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忘的煤油灯(修改稿)

 难忘的煤油灯  (修改稿)

                                              李冬

几天前的元宵节晚上,看到五颜六色的灯笼,引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想起了陪伴我少年时代读书的油灯。那寒夜的灯光就像好友一样,显得格外温暖。

在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我的故乡还没有通电,家家都点着煤油灯。农家没有钱去买像样的灯,就开始自制的小油灯,俗称“油灯捻”,也叫“煤油胡子”。自制煤油灯很简单,多是找来一个空墨水瓶,把上面的盖子钻一个小孔,再用一束棉线或棉布条穿进圆筒当灯芯,往瓶里倒上煤油,一盏煤油灯就亮了。

 那时候,煤油是凭家里的购货本才能买的,每个月只有半斤。必须要节省。天不黑透是妈妈不会让点灯的。到了晚上,这盏煤油灯要走屋里屋外的端来端去,一会儿搁在灶房的灶台上,供母亲做饭用,吃饭时就搁在堂屋的桌上,吃完饭就供我做作业和读书了。

每到晚上,我在灯下读书,妈妈在灯下缝缝补补的情景。那时,我的作业不多,主要是借着微弱的灯光读书。那时读的书都是从村里的老先生家里借的,线装,竖排版,小字,借的书大多是《大五义》、《小五义》、《彭公案》、《三侠剑》一类的侠义公案小说。看着这样的书,真的很费劲儿。但还是爱不释手,因为借来不易,看完要还给人家啊!

  妈妈每天都会坐在煤油灯下穿针引线,小时候,我们全家人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成的。有时我从睡梦中醒来,还会看到母亲还在煤油灯下操持针线活儿。今日想来,这小小的煤油灯油灯,实在是功勋卓著啊!

油灯念儿有个恼人的缺点,就是总冒黑烟,早晨照镜子一看,两个鼻孔总是黑黑的。像长了胡子。而且灯芯儿经常结出茧子,一有茧子灯光就变暗了,就得用剪子把灯芯儿剪下一段硬茧。令人想到李商隐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看来,这油灯和古代的蜡烛是有相似之处的。

过了几年,农家有了自留地,日子好过一些了。小油灯就换成了带玻璃灯罩的大油灯,灯罩仿佛烟囱,只是肚大口小,有了它,等火苗总能直立向上,光亮多了。灯芯用齿轮能调大调小,灯光亮了,油烟少了,有时,灯罩熏黑了,要及时擦干净。这和以前的油灯比,简直是“鸟枪换炮”上了一级台阶。我上初中了,在这灯下读《西游记》,想到孙大圣的降妖伏怪,真的过瘾。

农家的冬日,就靠火炕取暖,不钻进被窝,屋里还是很冷的,只是因为有了这盏油灯,便觉得屋里温暖多了。还是因为心里有了书的抚慰,或饥或寒,都不在话下了。这一切怎地能忘了煤油灯的功劳呢?

时至今日,煤油灯已经十分罕见了,但给我留下的光亮和温暖,还留在我的记忆中。据说有人正在收藏那些曾经使用过的农具和家什。有空闲,一定过去看看,能看看煤油灯的样子,再一次回味当年挑灯夜读的温馨吧。

 

2016.2.24李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煤油灯下的生活——燃烧条件
那些事儿丨刘峰:煤油灯下的读书时光
江南旧闻录之洋灯故事
散文精选:煤油灯下的记忆
煤油灯
董文浩:心中那盏明亮的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