子多次讲到“和光同尘”,第十四章又有“其上不徼,其下不昧”(道既不明亮也不暗昧)等句,故不应从明亮或光明的角度来理解道,这里说的是对道的认知,而不是对道实存状态的描述。

“进道若退”。句谓:按照大道行进却好像是后退。王弼用“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来注解“进道若退”,可谓深得老子原意。

“夷道若纇”。句谓:隐没的大道又好像特别显眼。“夷”,是老子描述道的一个特定的字眼,意为“隐没不见”,如第十四章中的“视之不见名曰夷”;“纇”,“纇,丝结也。”(《说文》)丝上有结则突出、容易发现,可引申为显眼、扎眼,宛如“秃子头上的虱子”,是明摆着的。

“上德若谷”。句谓:至上的德好像无德。从本质上看,“上德若谷”与第三十八章中的“上德不德”是一致的,但从具体内容上看又有所差别。在本章中,上德是通过“无德”反映出来;在三十八章中,上德是通过“不得”反映出来,作为结论都体现为“有德”。老子的整个“建言”,除了“道隐无名”和作为本章结论的“夫唯道,善贷且成”以外,其他的句子皆诉诸于“对立统一”式的思维,采取的均是“正言若反”式的表达。因此,这里的“谷”,是“虚”的意思,引申为“无”、“没有”。有人把“谷”理解为“虚怀若谷”,是不准确的,因为“虚怀若谷”本身就是一种德,而这里要表示的是“无德”。

“大白若辱”。句谓:最洁白的德好像沾满黑垢。通过白辱对举来说明德性的充足,在《老子》第二十八章中曾经出现过:“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圣人被褐怀玉”(第七十章)等,应是“大白若辱”的表现形式。若离开德来诠释、翻译“大白若辱”,则明显属于“跑题”的范畴。

“广德若不足”。句谓:德之广施总好像有所不足。“广德”,即德的广泛施与,亦即“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中国历史上的某些帝王(如李豫等)使用“广德”作年号,即是取 “广泛施德”之意。按照对立统一和正言若反,只有表现为“若不足”,才能确证“广德”的存在,诚如“若缺”方能“大成”、“若冲”才有“大盈”(第四十五章)。“广德不盈,廓然无形,不可满也。”(王弼注)

“建德若偷”。句谓:刚健前行的德又好像犹豫、懈怠。“建”通“健”,《释名·释言语》曰:“健,建也。能有所建为也。”《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建德”即“健德”,意为“刚健前行的德”,而这种德在“德之化身”的圣人身上往往又表现为一种犹豫和懈怠,如第十五章中的“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第二十章中的“沌沌兮”、“儽儽兮”等。

“质真若渝”。句谓:坚贞纯正之德好似随波逐流。“质真”,谓质地(喻节操)坚硬纯正,经久不变; “渝”,变化、改变,有人释此处之“渝”为“污”,与“大白若辱”句有重复之嫌,似不当。得道圣人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品德高尚,始终如一,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总给人一种“漂兮若无所止”、“混兮其若浊”的印象,若非如此,则无以证其“真”。

“大方无隅”。句谓: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该句是描述道的,因为只有道才具有最大的“方”(空间之无限性),只有道之“方”才“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第五十八章)

“大器晚成”。该句帛书乙本(甲本缺损)作“大器免成”,《释文》视“免”为“晚”之借字,李先耕先生认为应为本字,“免成”就是“无成”、“不成”,“可以跟前文‘无’、‘不’呼应”(李先耕:《老子今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P.185)。这里的“大器”应该是指道,道作为“大器”与一般之“器”的区别恰恰在于前者永无“完成时”,因为一旦完成,就成了一般的具体的“ 器”了。老子在《第二十八章》中说:“朴散则为器,……故大制不割。”具体的“器”的完成是以“朴散”为标志的,而“大制”即“大器”(道)是“不割”的,即不能与“朴”割离,一旦割离,就成了一般之器了。所以,此处的文字应为“大器免成”(即使此处不是“晚”字,但作为脱胎于《老子》并获得了确定意义和高度认可的“大器晚成”,仍可以发扬光大下去)。句谓:最大的器物永远不能完成(喻道的无限性)。

   “大音希声”。句谓: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没有声音。“希”,即无声,“听之不闻,名曰希”(第十四章)。道作为“夷希微”的统一体,“无声”、“无言”是其特性之一。

“大象无形”。句谓:最大的形象看起来好像没有形象。“大象”即“大道”,如“执大象,天下往”(第三十五章);“无形”,即没有形状、形象和形体,属于“夷”、“微”之范畴,“视之不见”、“搏之不得”(第十四章),此句同样是对道的描述。

“道隐无名”。“隐”,潜藏、隐没;“无名”,一是指没有名称、名声(如“道常无名”、“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二是指不可名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亦即用正常的语言无法描述,所以,老子不得不采用“正言若反”的表达方式并用大量的隐喻、明喻、反语辅助之。句谓:道幽隐不现,不可名状又没有名称。

“夫唯道,善贷且成”。王弼本等如是,帛书甲本此处缺损,乙本为“夫唯道,善始且善成”,从王弼本。“贷”,《说文》注“施”也,《广雅·释诂三》注“予也”。善贷即善施予,犹八章之“善利”。此句为全章的总结和结论,句谓: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成就万物。

本章老子关于道和德的描述,运用“相反相成”式的比喻、采取了“正言若反”式的表达,令许多人如坠五里云雾,“中士”(“若存若亡”)、“下士”(“大笑之”)的反应当属正常,若没有此类反应,则不成其为道了。

基于以上分析,本章的校订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校订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上士闻听道就勤勉践行;中士闻听道却将信将疑;下士闻听道则轻蔑嘲笑。如果不被嘲笑,那也就不叫做道了。所以,关于道,我的观点如下:明明白白的道却好像摸不住头脑;按照大道行进却好像是后退;隐没的大道又好像特别显眼;至上的德好像无德;最洁白的德好像沾满黑垢;德之广施总好像有所不足;刚健前行的德又好像犹豫、懈怠;坚贞纯正之德好似随波逐流;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永远不能完成;最强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看起来好像没有形象;道幽隐不现,不可名状又没有名称。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成就万物。

2015923日发表于《文化艺术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帛书老子3.14|再谈堇能行之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初解道德经41——老子说的到底是大器晚成,还是大器免成?
《老子释微》——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41):勤而行之
闻道|老子——道的诗(四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