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我认知与定位



  先讲一个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回到大唐以后,李世民摆设酒宴给师徒四人接风。

  期间皇上问唐僧:你今天成功靠的是什么?

  唐僧回答:我靠的是信念、只要我不死我就能取到真经!

  然后问孙悟空:你靠的什么?

  孙悟空说:我靠的是能力和人脉!

  我没办法的时候我会借力。

  然后问八戒:你动不动就摔耙子还好色你怎么能成功?

  猪八戒说:我选对团队了,一路有人帮、有人教、有人带,想不成功都难!

  最后又问沙和尚:你这么老实怎么也能成功?

  沙和尚说:我简单、听话、照做!

  原来,不同类型的人只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都有成功的通道:

  A有坚定信念的人根据目标的要求去组建一个相应的团队

  B能力强大的人要找到一个信念坚定的老板!

  C有点儿办事能力但是一身毛病的人一定要加入一个成熟的团队。

  D忠厚老实的打工仔如果能够加入到一个成功的团队也是一样的可以成功。

  全面认识自己

  强上加强自己

  精准定位自己

  合理要求自己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果你有雄心,又不乏智慧,那么不管你从何处起步,你都可以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登上事业的顶峰。但前提是,你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知道何时改变发展道路,并在可能长达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努力、干出实绩。

  要做好这些事情,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特点,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新知识和与别人共事的,并且还要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自己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贡献。因为只有当所有工作都从自己的长处着眼,你才能真正做到卓尔不群。

  ▍我的长处是什么?!

  比起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而我们只有知己所长,才能知己所属,才能准确定位自己。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持之以恒地运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两三年。对于那些本身就规划清晰的人或许更简单:回忆总结即可得出结论),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能发现,哪些事情让你的长处无法发挥出来,哪些方面自己则完全不擅长。根据回馈分析的启示,需要在几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专注于你的长处。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

  其次,加强你的长处。改善自己的技能或学习新技能。

  第三,发现任何由于恃才傲物而造成的偏见和无知,并且加以克服。

  第四,纠正你的不良习惯。

  ▍我工作的方式是什么

  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平时是怎样把事情给做成的。同一个人的长处一样,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你是读者型(习惯阅读信息)还是听者型(习惯听取信息)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这种分别,对自己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林登·约翰逊因此把自己的总统职位也给搞砸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听者型的人:他的前任约翰·肯尼迪是个读者型的人,搜罗了一些出色的笔杆子当其助手。约翰逊上任后留下了这些人,可是他根本看不懂这些笔杆子写的东西。没有几个听者型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变成合格的读者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努力,反之亦然。

  ▍我如何学习

  所有的学校(孔子学校除外,子曰:因材施教)都遵循这样的办学思路:只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且人人都得遵从。但是,对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大一样的学生来说,被迫按学校教的方式来学习就是地狱。实际上,学习大概有六七种不同的方式。

  有人靠写来学习,有人在实干中学习,还有些人以详尽的笔记来学习。例如,贝多芬留下了许多随笔小抄,然而他作曲时从来不看。当被问及他为什么还要用笔记下来时,他回答道:“如果我不马上写下来的话,我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我把它们写到小本子上,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了,也用不着再看一眼。”

  在所有最重要的自我认识当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的。当被问到:“你怎么学习?”大多数人都知道答案。但是当问到:“你根据这个认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吗?”没有几个人回答“是”。

  我们必须明确对自己的认知:

  我是在压力下表现出色,还是适应一种按部就班、可预测的工作环境?

  我是更适合当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

  一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一些人单独工作最出色。一些人当教练和导师特别有天赋,另一些人却没能力做导师。

  明确自我,才能更好地与人合作,同时在学习中明确方向。

  切记切记:

  无论如何,

  不要试图改变自我!

  因为这样不大可能成功……

  但是——我们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要进行自我管理,最后不得不问的问题是: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认为,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所建树的人,都必定曾经这样深刻拷问过自己灵魂:我是什么?人类是什么?什么是我?为什么有我?……显然,这是人类的终极问题,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是那个“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原因,也是上帝被存在的原因……这个问题在这里也无法展开,我们回归主题。对!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的深思,所以才有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

  我们既不甘步入“虚无”

  我们也无法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

  而是,各类教派林立于人世间,都说自己是上帝。唯有古老的伟大的大中华民族从伏羲一画开天开始一直忠于客观规律的总结而从来没有造个“上帝”以安慰自己愚弄同类。我们所认同的和信仰的和追求的一切,无论源于本土还是异域,无论是周易太极道儒墨法,还是佛教、共产主义等等,其创立者和主角一致且属于真实人类的一员,都是创立者将自己对人生意义深思后的结果通过自己创立教派亲自实践布道。

  我们所遵从的伦理道德要求我们问自己:我每天早晨在镜子里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一个组织或一种情形下合乎道德的行为,在另一个组织或另一种情形下是否也是合乎道德的?如果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不为自己所接受或者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相容,人们就会倍感沮丧,工作效率低下。

  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他的长处很少发生冲突。但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有时会与他的长处发生冲突。一个人做得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好、相当成功的事情,可能与其价值体系不吻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所做的工作似乎并不值得贡献毕生的精力,甚至没必要贡献太多的精力。

  看来,在建设自己的价值观以前,我们还应该先认真分析研究全面认识一下自己。当然这是为了最大限度燃烧自己贡献自己。

  ▍我属于何处

  少数人很早就知道他们属于何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至少要过了二十五六岁才知道这点。只有知道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价值观是什么,才能够决定自己该向何处投入精力,或者能够决定自己不属于何处。已经知道自己在大公司里干不好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在一个大公司中任职。已经知道自己不适合担任决策者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做决策工作。

  知道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使得一个人能够坦然接受一个机会、一个邀请或一项任务。“是的,我将做这件事。但是,我将按照我自己的特点,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做这件事,进行这样的组织安排,这样来处理当中所牵涉的关系。这是我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应该会取得的成果,因为这就是我。”

  成功的事业总是预先谋划的,是人们在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能精准把握属于自己的机遇才水到渠成的。

  知道自己属于何处,可使一个勤奋、有能力但原本表现平平的普通人,变成出类拔萃的工作者。

  ▍对人际关系负责

  除了少数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和运动员,很少有人是靠自己单枪匹马而取得成果的。不管是组织成员还是个体职业者,大多数人都要与别人进行合作,并且是有效的合作。

  首先是要接受别人是和你一样的个体这个事实,他们会执意展现自己作为人的个性。因此,要想卓有成效,你就必须知道共事者的特征。这个道理听起来让人很容易明白,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会去注意,注意到的还有一部分做不到,甚至还有明知故犯。

  一个习惯于写报告的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因为他的老板是一个读者型的人,即使下一个老板是个听者型,他也会继续写着那些报告。这位老板因此认为这个员工愚蠢、无能、懒惰。但如果这个员工事先研究过新老板的情况,并分析过这位老板的工作方式,这种情况本来可以避免。

  这就是“管理”上司的秘诀。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工作。提高效率的第一个秘诀是了解跟你合作的人,以利用他们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人际关系责任的第二部分内容是沟通责任。大部分冲突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他们又是采取怎样的工作方式,专注于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以及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而不了解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去问。

  人与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不一定要彼此喜欢对方,但一定要彼此了解。

  自我管理中面临的挑战看上去比较明显,其答案也不言自明。但是,自我管理需要个人做出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历史上每一个社会,甚至是个人主义倾向最强的社会,都认为两件事情理所当然:第一,组织比员工更长寿;第二,大多数人从不挪地方。如今,情况恰恰相反。工作者的寿命超过了组织寿命,而且他们来去自如。于是,人们对自我管理的需要在人类事务中必定要掀起一场革命!

  没有紧箍咒就没有成佛的悟空??

  朗清人紧箍咒

  稳重 清洁 节俭 朝气 积极 从容

  爱心 真诚 赞美 亲和 谦虚 认真

  感恩 宽容 自尊 原则 责任 反省

  规划 定位 行动 学习 灵感 自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成为一名卓越管理者,解读德鲁克管理自我的哲学!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自我管理决定孩子的未来, 做自己的CEO
你事业的上限在哪里?
自我管理的七大挑战
回馈分析法。
德鲁克:所谓怀才不遇,大多是因为没有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负起责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