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诊疗5:哮 证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中医诊疗5

田中明

  

中医认为,哮是由于禀赋异常,遇诱因或感邪引发,以致肺失肃降,痰阻气道,气道挛急所导致发作性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病所致的哮喘均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一)发作期  分寒哮和热哮。

1、寒哮

        辩证要点: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例方: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等。

方中麻黄宣肺散寒,射干开结消痰,并为君药,生姜散寒行水,半夏降逆化饮,共为臣药,紫菀、款冬花温润除痰,下气止咳,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均为佐药;大枣益脾养胃,为使药。诸药相配,共奏宣肺散寒,化饮止咳之功。

2、热哮

        辩证要点:气粗息涌,喉中哮鸣,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例方:定喘汤加减。麻黄、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苏子、款冬花、白果、甘草等。

方中麻黄宜肺平喘,白果敛肺定喘,一开一收为君;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为臣;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为使。合而用之,收宣肺平喘,化痰泄热之功。

(二)缓解期  以虚为主,多见肺、脾、肾虚。

1、肺虚

        辩证要点: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面色晄白,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于发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

        治法:补肺固卫。

        例方:玉屏风散加减。防风、黄芪、白术等。

方中黄耆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耆、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耆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耆,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2、脾虚

        辩证要点:平素痰多,倦怠乏力,脘腹胀满,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腻或白滑,脉象沉缓或弱。

        治法:健脾化痰。

        例方: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等。

本方治证以脾虚为本,痰阻为标,方由四君子汤加半夏、陈皮而成。

李中梓说:“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医宗必读》卷9)。张介宾亦说:“见痰休治痰”.,“善治痰者,治其生痰之源”(《景岳全书》卷31)。故方中用四君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补虚,健脾助运以复脾虚之本,杜生源之源,且重用白术,较之原方四药等量则健脾助运,燥湿化痰之力益胜。

        本方配伍特点为:以益气健脾之品配伍燥湿化痰之药,补泻兼施,标本并治。且甘温补脾,助运化之功,可杜生痰之源;燥湿化痰,除中焦之湿,又能助脾运之复,二者相辅相成,共奏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

3、肾虚

        辩证要点: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酸腿软,脑转耳鸣,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质胖嫩,脉象沉弱;或颧红,烦热,汗出粘手,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肾纳气。

        例方: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地黄、茯苓、山药、山茱萸(酒炙)、牡丹皮、泽泻、桂枝、牛膝、车前子(盐炙)、附子()

五味子(制)、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等。

金匮肾气丸可补阴之虚,助阳之弱。方名肾气丸者,因气属阳,补肾中之阳气也。方中有六味地黄丸(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牡丹皮),以滋肾水,又含附子、桂枝壮肾中之阳。

方中药物配伍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阴中求阳”;二是“少火生气”。

中医认为,肾为水火之脏,含肾阴肾阳,阴阳互根。所以,凡肾虚之症,必有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但其临床表现有偏阳虚或阴虚的不同。金匮肾气丸是为肾阴阳两虚、肾阳虚偏重者而设。肾阳虚者得之,可收“阴中求阳之效”,肾阴阳两虚者得之,则有阴阳并补之功。

中医所说之“肾”不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肾,中医是按照功能给肾下定义。中医认为,一身阴阳皆根于肾;肾主骨生髓,与生殖发育密切相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皆属肾阳不足之表现。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1 虚寒型哮喘者,可口服黑锡丹,每次3g,每日服3次,淡盐水送服。

1.2 寒实型哮喘者,可口服紫金丹,每次服510粒(<150mg),每日1次,睡前冷茶送下。   

2 针灸疗法:可选列缺、尺泽、风门、肺俞、大椎、丰隆、定喘、太渊等穴。

3 外治疗法    

3.1 胡椒7粒捣烂后用鸡蛋清拌和,贴足心涌泉穴。

3.2 白芥子、延胡索各20g,甘遂、细辛各10g,共为末,加麝香0.6g,和匀,在夏季三伏中,分3次用姜汁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约12小时去之,每10日敷1次。

4 西药疗法

4.1 发作期可选用解痉药、祛痰药;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4.2 合并感染者,给予有效抗生素。



       本平台所发文章,仅供参考!

尤其中医方药介绍、健康保健知识介绍等,若要使用,使用前一定先咨询当地专业医生,以当地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

       本平台致力于中医方药介绍;健康保健知识普及;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健康答疑以及各科医疗信息、专家介绍、田氏医疗人员介绍等。

       欢迎医疗专业人士来稿(来稿必须真实可信,文责自负,并附作者简介、真实工作单位和近期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付济华医案集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辨证及经方
『 99 种常见多发病,的中医经典用药速...
中医者也的主页
【以案说医】胡水勋:自拟温肺平哮汤治疗哮病案
《病从脾胃生》5、痰邪,自测体内痰邪法、“二陈丸”、寒痰“小青龙胶囊”、热痰“清气化痰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