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海和尚,被誉为“日本王羲之”

唐朝的很多知名书法家,如虞世南、陆柬之、徐浩、怀素、崔邈等人,都是王羲之系统的正宗传人。在这么多传人当中,有一位比较特别,他就是来自日本的空海。空海来唐留学,研究学问之余,还找了一位老师学习书法。这位老师名叫“韩方明”,是崔邈的徒弟,属王羲之书法系统的第13代传人。这么算下来,空海就是正宗的王羲之的第14代传人。

图1空海和尚画像

空海(日语くうかいKūkai,774年-835年),俗名佐伯直,乳名真鱼,灌顶名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日本佛教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曾于公元804年到达中国,遍访名寺,曾到洛阳白马寺参访学习,又在长安青龙寺拜中国密宗大德惠果大师为师,尽得汉传佛教密宗真传。传承了金刚界与胎藏界二部纯密,被惠果阿阇梨授为八代祖。806年回国,创立佛教真言宗(又称“东密”)。著有《文镜秘府论》、《篆隶万象名义》等书,保存了不少中国文学和语言学资料。

图2空海和尚《风信帖》局部

空海在中国的那个时间,颜真卿故去不到100年,褚遂良、欧阳询这样的大师辈出的时代,而柳公权则是与30岁的空海同龄的年轻人。可以说那个时代是中国书法最好的时代之一,而且很多大师都集聚长安,空海和尚学习书法的条件很好。

图3空海和尚《风信帖》局部

据后来日本人舟桥秀贤所作的《弘法大师书流系图》,空海的脉系为:'蔡邕一蔡琰一卫夫人一王旷一王羲之一王献之—智永一虞世南一徐浩一韩方明一空海一嵯峨天皇。从这个流系图中可以看出空海书法的来头很大,而且很纯正。空海书法不单有师承上名分,而且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空海书法本身就作品而言同样可以成为大师,妥妥的二王一路。


图4空海和尚《风信帖》局部

其实,在入唐之前,空海在书法上已有造诣,其祖述王羲之和颜真卿,已打下较深基础,之后来到长安,自然是如鱼得水。所以,他虽然只在长安停留了两年多的时间,却学到了唐人书法中最核心、关键的部分。他在中国研修期间,遍览名迹,搜集到不少欧阳询、李邕、徐浩的真迹以及王羲之书法的拓本,他自己说是“窥得骨法”。


图5空海和尚《风信帖》局部


《风信帖》是空海写给同期来唐的日本高僧最澄三篇尺牍书信的合称,是空海最著名的书法代表作品。据说此帖原有五通,除写给最澄的这三通外(最澄于813年11月25日的回信,也被保存下来,称为《久隔帖》),一通给了关白丰臣,一通因失窃而佚亡。其自诞生之后,一直被视为日本国宝,藏于日本京都东寺(教王护国寺)。


图6空海和尚《风信帖》局部

《风信帖》因卷首有“风信云书”四字而得名。其实三通书札风格略有不同。我最爱第一通(即《风信帖》)。其点画饱满,用笔内敛,写得生拙,一些字粗看结构不稳,不潇洒。其实,这看去稍显笨拙的字,才是书法最高境界的体现——点画看去不温不火,其实饱含劲健、坚韧之力;字形看去平淡无奇,甚至结构失衡,其实它是以生拙对抗巧熟、以质率拒绝精致。


图7空海和尚《风信帖》局部

空海和尚从大唐带回日本国的,除了佛教经典外,还有《欧阳询真迹》、《大王诸舍帖》、《不空三藏碑》等大量书法真迹和法帖,当时日本的嵯峨天皇也非常喜欢书法,于是空海又变成了嵯峨天皇的书法老师,天皇常召请他人宫,切磋书艺,清谈唐风志向,彼此建立的深厚友谊介于师友之间。由于嵯峨天皇的信任,空海圣眷尤隆,在天皇的支持下,空海确定了日本佛教界领袖地位。


文字:  黄 威
图片:黄 威
编辑:黄 威
审核:侯 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段子二十九 | 书道的域外之光
​“平安三笔”之空海书法——《风信帖》欣赏
在饱受唐风影响的日本书坛,谁的地位相当于王羲之
日本人为什么要推崇王铎而贬低书圣王羲之?
靠着欧体,这位天皇成为日本书法的“王羲之”。
超越王羲之的名笔—颜真卿特展(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