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焦虎三_360百科
男,(1968年~)成都人。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资深作家,文化人类学者,国内知名的民族学者,著名人文地理作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焦虎三
性    别
民    族
汉族
国    籍
中国
主要成就
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资深作家,文化人类学者,国内知名的民族学者
出生日期
1968年
目录1个人履历
2个人作品
3社会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主编国内人文地理第一套《藏彝走廊丛书》,著有《山河是一种慢》《云端的阿尔村》《留住美好的汶川》等少数民族田野考察专著。《中国国家地理》2005、2006年度特刊(“选美中国专辑”“318国道专辑”)特约撰稿作家。《中国科学探险》“乡土中国”特约专栏作家,《国家人文地理》特约人文地理作家。其人文地理作品被评价为“文学与学术合一的文笔,透视历史时与众不同的独特眼光,关注现实时人文关怀的盎然气脉,融知识、揭秘、自然、风土、真实于一体”。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山河是一种慢》(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1版,ISBN:9787536685932)《云端的阿尔村》(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1版,ISBN:9787536685932)
《留住美好的汶川》(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7月1 版,ISBN:9787501965298)
《八月的年节——一个土著堡子的生存仪式》(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1 版)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1.2004年底开始自费在藏彝走廊区域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人类学田野考察与记录工作,专注于以村落为中心点的文本与影像记录工作。数百万字的作品先后发表于《民族论坛》《西藏旅游》《中国民族报》《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旅游界》《旅游世界》《中国科学探险》《国家人文地理》《国家历史》《旅行》《旅行者》《博客航空》《时代旅行》《度假旅游》《游行家》《风景名胜》《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京华时报》《南方航空报》《成都晚报》《齐鲁晚报地理版》《中国民航报地理版》《城市旅游》《先锋地理版》《后现代地理版》《华夏人文地理》《旅行》《中华手工》及《文明》等数百家报刊。2.其耗时两年在汶川龙溪乡进行深度而全面田野考察后写成的羌族专著《云端的阿尔村》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收藏并推荐,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收藏;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民族学博士肖青在论文《中国民族村寨研究省思》将此书作为“进入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村寨调查研究在规模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突破”的代表作品加以介绍。(原文摘录:进入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村寨调查研究在规模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突破……郝翔和朱炳祥对白族“周城”、翁乃群对“南昆八村”、尹绍亭对5个“民族文化生态村”、吴浩对“侗族村寨”、彭兆荣对苗族“摆贝”、萧亮中对“车轴”、焦虎三对羌族“阿尔村”、彭多意对彝族“可邑村”等少数民族村寨的田野调查成果,也以著作形式相继公开出版。——刊于《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云端的阿尔村》与《留住美好的汶川》被收入《羌族文化学生读本》,作为重点参考书目推荐(《羌族文化学生读本》,冯骥才/向云驹著,中华书局2008年9月出版,ISBN:9787101062991,详见第七章绚丽的舞蹈、第八章缤纷的民俗);此书也被收入四川羌学会会长杨光成编写的《汶川“5·12大地震”大事记》一书中(原文摘录:龙溪是汶川古羌文化之乡,是羌族释比文化的传承区,是羌族著名高龄释比余明海的故乡。著名的人文地理作家焦虎三,曾在龙溪驻点调查。1987年写成《云端上的阿尔村——一个羌族村寨的田野记录》,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图书也被作为“5·12大地震”后汶川县龙溪乡对口支援单位广东湛江市城市规划局《湛江市对口支援汶川县龙溪乡地震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及众多媒体进入汶川采访的参考工具书(详见《湛江规划人对口援建汶川县龙溪乡系列报道》)
3.《留住美好的汶川》出版后,被中央及省市上百家媒体报道。图书被誉为2008年年度抗震救灾最佳精品图书,中央人民广播台“5·12地震”专题中重点推荐图书,在国家地震局编目的“5·12图书目录中”名例第一,国外相关机构研究“5·12地震”时也将此书列入重要参加文献,如日本大学论文《汶川地震の讫录と讫忆伝承に阕する基础的研究》等。
4.其所著人文地理图书在国内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其中,2008年,《留住美好的汶川》被列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支持汶川地震灾区的七大重点项目之一;2009年,《八月的年节》被列入第二十届图博会四川省首批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山河是一种慢》《云端的阿尔村》《留住美好的汶川》(均为简体版)等少数民族田野考察专著先后被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Jiao Husan)、美国公共图书馆(Jiao Husan)等众多国家级图书馆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收藏。《云端的阿尔村》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羌学的必备工具图书。
5.由于其对羌族文化的研究成果及影响力,汶川“5·12大地震”后被邀请为众多媒体“羌文化”专题的顾问,2008年,由冯骥才先生亲自邀请,加入由民进中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文化学院、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等联合编写的《羌族文化学生读本》专家审稿团队,审校并修改了《羌族文化学生读本》终稿。2008年,《国家历史》“羌人劫”专辑特约编审专家,《中国民族报》《中国科学探险》《风景名胜》《旅游界》等报刊“汶川大地震”专辑特约撰稿学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览新汶川
历史学家王明珂:“让全世界都知道羌族”
多彩民族之羌族|你一定没见识过这么神奇的碉楼!(附音频)
神秘的桃坪羌寨
夕格,夕格——汶川羌族村寨搬迁记
高屯子:十年寻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