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大多数减肥以失败告终?(中)

我在“为什么大多数减肥以失败告终?(上)”一文中把什么是肥胖,人为什么会肥胖,以及肥胖和众多疾病之间的关系做了介绍。

为什么大多数减肥以失败告终?(上) 

减肥方法手段多种多样,五花八门

既然全世界有如此庞大的肥胖人群,加上大多数人有志于减肥,尝遍了各种减肥方法却均以失败告终,“新”的减肥方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层出不穷——有蒸的、甩的、抖的等等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人则更有自己的一套——辟谷、针灸、气功、穴位按摩,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见我“向油腻中年说不!”一文中宋先生对众多离谱减肥方法的描述)。

向油腻中年说不! 

科学界比较认可的减肥方法分为: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药物控制(以抑制食欲为主)和手术(如胃切除术或胃结扎术)等(Anderson, 2003; Bouchord&Katzmarzgk, 2010Nonas等, 2009)。即使是有科研所支持,用这些方法减肥也大多是以失败而告终。

体重控制的最基本原则是能量平衡(Energy Balance)。要想减肥则需要负平衡,即消耗的能量要比摄入的多。但在今天“高能效”的加工食品面前,要想做到负平衡谈何容易?!例如:不经意喝下的一杯小小的奶昔就含有458卡路里,占了一个人一天所需卡路里的近1/4!

市面上各种减肥药物更是五花八门,多如牛毛,但能够被科学研究证明其真正有效的少得可怜,且都有副作用!

2015年4月12,英国21岁的妙龄女郎Eloise Aimee Parry因为服用了8颗从网上购买的减肥药而香消玉殒。

胃切除术或胃结扎术的减肥方法应该归属于“有效”减肥,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巨胖(BMI>40)并患有与减肥有关疾病的人群 (注意:谨防胃结扎术减肥成为第二个“心脏支架滥用”)。

手术减肥后,松弛难看的严重橘皮或垂挂式皮肤常常需要补挨一刀(当然还需要支付昂贵的费用)

“运动+营养+行为改变”仍是目前科学界最为推荐的有效而安全的减肥方法

减肥失败是如何定义的?

减肥可谓是人类与自己在几万万年中所培育出来的进化优势做“斗争”,因此,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大多数人减肥(包括“运动加营养”的方法)以失败告终也在情理之中。

但减肥失败又是如何定义的呢?简单两个字:反弹,即减掉了的体重又长了回来。比较官方的成功减肥的定义为:减掉体重的5%或更多,并保持一年以上(Thomas,1995)。

美国体重控制注册研究(The National Weight Control Registry; http://www.nwcr.ws/的成功标准则为:体重减少至少30磅(10.45公斤,即:13.5公斤)并保持一年以上。反言之,如果不能把减掉的5%体重或30磅(13.5公斤)保持一年以上,均视为减肥失败。

导致减肥失败的主因是什么?

关于减肥失败的原因说法很多,比如:缺乏意志力、饥饿感难忍、急于求成、锻炼方法不当、饮食习惯难改、老习惯难变、年龄大代谢率太低等等,但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1944-1945年著名的明尼苏达饥饿研究The Minnesota Experiment”为揭开减肥失败的神秘面纱,开了一个了不起的头。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盟军指挥部预计欧洲和亚洲都会出现因为战争造成的大批长期遭受饥饿折磨的老百姓。如何有效地“施粥”以帮助这些饥饿的人群急需科学指导该研究由明尼苏达大学获有两个博士学位的Ancel Keys主持3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从200名公务员志愿者中被选中后,参加了为期近一年包括三个阶段的研究:

阶段1(12周基线对照期):收集每一名受试者的生理和心理数据;每天每个人的卡路里摄入量在3200千卡(kilocalories)左右;

阶段2(24周饥饿实验期):实验的目标是每一名受试者要在这个阶段中达到降体重25%;每天每个人的卡路里摄入量也下降到1560千卡(kilocalories)左右;食品则以战争后期欧洲老百姓当时所能得到的食物,如土豆、面包、空心面等。受试者的能量摄入又进一步划分为4个层次,每个层次又被分为几个小组接受不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旨在拟定出最佳的营养救济方案;

阶段3(8周不限量康复期):受试者的饮食量不受限制,但摄入的食品被详细记录。

195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用“饥饿生物学”(The Biology of Human Starvation)为标题将研究结果用两卷共1385页的形式发表,为后来的战后营养救济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也成为后来科学界研究饥饿、厌食症的“圣经”。然而,30年河东,30年河西,岁月弄人,虽然著名的明尼苏达饥饿研究(The Minnesota Experiment)当初是为了帮助饥饿人群而设立的,但其研究成果对于今天的肥胖人群的减肥,仍然很有借鉴之处:

  • 限食对人的生理(如基础代谢率下降40%,人骤然“变”老),心理(如出现忧郁),社交(变得孤僻)以及对食物的渴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 停止限食15到20周以后,体重和饮食才有所恢复

  • 停止限食后很长一段时间会更加“饥肠辘辘”,大吃狂吃的欲望很难克制

  • 停止限食后的13周,受试者除了睡觉就是吃,每个人每天的卡路里摄入量平均高达5218千卡

  • 停止限食后最先恢复的全是脂肪,肌肉要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恢复

一群为了帮助二战中的饥饿老百姓而选择了为科学献身的可敬的美国年轻受试者

“明尼苏达饥饿研究”受试者Sam Legg实验前和实验中的对比

“明尼苏达饥饿研究”受试者们的饮食受到严格的控制

“明尼苏达饥饿研究”实验中的运动干预和检查

“明尼苏达饥饿研究”中被饿得骨瘦如柴的受试者

“明尼苏达饥饿研究”实验结束以后,逐渐恢复正常的受试者

历史学家以“伟大的饥饿实验”为标题给这个研究写了一本专著

略带点讽刺、有点搞笑的是这两卷根据“明尼苏达饥饿研究”所出版的《饥饿生物学 I 和 II》(Biology of Human Starvation I & II)倒成了我们今天研究肥胖的经典

Ancel Keys博士也因为“明尼苏达饥饿研究”而名声大噪,并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澳大利亚研究团队(Sumithran等,2011)后来的一个研究揭开了为什么节食后很长时间,人还会饥肠辘辘”地有狂吃欲望的秘密。该研究招募了一批平均体重在209磅(即:94.05公斤)的受试者,研究开始时,研究人员在受试者早餐后,对他们与饥饿和食欲有关的激素做了测试,然后受试者们参加为期10周的以低能量(每天500-550卡路里)节食为主的干预受试者平均减重约14%(约29磅,即:13.05公斤)。

10周,研究人员对受试者们的有关激素又做了测试,如所预期的一样,刺激饥饿和食欲的激素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节食后的“饥饿痛苦”得到了解释。随后受试者又参加了一年的“保减肥体重”干预: 定期做营养咨询,但对饮食不做具体规定,研究人员同时鼓励受试者每天参加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一年后,再对受试者们的体重及相关激素做检测,结果发现大多数受试者体重反弹,平均增重约为减掉体重的一半。

研究还发现,两个与减重息息相关的激素的变化,对体重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 瘦素(Leptin):它的作用是告诉身体脂肪的含量是多少。10周干预后,它的含量下降了约67%。瘦素水平下降时,食欲增加,基础代谢率下降,令人吃惊的是,干预一年后,它的水平比研究开始时还要低33%。随着受试者体重的增加,瘦素水平才会慢慢地增加。

  • 生长素(Ghrelin):它的作用是刺激饥饿感。干预后它的水平立即上升,干预一年后,它的水平还是高于干预前。

图中黑线为开始数值,蓝线为10周后的数值,红线为62周后的数值。

这些激素的变化表明,人体对体内脂肪和体重的下降非常敏感。一旦发觉两者明显下降,马上刺激饥饿感和食欲来提醒身体多摄入食物以维持原来的体重。

科研人员(MrosovskyPowley,1977)因而提出设定点(set-point)理论,即:一旦体重或体内脂肪低于原来的水平,刺激饥饿与食欲的激素就会马上升高,以提醒身体多摄入食物来帮助体重或脂肪回到原来的水平。

我觉得把set-point”叫做“只进不出点”更为合适,这是因为体重或体脂减少时,该点并没有降低水平来减轻饥饿感和食欲,这个“自私”现象还要从进化论来理解。因为在漫长的进化中,食物的来源往往不足,体重或体脂的减少往往是对生存传宗接代的主要威胁,保持或提高体重体脂的功能也就逐步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了下来,而这些决定物种生死存亡的进化优势功能也使今天庞大的肥胖人群众多的减肥努力,以“越减越饿”、“越减越重”的失败而告终。

了解了为什么减肥这么难,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会在“为什么大多数减肥以失败告终?(下)”一文中给出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恐怖的美国明尼苏达饥饿实验告诉你,为什么节食减肥不管用
惨烈的非人道实验,揭示节食减肥的恐怖危害!
多睡一小时有助于减肥?研究揭示减肥新思路
Cell Metabolism:最新研究颠覆减肥认知,早餐多吃更能减肥!
科学记录丨“明尼苏达饥饿实验” 教会我绝不节食减肥
节食减肥,一念之间的梦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