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贯煎加减治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医案、配方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本病毒具有亲神经及皮肤的特征,目前已确定水痘病毒与带状疱疹病毒系同一病毒。发病前常先感局部疼痛,或轻度发热、乏力,亦可无前躯症状,患部先出现红斑,继而成簇性丘疹、丘疱疹、迅即成水疱,疱壁紧张、疱周红晕,7~8天后水疱干涸结痂,愈合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各群水疱之间皮肤正常,附近淋巴结肿大。皮疹往往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一般不超过体表中线,多见于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腰骶神经支配区,病程2~4周,愈后获终身免疫,一般不易复发(免疫力低下者例外)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疼痛可出现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存在,年龄愈大,疼痛更剧烈。老年患者于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神经痛可达数月之久。

本病属中医学“蛇串疮”、“缠腰火丹”范畴,常突然发病,痛如火燎,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多为肝胆火盛湿热内蕴,经络阻滞,治则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祛瘀,通络。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常见后遗症,神经痛可遗留数月或更长时间,尤以年老体弱者多见。这是因为带状疱疹乃肝胆火热,湿热内蕴,兼感毒邪蕴积肝胆经脉和所布的肌肤而发,在病变过程中,火热、湿热、毒邪蕴积日久,灼伤经络,耗伤肝阴,肝阴耗损,肝之经脉失去濡润,经脉拘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营血运行不畅而瘀阻;加之年老体弱患者,正气不足,阴津亏损,病邪不易去尽,所以,这类患者患带状疱疹后常遗留肝经所布的部位发生经久不愈的疼痛。

【临床应用】

严氏自拟紫蓝一贯煎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20例,取得良好疗效。

治疗方法:紫蓝一贯煎:紫草30g,板蓝根0g,生地15g,北沙参10g,麦冬10g,枸杞子10g,当归3g,川楝子6g,生甘草3g临证加减:疱疹发于头面部,加菊花、薄荷;发于腰腹以下加黄柏、泽泻;口苦加龙胆草;便秘加大黄;食少加生山楂、鸡内金;疼痛剧烈加郁金;并发高血压加夏枯草、钩藤;有胆道疾患加金钱草、鸡内金;有冠心病加瓜蒌,并以丹参易当归;有肺脏疾患加杏仁桔梗。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每天2次口服。同时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结果:20例患者,一般2~3天疼痛消失,不再有新的疱疹出现;3~5天水疱开始干涸结痂。20例患者全部治愈。服药3剂治愈8例,服药6剂治愈9例,服药9剂治愈2例,服药11剂治愈1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11天,平均7天。无1例后遗神经痛。

李氏3应用一贯煎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35例,取得良好疗效。

治疗方法:基本方:生地、丹参各30g,麦冬15g,当归、沙参、枸杞子、柴胡、丹皮、赤芍、川芎、郁金各1克,川楝子、全蝎、?虫各10g。胁肋胀痛较甚加枳壳、香附各10g;色素沉着明显加丝瓜络10g治疗结果:经9~30日治疗,29例痊愈症状消失,6例好转。

向氏应用一贯煎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4例,取得良好疗效。治疗方法:基本方:生地、枸杞、白芍各15g,沙参、麦冬、丹参、蚤休、元胡、佛手各12g,当归、川楝子各10g,珍珠母、龙齿、生牡蛎各20g(先煎),乳香、没药各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结果:1个疗程痊愈例,好转14例;2个疗程痊愈11例,好转16例;3个疗程痊愈5例,好转2例;4个疗程以上痊愈2例。

【病案举例】

(1)患者,女,56岁。患者半年前左侧腰肋部出现带索状刺痛,1天后皮肤发红、灼热,继之出现密集成簇、黄豆大小的丘疱疹,疱疹1天左右即变成三五成群的小水泡,聚集数处,沿左侧腰肋部由后上向前下成带状排列,经治疗3周,皮疹消退,但仍遗留皮肤灼热、刺痛,且未见减轻,迭服中西药,短时间内好转后又复发,以至影响生活起居,于1996年8月16日初诊。诊见:形瘦神疲,时有头晕目眩,口咽干燥,心中烦热睡眠欠佳,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肝阴亏虚,火热灼络,气郁血瘀,阳热偏亢。治宜滋阴清热柔肝,理气化瘀止痛为主,佐以镇静平肝。方用生地、枸杞、白芍各15g,沙参、麦冬、丹参、蚤休、元胡、佛手各12g,当归、川楝子各10g,珍珠母、龙齿、生牡蛎各20g(先煎),乳香、没药各6g,栀子10g,太子参15g。服药2个疗程,原左侧腰肋部的皮肤灼热刺痛消失而痊愈。随访多年未复发。

按生地、枸杞滋养肝肾之阴且清热;沙参、麦冬滋养肺胃之津,加强滋阴清热的功效,麦冬还能清心除烦;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川楝子、佛手疏肝理气止痛;当归、丹参、元胡、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蚤休清解余热毒邪,消肿止痛,蚤休所含的蚤休苷除对无菌炎症有抗炎作用外,还能镇静、镇痛,在基本方中是一味不可缺少的药物;珍珠母、龙齿、牡蛎重镇安神,平肝抑阳;栀子清泻余热且除烦;加太子参补脾益气,生津而扶正。诸药合用,药证相当,故收效显著。

(2)患者,女,69岁,农民,于2000年月3日就诊发现胆囊结石已8年。两天来右胸背痛如火燎,口苦咽干,坐卧不宁,已输青霉素2天,不效。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右肩胛外至右乳外侧,出现簇簇水疱,舌质红,苔腻,脉弦。诊断:带状疱疹;胆结石。证属肝胆火盛,湿热内蕴,瘀阻经络。治则:清肝泻火解毒,凉血祛瘀通络。用紫蓝一贯煎加味:紫草30g,板蓝根30g,生地15g,麦冬10g,北沙参10g,龙胆草10g,金钱草10g,郁金10g,当归3g,生甘草3g.3剂,水煎2次混匀,日三服。维生素B1片,20g,日三服。维生素B12针,500μg,日1次,肌内注射。服药3剂,胸背痛止,神疲肢倦,舌质红,腻苔去,脉弦细,上方去龙胆草,加太子参0g,再服3剂,西药照用,3天后疱疹干涸结痂,患者身体如常,停药。

按老年患者,已为气少血虚之体,每多见本虚标实之证,故治法除用一般清解化瘀通络外,要注意扶正祛邪,益气养阴而善其后,方能早愈,不变生别证。紫草、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祛瘀,药性寒凉平和;一贯煎养阴疏肝,合之维生素营养神经机体,切合老年患者的治疗2

(3)患者,男,47岁,1992年5月3日初诊。3年前右胁患带状疱疹,经内服龙胆泻肝汤、肌注聚肌胞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然患处疼痛久治不愈。无奈用局部封闭治疗,亦只能缓解于一时。现诊患者右胁焦灼疼痛,活动后刺痛难忍,轻抚按摩则减。夜间则常因疼痛加剧而难以入眠,心烦。舌质黯红、苔少,脉细涩。证属肝阴不足,络脉瘀祖。处方:生地、丹参各30g,麦冬15g,当归、沙参、枸杞子、柴胡、丹皮、赤芍、川芎、郁金各12g,川楝子、全蝎、?虫各10g,合欢花40g.3剂后痛减,9剂而痛消,遂再续服3剂,以资巩固。

按带状疱疹系火毒侵袭肝胆经络,常因耗阴伤津、瘀血阻络,以致热毒虽清,而胁痛难愈,若纯用疏肝理气或活血化瘀,则收效甚微。

故余处之以一贯煎为主,养肝阴、理肝气、祛血瘀,标本同治方中生地、麦冬、沙参、枸杞子养肝阴以固本,川子、郁金、柴胡疏肝理气而不伤正;丹参、当归、赤芍、丹皮活血祛瘀以止痛。因久病入络,另用全蝎、?虫搜剔经络。全方配伍严谨,补泻并举,有的放矢,切中虚实夹杂之病机,故去多时陈病,效如桴鼓

(4)患者老年男性,半月前患带状疱疹,自腰部一直延伸至左胁肋部,患处皮肤红晕、疱疹集簇、灼热刺痛,伴发热。经抗病毒治疗,疱疹已退。近2天来,原疱疹处奇痒难忍,白天坐立不宁,夜间卧寝不安,曾服用扑尔敏之类,效不佳。诊其脉象细数,舌质红无苔,痒处皮肤呈色素沉着与嫩红相兼的斑纹状。辨证:患病部位在胁肋,此乃肝经之分野,火热之邪过后肝阴被伤,故出现舌红无苔、脉象细数的阴虚征象。治疗当以滋养肝阴、清热止痒,一贯煎加味与之。处方:生地黄20g,沙参20g,枸杞子15g,麦冬30g,当归10g,川楝子10g,地骨皮10g,白薇10g,白蒺藜10g,防风10g,甘草0g,水煎服,日1剂。患者服上方1剂,痒略减,再进1剂痒大减,夜能安睡,3剂而告痊愈。

按带状疱疹乃火热病毒侵犯经络所致,所犯之处肌肤被灼,燎泡骤起、痛不可近,犹如燎原之火,火到之处,水为之劫、土为之焦、木为之枯,而欲复生机必得甘露之润泽。中医学认为热盛则痛、热微则痒,患者由痛转奇痒说明火毒已去,而余热未清,故方中以生地黄、沙、枸杞子、麦冬滋养肝阴,当归、川楝子和血舒筋,地骨皮、白薇清解余热,选风药中之润剂白蒺藜、防风以止痒,甘草调和诸药以解余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状疱疹,就是一团肝火!分享一方,清肝柔肝疏肝,令疱疹皆消
[临床经验] 奉上价值3000元山东王显猛祖传系列方
〖中医良方〗值3000元山东王显猛 祖传系列方
“一贯煎”应用发挥 中国中医药报
一贯煎加减治慢性肝病医案、配方
zzzzz一贯煎加减治疗慢性肝炎zzzzz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