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辛中毒经历及重视中草药性肾损害

细辛中毒经历及重视中草药性肾损害

分类: 临床警误 | 修改 | 删除 | 转自

凌波仙女 | 2009-10-12 16:56:31


___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

本人抓了数付当归四逆理中汤加味,为了简单,将药物全部粉碎,然后用温开水冲服,第一次服用剂量中细辛含量大致为2克。
四小时后,大便一次(量极大)。胃中难受,呕吐数次,整个食道都是苦辣味道,然后又喝水数杯,接着又吐掉,终于在晚上1点躺下了睡觉。
查细辛的资料,才知道细辛是不可以粉碎入丸的,幸亏量不大,否则还得去医院了,甚至........呵呵。
一下就是我查到的资料
“ 细辛不过钱”今说
“细辛不过钱”一说,可追溯到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其曰:“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则死”。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沿用其说,谓:“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则死,虽死无伤”。直到现在,大多数大夫仍奉之为圭臬,致使细辛的运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从古代医家的记载可以看出,细辛不过钱的前提是:一是单用,二是用末,在这种条件下,细辛超过一钱,会导致严重后果。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认为复方配细辛时用量只有上升到9g(三钱)疗效才显著。细辛是治疗风寒湿邪留滞人体致筋骨肌肉痹痛麻木的首选药物之一,在复方的配伍汤剂中更要加大其用量,曾渐用至40g,先煎30分钟,疗效却显著提高。未出现不良反应。当然,古人提出细辛不过钱的警示,肯定是有过经验教训的,但必须明确因是“单用末”。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细辛根中的挥发油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痉厥等作用。近代有人确有因过用细辛(五钱)而引起中毒的报道,但从一些临床文献中用量“过钱”的亦屡见不鲜。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用细辛5方,《金匮要略》用细辛13方,用量均在一至四两,折合现代的3~10g左右,如小青龙汤中细辛用量三两;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提到细辛“二钱非不可用”。更有殊量惊人的记载,如清代《石室秘录》记载治头痛二方,曾用“细辛五钱和一两”。近人有用细辛止痛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曾用到30~160g,获得良好疗效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据对细辛根中挥发油的研究发现,挥发油的主要成份为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等。实验证明,细辛挥发油有致青蛙、小白鼠、家兔等动物呼吸麻痹而死亡之毒性,这与本草所言“气闷塞不通而死”十分紊合。药理研究进一步证实,其挥发油中的黄樟醚是罪魁祸手,它有致动物呼吸中枢麻痹的作用。
从细辛根末与全草煎剂所含挥发油黄樟醚的测定分析来看,细辛的功能与毒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含的挥发油有关,细辛全草经不同时间煎煮后其煎液中挥发油及黄樟醚含量,随煎煮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挥发油中含量最高且为其主要成份之一的甲基丁香酚,则随着煎煮时间的增加,其含量下降的速度较黄樟醚慢,所以煎煮30分钟后,煎汁中还保留着一定量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而有毒成分黄樟醚的含量则已大为下降,不足以引起毒害。还有人进一研究证实,煎剂的用量即使是散剂的4倍、12倍,也不致引起不良反应。因此,细辛不过钱之说,从古人记载和现代药理研究都证明,主要指“单用其末(散剂)”,并非指煎剂。
当然,临床中所用细辛的品种不同,也给细辛的运用带来难题,入药的正品细辛就有辽细辛和华细辛之不同。前者又名北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气甚芳香,味辛辣,在口内有麻木烧灼感;华细辛与辽细辛相似,但根茎较长,主产于陕西,香气及辛辣味较弱,而麻木烧灼感较强。除上述正品外,少数地区尚有以杜衡、大花细辛、圆叶细辛、盆草细辛、长花细辛、茨菇叶细辛、金耳环等类似品种作细辛使用。由于品种的不同,其性能功效及其毒副作用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也是细辛用量不易掌握的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细辛的用量用法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注意品种是否是正品,药品质量是否过关;二是不用末、不入丸散剂,宜入汤剂;三是煎煮时间宜适当延长,可先煎30分钟左右;四是用时从小量开始,特殊病例可不受古人“不过钱”之说的约束,适当加大剂量,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按:本文发表于《中医杂志》2005年第六期。
【中毒表现】
(1)头痛、呕吐,出汗,烦躁不安,呼吸紧迫,血压下升。
(2)颈强,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意识不清,抽搐,昏迷等。
(3)最后呼吸麻痹。
【治疗方药】
止惊开窍后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生石膏、甘草、羚羊角、绿豆汤灌服。
【青囊主人衷告】
此上简易处理,只限于对一般轻症中毒患者,或其他急救处理无条件运用前之暂时处理,或辅助治疗之用。凡中毒之重症,出现高热、剧烈吐泻、剧烈疼痛、抽搐、厥脱、喘促、出血和昏迷等急危之候,应立即送医院急救处理。
  近年来,有关中草药及其制剂引起肾损害的报道日趋增多,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龚智峰说,国际肾脏病学会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全球大约有5亿人(约占人口的10%)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病变,而我国民众包括部分临床医生对中草药性肾损害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中草药引起肾损害的机制主要为:中草药本身的肾毒性作用、中草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导致的肾损害等。目前已知文献中提及的具有肾毒性的中药64味,部分有中毒死亡的报道,其中雷公藤、益母草、补骨脂、海马、蛇毒及蛇毒制剂、昆明山海棠、蜂毒、蜂蜜、胖大海、天麻、蛇胆、麻黄较广泛地用于临床;引起过敏反应的常见中药更有150种左右,药物过敏可导致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中药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过多,亦可污染药物;在煎药中,部分中草药有特殊的煎煮时间要求,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则毒副作用越强;尤应重视的是在产生中草药肾损害的诸多因素中,长时间服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有关专家提醒:不要轻信民间传方,如民间流传辛、苦味中草药可清热、驱毒,其实辛、苦味是致肾损害中草药的最主要药味,辛味多含挥发性成分,苦味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经肾脏排泄对肾脏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应控制剂量及疗程。部分中草药超量服用,会导致严重的肾损害,如益母草药典记载用量为用量15~30g,而报道服用益母草引起肾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者,用量多在60~120g,且反复多次使用。对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服用某类中药时,应了解所含药效成分的排泄半衰期及其体内过程,对有蓄积可能的药物,应采用少量、间断服药的方法,减少蓄积中毒的可能。含金属矿石成分的中药一般排泄极为缓慢,不但一次用量需要严格控制,若长期服用,即使小剂量也易蓄积致肾损害。若应用肾毒性很强的中草药,事先应作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服药期间进行监测,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临床医生用药前应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对孕妇、老弱、儿童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有毒中草药。(欧阳作宪)
(本人认为中草药肾毒性问题主要有二点问题<一>;有些民间中草药店的人员不很懂得医学,只凭经验,我地有这样的草药店是这样的,抓草药不用枰`用手抓,这样容易药量过大,而造成.<二>医生开处方时为了欢\迎合患者树立自己声望开大剂量的处方,而造成.<三>患者本身为求速效往往是自己加大药量而造成.上面的情况我见过`听过`还有是患者自己述过.上面的现象可以说现今非常普遍存在.医者应父母心,严格遵守用药的药量标准为好,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味中药是治疗咳嗽,哮喘的好药,如果不会用,则有大毒!
仝小林:细辛重剂应用探讨
重用细辛至顽痹
为什么中医圈里说“细辛不过钱,过钱赛红矾”?细辛有这么毒吗?
细辛的用量,细辛的功效与副作用
重用细辛能治顽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