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心目中的杨绛

  窗外滴滴答答地下着小雨,入冬了,天气似乎还不太冷,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旁,听着雨声,外面显得特别的宁静,有种边发呆边听音乐的妙趣。早上很早就醒了,因为昨天晚上看了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但还未看完,所以早早地起床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直至刚看完。看完以后,心境久久沉浸其中……

  早在上学的年代,我就听说过杨绛的名字,缘于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里面扉页上有这样的一段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是杨绛写给黄蜀芹导演的。那时,我只知道杨绛是钱钟书的妻子。直到2016年5月25日,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才对她有了重新的认识。只记得公众号上的讣告说杨绛享年105岁,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她翻译的作品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等。我真是吃惊不小,这么一位伟大的女性,我却知之甚少,真是孤陋寡闻!随着杨绛先生的去世,各种报道她的文章纷至沓来,读着她那如宝石般的文字,让我内心震撼不已,她,不就是我心目中的女神吗?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她以及她的文章,我决心要读完她所有的作品,当然,目前正在努力中。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自小聪明可爱,成绩优异,表现出众,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家庭教育氛围浓厚,可谓书香家庭出生。杨绛父母的家训就是:如果有钱,应该让孩子受好的教育。杨绛从小耳濡目染到爸爸说话时的入情入境,出口成章;妈妈操持家务,得空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时的情境。她的父母从不训示孩子们该怎么做,而是言传身教。爸爸的“多读书,读好书”让杨绛成了书迷。杨绛所理解的“好的教育”是“首先要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1935年的杨绛与钱钟书先生结婚,之后两人一同到英国留学,后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圆圆”。杨绛由一名大家闺秀、学富五车的才女,逐渐降为心甘情愿的“灶下婢”,一方面支持自己丈夫的事业,另一方面又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并以在吃苦中学会了不少本领而引以为豪。到了“文化大革命”时,面对抄家、批斗、羞辱、剃阴阳头等,杨绛经受过种种的精神和身体的折磨,她依然不畏恐惧,坦然地面对痛苦,甚至心平如镜。即使到了50多岁,夫妻双双被下放到农村,被列为“接受工农兵殖民地教育”的改造对象,依然那么从容。在她80多岁高龄时,两年之内痛失丈夫与心爱的女儿,老人依然表现得那样坚强,只将内心的思念与孤独化为一股向上的力量,有念想地活着。用杨绛先生的话说“我觉得在艰难忧患中最能维持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苦孕育智慧;没有经过艰难困苦,不知道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有了亲身经验,才能变得聪明能干。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总之,有信念,就像老百姓说的:有念想。”在杨绛的心中,痛苦只是暂时的,泯灭人性的生活、被颠倒的世界也只是暂时的,这正是来自于她自己的念想以及对曾创造灿烂文化的优秀民族的深深的自信。

  杨绛先生的终身职务和最响亮的称号应该是“钱钟书夫人”,两人可谓是所有夫妻的楷模。生活中的钱钟书可不是个“二百年三百年才一见”的大才子,可能只是个生活中的“低能儿”,杨绛回忆自己生孩子住院期间,钱钟书一会儿将家中的墨水瓶打翻,一会儿又将台灯弄坏,但杨绛总是像哄孩子似的告诉他没关系“不要紧,我会洗”“不要紧,我会修”,就这样,在杨绛出院回家时,尽然尝到了丈夫亲手为她熬的鸡汤,一想到这样的画面,好暖心。只有互相扶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婚姻才会长久。正如钱钟书婶婶对杨绛的评价是“上得厅堂,下的厨房;如水能游,出水能跳。”而钱钟书先生是这样夸赞自己的妻子的“你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钱钟书的内心深处杨绛已成为集妻子、情人、朋友于一体的化身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夫妻境界呀!一个女人,能得到丈夫如此的夸赞和赏识,真是男人对女人的最高褒奖了,实属不易呀!为此,杨绛先生也有良言供给我们的现代婚姻“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其他,并不重要。”

  杨绛的作品很多,应该说她的出名比丈夫钱钟书要早,杨绛先生写的几个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早年被搬上舞台后,钱钟书在文化圈中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为此,有时钱钟书不太愿意陪妻子去看她编写上演的戏剧呢,这个中趣味,相信只有他们夫妇才能品味吧。之后,由于生活所迫,杨绛以翻译作品为主,当然这中间也写散文、杂文等,直到70年代末重又开始业余创作短篇小说《小阳春》、《事业》等以及长篇小说《洗澡》和续篇《洗澡之后》等。96岁写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这是一个耄耋老人独自在生命的“边缘”,面对死亡,探讨“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思索人生价值和灵魂有无的作品。后又有百岁寿辰前夕以问答形式发表的《坐在人生边上》,与前篇为姊妹篇。一个“走到”,一个“坐在”,虽然境界有微妙差别,但更能看到杨绛先生已进入到了一个更为从容的境界。《杨绛文集》共八卷,其中不乏有很多精彩的散文、杂文,如《干校六记》,从衣食住行、同志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散文随笔《我们仨》是基于女儿钱媛在病床上未写完的一篇文章,最终女儿未完成的心愿由93岁的杨绛执笔完成,杨绛先生以梦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打动人心。杨绛先生的作品语言沉定简洁,朴素中透着本色的绚烂华丽,灵动有生机,安静不古板,活泼不浮动,可谓是静中有动,动还是静。用小说家卢翎的评价是: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就是这样一位大家,她对自己的评价却是“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写作纯属个人行为,作品自然反映作者各自不同的个性、情趣和风格。我生性不喜时、追风,所写大都是心有所感的率性之作。”多么朴实、谦逊又率真的先生!

  杨绛先生那些闪光的思想、灵动的文字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热爱她的读者,重温她的文字,即使在有雨的初冬,心头始终暖暖的。
“我们人有两部分,一是看得见的身体,一是看不见的灵魂。这不是迷信,是不可否定的事实。”
“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人的本性里有灵性良心。”
“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做主的是人,不是命。”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也实在是够苦的。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辱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就不得不时刻防御。”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韧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岛得愈碎,香得愈浓烈。”
“理想应该是崇高的,难于现实而令人企慕的,才值得悬为理想。”
“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的品色来,才有价值。”
“人的劣根性是顽强的。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人受锻炼,受锻炼的是灵魂,身体不过是中介,锻炼的成绩,只留在灵魂上。”
“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
“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

  杨绛先生这些闪光的思想带给我们以启迪与思考。我想只有阅尽人间百态,看穿世间繁华的人才有如此的智慧。先生的每一句话都是那样的朴实无华,语重心长又通达人生,让人刻骨铭心。
  纵观杨绛先生的一生,给我以洗礼、以警醒。作为一个独立于世的人,我们应该汲取她内心的那种强大,那种平和,无论身处顺境亦或逆境,都应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把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当作上苍给我们的最好的安排,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寻求生活中的喜剧,坚定自己信念,有念想地活着。我们应该每天做点有意义的事,譬如多读书,提升自己的品味,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发自内心的,不为外在的浮名和利所困扰,学习杨绛先生那种“面对功名,低调远离,深居简出”“面对金钱,穷时独乐,富时众乐”的情怀,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积极向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联系我自己,作为一名女性,在同时扮演女儿、妈妈、妻子、工作者等多种角色中,要对自己有很好的定位,女性最起码得独立、自强,不要依赖于任何人,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生活情趣,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不必过于纠缠不相干的人际关系网中,思想自由。

  时常捧着杨绛先生的作品细细地品读,甚至感染了我的老公和孩子,他们俩现在也是杨绛先生的铁杆粉丝了,就这样,想着一家三口阅读的感觉美妙得让我又恍惚起来,一瞬间我又想到了杨绛先生,她仿佛是一朵开在人间的优雅、从容的花,永不褪色般地活在了我的心里,芬芳、淡雅、美丽。想到了她给兰德诗歌的翻译,也可以说是先生一生的注脚:“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真的好想像先生那样,不汲汲于功名、富贵,不与世争,安静地做个潜心学习、用心生活的人。

  如今,杨绛先生安静地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但是斯人已逝,精神永存。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杨绛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完满地完成自己作品的一生了,她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值得的,也是令后人敬仰的!

  窗外的小雨依然下着,我收回了自己的思绪,重又捧起杨绛先生的小说集,再次被她的续篇《洗澡之后》吸引,我用心地品味着98岁时先生写的佳作,文字却如婴儿般的洁净、纯美。用先生的话说,她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我想,花开花落,日日不同,我应该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一天吧,我的每一天也应该是崭新的,特殊的。从此,我愿学习先生,每一天都做做修身养性的事情,每一天都进步一点点,实实在在地去拥抱生活。

  我深知,“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心中的杨绛先生,是我生命中永不褪色的楷模!
2017/11/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去世
李娟:清水一般的杨绛
百岁作家杨绛
杨绛先生106岁
她之后,再无“先生”。再见,杨绛先生。
杨绛 钱钟书先生经典散文7篇 梓涓诵读合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