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连载(118)《公冶长篇》第26章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hé)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原文朗读】

【注释】

颜渊:孔子最得意最喜欢的学生,姓颜名回,字子渊,比孔子小30岁,他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颜回13岁时就入了师门。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因做过季氏的家臣故又叫季路,是孔子早期的学生,比孔子小9岁,子路生性豪爽粗犷,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与孔子亦师亦友,孔子对他的喜爱仅次于颜回,在《论语》中提及41次。
:侍立;站在尊长的旁边。在《论语》中,若单用“”,便是孔子坐着,弟子站着。若用“侍坐”,便是孔子和弟子都坐着。若用“侍侧”,则弟子在一旁陪同,或坐或立不得肯定。
盍():何不。
衣轻裘:衣,所有衣服。轻裘,轻便的带毛的皮衣。
:旧,坏。
无伐善,无施劳:不夸耀自己的优点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白话翻译】

颜渊、子路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分别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说:“我甘愿把我的车马衣裘都拿出来与朋友们共享,即使用坏了也毫不可惜心疼。”颜渊说:“我甘愿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子路反过来问孔子:“我们也想听一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希望年老的人都得到奉养安乐,希望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诚信,希望年少的人都得到关怀抚爱。”

【解读】

1.这件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这件事应该发生在孔子51岁出仕之前,子路和颜回都是孔子早期的学生,因为孔子一出来做官,就把子路带在身边。
有一天师徒三人闲来无事,坐在一起拉家常,孔子便让两个喜爱的弟子谈谈志向。性急的子路首先表态,直言不讳,有啥说啥。等颜回说完后,子路马上就让孔子也说一说。孔子很坦率,把自己的志向和盘托出。师徒三人毫不设防,整个场面多么温馨,既展现出各自的鲜明个性,又体现出师徒亲密无间的感情。

2.师徒三人的志向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先说不同点,子路是对外对人的“义者之志”,颜渊是对内对己的“谦者之志”,而孔子是内外兼而有之的“仁者之志”。子路为人豪爽,乐于助人,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财物,子路的修养尚在“舍物”层面。与子路相比,颜渊上了一个层次,颜回已经摆脱了身外之物的束缚,进入内在心志的修养上,到达了“舍己”的层面。而孔子比两个弟子的境界高出了很多,完全超越了“舍物”和“舍己”两个层面,达到了泛爱无私的仁者境界,既不关注外在之物,也不关注个人得失,全力关注社会大众。
再说共同点,三人的志向都是积极向善,最终都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社会大众的福祉。

3.与《论语》中其它章节相互参照

孔子30岁收徒讲学,51岁出仕做官,中间有漫长的20年,这期间孔子师徒常常做在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
在《先进篇第十一》中聊天的人更多,这次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侍坐,孔子让他们各自谈谈自己的理想。还是子路抢先,子路说带兵,冉求说做行政,公西华说做外交。轮到曾子的父亲曾晳,他正在弹琴,放下琴慢悠悠说,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带上一帮老少到河边洗澡,站到高处沐浴春风,多么惬意啊。孔子一听,高兴的说,我也向往曾晳描绘的美好生活。
曾晳向往的日子,与本章中孔子描绘的前景非常相似。孔子说自己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安抚老年人,取信于朋友和关怀年轻人,让老有所养,中有所为,幼有所抚,人人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社会自然就安定了,天下也自然就太平了。孔子的最高理想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实现天下大同。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从孔子师徒各自的志向中,我们最少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其一,立志当高远。假如我们想为社会贡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就应该树立像孔子那样远大的志向。
其二,如果我们的能力和修养不够,那就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颜渊季路侍(5-26)
志向的三重境界
文言名句集锦
孔子、颜回、子路思想境界高低比较
陈一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解读
日课 | 《论语·公冶长》2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