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享文化下的校本教研模式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共享文化下的校本教研模式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是北大附中为满足广东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在广州设立的一所集中、小学一体的,高品质的国有民办学校。校长雷丽霞是国内知名的教育管理专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学校聚集了一批有科学头脑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汇集了现代化的教学活动基地。现有小学教学班16个,中学教学班17个。学校实施小班教学,小学每班不超过36人,中学每班不超过40人。 建校一年多来,老师们在校长的带领下,努力通过扬长教育去帮助孩子们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体验到求知和进取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帮助孩子确立自信心,激发孩子补短的内驱力,一步一个脚印,使孩子们成为未来社会中有实力的获得成功的人。学校开办时间虽短,但办学成绩喜人。现初二级的学生,学期、学年参加区的统一测试,成绩均名列前茅。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全国论文评比获奖的共22人(次),参加教学评比竞赛获奖的有5人,发表在各级的教育刊物的教育论文多篇。学生参加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教学成果评选获一、二、三等奖的共4人,参加区级以上的课外活动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自编操比赛、历史剧表演赛等,都获得一等奖。 我校信息化建设也已经初具规模,安装了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和家校服务系统,有丰富的北大附中网校资源,提供数字办公、网上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所有教室安装了背投、多媒体电脑,并连上了因特网。有独立域名的校园网站(http://www.bdfzgz.net/)。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课件,并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当中。中学部的“Z+Z智能学习平台实验项目产生了可喜的变化和教学效果。小学部、中学部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和选修课。学校领导层,尤其雷校长十分重视信息化教育教研工作,她身体力行,带头推广校园信息化的应用。另外,学部领导也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办网络教学班特色班,班级网站、教研组网站建成使用。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校需要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以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负责为办学宗旨,培植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把建设教师发展型学校、学习化班级作为具体目标,形成教育信息化为核心的办学特色,努力建设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校,争创全国一流学校成为全校师生奋发追求的目标。 二、课题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是以新课程实施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作为出发点,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宗旨,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雷校长语),研究和构建以共享资源、共享智慧、协同工作、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校本教研模式。 通过课题研究,探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模式,使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通过规范有效的教师学习和教研活动,培养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开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探讨有效的资源开发方式;利用学校办学优势和家校服务系统,探讨社区教育模式;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学科网络教学,探讨学科整体发展的课堂应用模式;通过师生共同建设,形成共享文化的教与学氛围;构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模式。 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构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三位一体的教研目标体系,这对于同类学校开展网络教学、校本教研和信息化建设应有借鉴作用。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即研究者,将教师的日常教学、教学研究、在职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校本教研强调团队精神和同伴互助,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和专题研究提供了有效平台,从而为学校培植一种学术探讨与学术批评的文化;校本教研强调校长是学校教研、科研活动的第一责任人,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教学研究的制度化建设和激励机制的形成,成为校本教研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我校遵循以课题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发展;以共建产生效益,以效益创出特色的基本思路,通过校本教研切实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使校本教研成为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学习和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学校,建构网络共享文化下的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合作学习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目标是:校园共享文化下校本教研模式的有效构建。 具体目标包括: 1.以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网络教研、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相结合,促使教师、学生、研究人员及其他人员多方合作参与,构建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 2.建立教案学案、教学实录、教学故事、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等网络资源库,形成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师研讨和教师学习活动。 3.形成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库,建设专题学习网站群和教学资源库,实施精品网络课程工程,探讨有利于课堂应用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建设模式。 4.探讨利用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优秀教育资源对我校课堂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撑模式;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有特色的学科网络教学,探讨学科整体发展的课堂应用模式。 5.通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三大主题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研究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资源建设的新方向就是要使其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 6.探索教育信息化对师生信息素养的要求,构建小学、初中和高中一体化的信息教育技术校本课程和教师信息技能的内容标准和目标体系。 7.通过师生共建共享和科学管理,构建健康文明的班级和学校网络道德文化模式。 8.确立专题研究项目和教研组子课题;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90%具备课题科研能力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学生90%具备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如何构建网络教研、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激发校内各组织(包括学部、教研组、部门、学生组织或团队等)自身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构建主动发展型学习模式、课程整合发展模式、学校网络道德文化等模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校本教研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通过各种有效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帮助教师实现从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教师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给予必要的支持以及制度上的激励和保障。为此,学校要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和培训措施,例如课题项目管理、成果奖励制度等,这是校本教研正常进行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在校本教研中,制度建设是关键,教师反思是起点,行动研究是途径,教师发展是根本,共同发展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建立起教与学的评价体系、教师教学技能标准、校本课程内容标准和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标准等系列制度文档,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建设。 2.形成网络教研、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 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平台,促进和改革常规教研工作,改革传统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方式,提供更多层面上的教学支援、同伴互助、师生研讨和专业引领,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帮助教师更新观念、自我反省和自主学习,主动追求进步。倡导教后记、教学日记等写作,促进教师反思;利用结对帮扶、案例剖析和问题会诊等,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积极作用,促进同伴互助。密切与大学、教研机构等的联系,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构建以课例为载体的、强调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的行动教育操作系统,通过一个课例,三次讨论的研究方式,使学校教研组织机构逐步成为群体合作的学习型组织和行为改善的实践共同体。为教师搭建课案设计展示平台、教研交流平台和教学反思交流平台,提供教师进修、外出学习等机会,帮助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和提高理论修养,培植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鼓励每位教师主动参加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带动自身发展,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建立个人教育网站,积极参加网络教研,从不同层面上扩大学校知名度,通过不同渠道培养教师。通过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培育出一批名教师队伍,他们精通教学业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成果和教育成就,与专家学者为伍,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并提升自身修养,在本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创新校本培训模式。从引导教师寻找自身的遗憾开始,引导广大教师反思教育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状态下去思考、去实践,并响亮地提出让遗憾远离我们的学生!我校确定了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线的学校发展思路,学校把工作重点放在关注教师发展上,组织新颖有效的教师培训,树立现代的教师发展观,确立了培养高素质、高品位、高修养、高能力、高奉献教师的校本培训思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以教育观念、教师心态、思维方式三方面的更新、调整、转变为主要内容,以互动、探究、研讨、体验等方式,创设着适合教师发展的教师教育模式。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创设了专家讲坛特级教师成功之路教育家方略等课程,使教师拥有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教师个人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的深入持久开展,带动校本教研规范有序的发展。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利用各种主题活动和教师培训,建设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把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立体的、相济并蓄的校本教研体系,把学校的各种教学研究机构建设为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型组织,从而促进教师能力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探讨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操作模式。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共同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三种力量缺一不可。本课题将探讨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的操作方式,采用个案研究和课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促使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师要加强学习,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新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知识的支撑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提升反思、研究的水平。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不断发现、提出、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面对的各种问题,坚持写反思记录,在不断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2)通过同伴互助帮助教师成长。 校本教研强调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分享经验、研究问题,最终达到共同提高。可以通过以老带新、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积极作用,提高团队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学校的教师发展学校经常举办主题论坛,把问题分解成集体智慧敞开心扉观点碰撞问题研讨个案诊断等板块,让教师到其中尽情地互动、探究、研讨、体验,从而得到发展。 (3)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的发展层次。 校本教研既立足于以校为本,又要依靠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研究,在他们的带领下使教师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在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与实践,减少盲目性,从而提升校本教研的深度和实效性。可以举办专家讲座、请教研员指导等形式,创设专家讲坛特级教师成功之路教育家方略等课程,使教师拥有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教师个人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建立以学科校本教研为基础的教研机构网络。 校本教研的基础组织在各学科教研组。在学校里,学科教研组是教师的集体,是学校最基础的学术研究机构,每位教师则是学科教研组的一个细胞。把校本教研的重点放在学科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发展方面,显得十分的迫切和必要。在同一层级教师之间的互助支援,可以避免自上而下的评鉴考绩的干扰,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相互听课有利于缩小课程发展与教师实践之间的落差,可以引发艺术切磋与教学研究,长此以往可以促进研讨与培训一体化的校本发展机制。学科教研组这种同层级的横向支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明显缺乏纵向的引领,在当今课程发展大变动时期,先进的理念如若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导与对话,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同事之间的横向互助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的反复。教科研中心、信息中心、学部等学校教学研究的运行机构也需要更新观念,加强自身建设和学习,为学科教研组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纵向的专业引领。 为此,我们认为学科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以学科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应当成为学科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本课题研究将把推进学科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把校本教研的基础在学科教研的理念渗透到日常教研工作当中,成为每位教师建设教研组和发展自我的根本途径。把学科教研组建设成为教师群体合作的学习型组织,使之有代表前进方向的专业引领,人人读书明理,还要有专家和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同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骨干教师、教研组长自身的学习,尤其转变学习方式显得十分重要。另外,要把学科教研组建设成为行为改善的实践共同体,群体理念要更新,行动要落实,要有教学行为相互观摩、深刻反省的全过程。与此同时,学校各教学研究的运行机构也要努力建设成为主动更新理念和善于合作的学习型组织,与学科教研组、教师一起为教学实践、研究和利益的共同体。 5.探讨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我校力求创设全新的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全新学科课程设置、活动课程设置、校本课程设置和主体型课堂教学等课程模式支持下,成为优秀的学校学习者,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校以课题促进研究,评价促进教学为指导,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实验,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形成学校的特色、教师的特色,发展学生特长。 (1)构建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和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模式。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下,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欢快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学习。改变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获得充分的过程体验。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帮助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探究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2)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校本教研中,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资源建设、资源应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积极挖掘网络资源和利用网络优势,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网络教研、家校服务和社区教育等模式构建。定期通过问卷、交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并及时调整相应策略。 充分利用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资源、因特网资源和学校网络资源,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Z+Z智能平台改革试验,加强网络教学实验班研究工作,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网络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模式。实践和研究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各种学习方式,包括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开展基于网络的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的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研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文化视角参与学习和合作,领略并尊重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习俗,弘扬北大科学与民主精神,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一代英才。 (3)建设富有生命力的校本课程体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指导广大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制定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建立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在实践中积累校本课程案例,推动校本课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可视化的、系统的校本课程体系,从中培养和提升教师课程资源研发与实施的能力。 (4)探讨通过特色班培养特长生的教育模式。我校开办了各种实验班、特色班,如中学数学实验班(由北京大学校友、中科院张景中院士亲自指导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Z+Z智能平台改革试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通过数学学习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中小学网络实验班(利用北大附中远程教育资源和活动,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改革试验,培养全面发展、计算机、外语特长突出的优秀毕业生)、中学双外语特色班(在保证完成初中各学科教学任务外,开设英语、日语两门外语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优秀毕业生)、中小学英语实验班(本班突出英语特色,增加口语课时,聘请外籍教师亲自授课,多学科部分内容进行双语教学)等。 (5)构建促进教与学发展的评价体系。倡导进步就是优秀的评价原则,激励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发展,超越自我,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我是好孩子我很棒的感觉。通过研究和实践,建立科学可行的三个评价体系,包括主动发展课堂评价体系、教师反思型评价体系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做好学困生和特长生的教育和辅导工作,推行分层考试和分层辅导的措施,以考试(考核)促进学习,采用生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对学生学习和教师发展作出建议或评价。例如对于学生学业成绩,可以采用期末考试占50%,期中考试占20%,平常检查、各次练习或作业占30%,加以综合评定。 6.探索教师和学生技能水平提高模式。 师生技能提高模式,包括教师培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应用实践,采用以任务驱动为中心,面向多层次需求的教师培训以合作探究为特征,分层次教学的学生技术课程学习;建立规范有效的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群众圈----骨干圈----核心圈三个层面的教师团队,培养一批骨干教师队伍并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7.研究和开发有利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网络资源。 通过课题研究,建立教案学案、教学实录、教学故事、教学叙事和教学设计等文本、视频等网络资源库;通过教师合作及师生共建共享等方式,建设社区教育网站、专题学习网站、单元性网络课件、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学习资源。在资源建设中要注意把研究方向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 8.构建可行的学校网络道德文化建设模式。 要对学生的网络道德、使用规范等方面进行调查追踪,注重对学生典型个案的剖析和教育,对学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学校网络道德文化建设的可行性方案和措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应用比赛或活动,采用活动为载体,任务为驱动方式,帮助学生自觉提高技能水平,引导学生有责任地、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帮助教师提升个人发展能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生活。同时,通过挖掘更多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种学生组织和班集体的作用,倡导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的先进理念,全面实施人文教育,让学生具有良好习惯,健全人格,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生万物,适者方存。2009-7-11 9:39:00 人大代表 

头衔:大将军

等级:版主

威望:2

文章:9370

积分:85495

魅力:41284

现金货币:13033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81217日第 楼  

--------------------------------------------------------------------------------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解决学科教学或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作为主要任务,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教师主动参与实践。运用调查、观察、测量、统计等各种手段,针对具体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旨在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与调整,遵循螺旋递进的规律,整体推进实验项目的顺利实施。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实验研究、课例研究、个案研究和调查研究等方法进行试验研究。 1.行动研究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把行动研究定义为: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大量的行动研究都是准实验研究。按照研究的侧重点分类,行动研究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1)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的研究。(2)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3)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由于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不同,行动研究可有以下三种模式:(1)合作模式研究的问题是由专家和合作者协商提出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2)支持模式——行动者自己提出研究问题,决定行动方案,专家作为咨询者帮助实际工作者形成理论假设,计划行动以及评价行动的过程和结果。(3)独立模式——实际工作者摆脱传统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规范的限制,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且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现实进行改造。 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是:(1)陈述所关注的问题;(2)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案;(3)寻求可能的合作对象;(4)采取行动实施方案;(5)反馈与评价;(6)发表与呈现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研究证据。 2.实验研究 教育研究中的实验研究,至少有一个变量,即实验变量,它是由研究者人为地改变的,以便确定对变化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什么以及它的变化范围有多大,是研究者选择的。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变量可能不止一个,并且,为了使已经完成的研究被认为是一个真实验,实验的参与者在实验处理中应是随机指定的。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很少有能够随机指定实验参与者的情况存在,因为一般都涉及到学生,不可能随机指定,因此一般做实验研究的可能性比较小。 3.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与实验研究一样包含一个或多个实验变量。但是,与参与者被随机分配的实验处理不同,研究中被试是被自然地分配组别,比如班级。成员进哪个组是自我选择的。准实验研究中,也是运用包括实验处理在内的单一被试设计。因为在教育研究中随机分组往往很困难,所以在教育中更经常地使用准实验研究。如果要考察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那么就可以采用准实验研究法。无论是实验研究法还是准实验研究法都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要进行实验设计(要有实验假设),要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要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要对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以验证假设。 4.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变量是现有自然情境中的变量,有些调查只局限于现状,有些则试图确定变量之间发生的关系和影响。在教育研究中,很多研究工作都可以置于调查的名下,调查研究涉及教育变量中的事件、分布和关系。和实验研究不同,调查研究中没有变量是人为的,研究者不能干扰学生或影响他们的态度或其他变量。在教育研究中,许多研究都可以使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例如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内涵、教育信息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教育信息化与师生信息素养等。 5.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可贯穿在其它的研究类型中,个案研究是对单一个人的仔细考察。个案研究通常与质的研究相联系,但也不限于质的研究,准实验研究中的单一被试研究就是个案研究。在教育研究中,许多类别的研究都可以将个案研究方法作为整个研究的部分,例如课堂中信息化教育实践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法、课外与校外的信息化教育、学校信息化教育和社区信息化的互动等方面的研究,都可以甚至必须借助个案研究,以使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 七、课题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200310—20041月) (1)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立项、论证等工作。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做好专题研究项目、教研组子课题的申报和评选工作。 (2)组织课题开题,举办课题研究人员培训班,结合课题内容与课程改革的实际,举办新课程培训、科研培训、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培训,召开科研课题专题报告会等,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3)加强与总课题组的联系沟通,争取得到总课题组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提高研究效益。 2.实施阶段(20042—20051月) (1)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采取自评和他评结合的方式,对子课题、专题项目主管工作业绩进行评定,适当调整人员和工作布局。对子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质量评定,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3)评选一批优秀教学课例、专题学习网站、学科网站、单元教学课件及教学案例,举办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师信息技术技能评比、学生信息科技周评比活动。 (4)向总课题组申请对实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的定性和定量的测评,确定质量等级。及时向总课题组报送各实验项目和子课题优秀研究成果,并推荐教师教学论文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或推荐优秀研究成果参加总课题组或有关评选活动。 (5)对项目实验研究进行阶段性评估,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活动。812月进行阶段性成果总结验收,召开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研讨会。 3.结题阶段(20051—20054月) 进行项目验收结题,学校课题组向总课题组提交项目实验报告。学校课题组对各实验项目进行验收评选,并向总课题组推荐报送研究成果材料或参加相关评比。 (1)学校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各项目主管和教研组子课题组负责人向学校课题组提交能反映完整的实验过程的人员工作量表、工作报告、课题实验报告及实验资料分析等文本和电子文档。 (2)学校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并请总课题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对研究质量进行终结性测评,颁发质量认证书。 (3)同时学校对项目主管和教研组子课题进行实验业绩终结性评定,颁发质量认证书。评选优秀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优秀报告及论文集。 4.总结阶段(2005-20058月) (1)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总结表彰大会,推广应用优秀研究成果。 (2)进行第二轮实践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总结。 八、课题预期成果名称与形式 1.实验总结报告。包括能表明研究效果的实验数据,数据分析结果或调查报告。子课题或专题项目的工作计划和总结,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2.教学资源库。包括教案学案、教学实录、教学故事、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等文本及电子文档。 3.模式案例集。包括校本课程案例库、综合活动案例库、网络教学与学习、教师培训、学生技术课程学习、网络教研、资源开发等模式及相关案例展示汇集。 4.师生作品集。包括学生电子作品、班级主题网站、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课件、研究论文、教学成果、教师获奖、学生获奖等。 5.实验记录集。包括学生学习手记、活动总结,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教师培训资料、教学研讨或学习资料、学习/教学个案记录、各种专题活动资料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撰写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
“有效推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立足课改,创新教学管理新模式
校本教研结题报告
“新课程下的校本研训模式与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