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的莜面》

文/秀才

翻开历史,让我带你去寻找莜麦的足迹。

从隋唐往上,再追溯到汉武大帝。

据文字可考,武帝征讨骚扰北疆的匈奴时,曾以此作军粮,距今约两千年的历史。

它是北方高原燕麦的一种,出双胞芽的禾科作物,耐凉抗旱高产是它的特点,也是塞外高原北疆人民世代赖以生存的食粮。

它没有华丽的外表,脱胎裸露不见包衣,纤细的本色绒毛尾巴在尖部翘起。

我们从小由它陪伴长大,从早餐糊糊炒面,午饭的鱼鱼窝窝,晚上的拿糕傀儡,吃的是那样的津津有味。让我们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童年。

它不需要深耕的土地,三寸足矣!每亩四、五升的播种量就能连片成区,三个多月的成熟期也省时歇地。

锅里炒熟,盆里泼熟,笼屉里蒸熟,这三熟食品香味浓郁,无糖耐饿维生素多,养育了阴山内外世代幸劳的农牧民族。

我们儿时曾经戏耍,选那粗壮的节竿割下,再用铃径顺杆划开,做成莜麦竿笛哨,吹出的音频响亮刺耳,也吓得聒噪的蛐蛐一动不动静止了悠扬的响音。

还记得村里大锅炒莜麦的场景,推木筢子老农有些张扬的一推一飘,与炒锅里莜麦的噼啪作响合成一套三式的动作。

最后那一锅莜麦是我曾经的期待,父亲把留下的那一升莜麦炒到金黄算作是对我没有过分捣乱的奖励。喷香金黄的莜麦随手抓上一把放入嘴里,咀嚼出的面香至今还时时回味。

最难受无奈的是,炒的爆起细细的莜麦毛偷偷地钻进衣服里,痒痒的,使我不敢将头扭动。最后是妈妈将我脱光了衣服,洗个澡再洗了衣服才能舒爽。

我从小吃莜面长大,对它情有独钟,吃过白色的精莜面,也吃过带皮原味的青色莜面。那种酥爽的口感和特有的油香味回味无穷百吃不厌。

在文革期间,粮食紧缺,一年三百六十斤的口粮,莜麦占了百分之七十,粗粮与小麦占了很小部分,吃白面烙油饼那是很奢侈的事情。

因莜面不易消化耐饿,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而让许多的人逃离了饥饿困忧之苦。

时至今,粮荒问题已经彻底解决,我们不再为无粮烦恼。合理营养膳食搭配,增强体质的健康食谱在逐步完善,莜面因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降糖,降脂的作用,而倍受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患者的青睐。各种莜面制品进入市场,摆上了高挡饭店餐桌。它作为粮食,有着治疗防病的功效,是不可或缺的美食佳肴。

莜面是食品,更有着两千多年厚重的面食传承历史,在北方这片黄土地上根深果硕,预防疾病的食用价值将逐步突显,是不可多得的功能性粮食。但愿我们这一地方小吃,通过深加工,改善适口性,飞越黄河,走向大江南北,面向世界,为人类餐饮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种美食叫甜醅
莜面这样做好吃好玩好看又健康!
牛肉筋是哪个部位
那一代乌盟人的真实生活
从点滴处注意节俭惜福
缺啥给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