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你真的不必去取悦他人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网络

1

 

前几天,跟自己多年未见的中学老师有幸遇见,一起聊了很久。

谈到孩子的教育,老师跟我的想法非常一致。

觉得首要还是要培养孩子的人格,要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灵魂”。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读书人的酸腐。

因为当下是热火朝天搞经济建设的时代,一切朝前看。

你给我钱,我就摇尾巴给你看。

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

 

当然,人都喜欢听赞美之辞,会说话的人往往更受欢迎,得到赏识。

历史上那些靠着一张嘴而升官发财的事迹太多。

而我们身边卑躬屈膝取悦老板的人也不少。

虽然是生活工作所逼,但往往也是性格使然。

不同的价值观驱使下,人生截然不同。

 

悲哀的是很多人放弃了原则和分寸,靠取悦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最可怕的是这样的风气也影响到了孩子们人格的形成。

 


2

 

儿子每次跟小伙伴玩,总是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会有冲突。

比如小伙伴说要把这里放一个圆形的积木,但是他觉得三角形的好看。

最后不欢而散。

我问他:“你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小伙伴玩,怎么不让着他,让他高兴一点呢?”

“我觉得我没有错。”

“当然没有错,只是你这样就不会有很多朋友。”

然后儿子就拧着眉头在那杵着。

 

每次看到他的这个样子,就想起自己的小时候。

那时候我们有一群小伙伴,以我的堂哥为老大。

因为他比我们大几岁,所以就是孩子王。

一放学,所有的人就聚在他家里。

他说怎么玩就怎么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去讨好他。

而我却经常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会质疑他,甚至反驳他。


记得有一次,应该是玩比武游戏。

一群男孩在一起张牙舞爪地对打。

堂哥一时兴起,就在后边偷偷绊了我一脚。

当时摔了一个四脚朝天,他哈哈大笑,其他的小伙伴都围着笑我。

我当时气坏了,但是又打不过。

只能气呼呼地哭着回了家。

而之后,其他的小伙伴劝我去他那边玩。

我过了很久都没有去。

因为他不会道歉,而我也没必要去取悦他。

一个人玩,不是也挺好的。


后来,当我再一次跟这群小伙伴在一起时,孩子王对我也多了一份尊重,而不是欺负。


越是软弱的孩子,哪怕再讨好强势的那方,也总是被欺负。

而自己的强大,才能赢来尊重。

不要怕独处,一个人的思想往往是在独处时产生的,而强大的内心也是在对自我的认识中一步步形成的。


所以,当孩子内心有自己坚持的东西时,那就尊重孩子的坚持。

特别是孩子本身没有错的时候,不要逼着他去示好认错。

不要一味地让孩子去取悦他人。

因为孩子自己内心的感受很重要。


3

 

每次看着安睡中的孩子,我就忍不住地摸摸他的头。

感慨于生命的奇迹,一个小生命已经成长为一个小男孩了。

“你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孩子目前当然无法给一个答案。


但是这个答案却往往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写就。

因为幼时的家庭影响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是难以磨灭的。


在英国纪录片《56up》中,每一集影片都以一句话开篇:“让我带一个孩子到七岁,以后随你怎样带,随他怎样长,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已是注定。” 

 

 我们中国古话说:“三岁看七岁,七岁定终生”。

 

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是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父母的举止言行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自己的答案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够为自己活着。

 

所以,我没有一些父母那样的焦虑,而多了一份淡然。

 

所以更加重视孩子内心的发展,希望他去感受真实的世界,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

你想哭那就哭出来,我接纳。

想说那就说出来,我鼓励。

你想骂,那就痛痛快快骂出来,我支持。

只要不伤害自己,也不妨碍他人。

 

我们过于强调社会加之于孩子的要求和期待,却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特质和感受。

 

比如太多的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社交能力。

生怕自己的孩子不够灵光,去外边吃了亏。

却忽视了孩子天赋的其他才能。

 

过于重视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往往得牺牲自己的感受。

很多时候,大人误解了孩子,非但不道歉,还要孩子去主动示好,取悦大人。

这样只会让这个孩子内心难受。

长期地忽视会让孩子失去对自己感受的尊重,成为一味取悦他人的人。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拥有健全人格吗?

怎么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独立呢? 

4

 

取悦他人,不如丰富自己。

 

前几天有一个妈妈留言说:儿子在学校一点也不受同学的欢迎,班上的同学都不跟他玩。儿子想了很多办法,将自己的玩具、图书拿到学校去分享给同学,但是没有用。他甚至还给同学钱,给同学买零食吃,还是没有人跟他一起玩。

 

当然,具体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个孩子的做法真的能赢来朋友吗?

肯定不会。

我还是为他感到庆幸,因为在小学的校园里,孩子们都很单纯,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不会骗他。

 

你拿着东西去取悦同学,希望能交到朋友,但是没用。

如果是在社会交往中,你还真不会少“朋友”。

因为总是有一些狐朋狗友等待你的招呼。

 

我跟这位妈妈建议,请帮孩子找到特长和优点,让他自信起来,优秀起来。

因为当他真正自信优秀起来,内心会变得强大,也不屑于用这些小方法来获取朋友。

 

其实孩子们的世界很简单。

你跑步跑的好,打球打得好,或者唱歌很好听,或者读书成绩好。

都会因为这些特长而获取其他孩子的青睐。

这样不是比去取悦他人更好吗?

 

有一句话说,“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我们没必要为其他人活着,所以就不要去刻意取悦任何人。

与其去取悦他人,还不如去丰富自己的内心。

让自己变得优秀,强大起来。

当能力和层次提升之后,世界都会变得不一样。

 

所以,为人父母,要告诉孩子,脚踏实地的去努力。

要有独立的思想和远大的理想,将来为自己活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被威胁,再也没有同学和他玩了,家长应该如何疏导
拥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多出自这几种家庭,长大后会很吃亏
一碗鸡汤|最好的童年就是做自己
生在这些家庭的孩子,易养成“讨好型人格”,多半活的很累
总是跟孩子这样说话,小心把他养成讨好型人格
三个方法教你如何面对孩子对你的沉默寡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