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熹与王阳明,同宗同源,又自成一派

福建和浙江两个省绝对算得上是兄弟省份。一是地缘上,两省相邻,边界的人民经常一起出海打鱼或通商贸易,交往密切;二是闽浙生活习惯比较相似,都比较清淡,沿海区域海鲜为主;三是历史上两省都是盛产读书人的省份,学术交流比较多,都出过很多名人。当然,客观说,历史以来,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浙江一直发展得比福建好,是福建学习的榜样。

今天聊聊两省读书人神一般存在的两个代表,一个是朱熹,一个是王守仁(王阳明)。下面从六个方面对比下两个大神:

1.历史地位

朱熹(1130年-1200年),祖籍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生于福建省尤溪县,主要生活在武夷山一带,一生绝大多数生活轨迹都在福建。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学者尊为朱子。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非常大,是这三朝的官方哲学,其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和标准,在这三朝,只要你是读书人,就必须学习朱熹的著作和思想。在中国儒学史上,朱熹理学的作用和影响力仅次于孔子。

朱熹一生著述很多,有《四书章句集注》、《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太极图说解》等,同时,还有大量诗词和家训,深受后世推崇。

孔子与朱子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号阳明,后世人一般称他王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王阳明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集儒释道之大成,是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贤。

梁启超非常认可王阳明,曾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评价可谓是非常之高。个人觉得,以王阳明的全面性,基本上是古今读书人最想成为的榜样,也就是北宋大儒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阳明一生著述颇丰,有《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等作品。

王阳明

2.学术理念

朱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的源于“理”,万物有“理”,只有通过深入研究事物的规律,并掌握这个规律,才能够真正达到认识事物真理的目标;对于人而言,“理”代表善,是人的本性,所谓人性本善,对于社会层面“理”就是“礼”,而人处纷繁的世界之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本性,进而导致社会失“礼”而乱。

阳明心学可以概括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意思是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人心的外化与表现,要用心去感知世界;同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识要通过实践去不断验证;对于人本体,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让自己认识正确的“良知”,让“良知”引导自我认识,并指导我们做正确的事。

3.两者学说关系

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本质上都是儒学,只是他们是儒学“心”与“性”的两个面,朱熹更侧重于人性的研究,王阳明更注重于人心的研究。同时,他们都有比较相似的学习过程,都曾深入学习研究过佛老禅道,精通儒、释、道三派之学,通过兼收并蓄的方式,开创自己的学说。

可以说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就是儒家这棵大树的两个主枝干,为中国儒学不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两者有趣交集

朱熹和王阳明虽然不在一个历史时空,但是他们却有着有趣的交集,都在对方省份有过任官、交游、讲学的经历。

朱熹一生多次到过浙江,曾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和“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等职,在浙江绍兴、宁波、衢州、台州等地救荒赈灾、整顿官场,取得实绩。同时,他也在浙江多地讲学,推动和影响了浙江教育发展。

王阳明与福建也渊源颇深,他曾三入福建,第一次是去贵州龙场途中,转道武夷山;第二次是被任命掌管福建汀、漳二府军政,时间长达四年之久,任内有效打击匪患,有效强化了福建、广东和江西三省边界地区的社会治安;第三次是奉命入闽打击福州叛军,半路上听闻朱宸濠反叛,折返施计巧灭叛军。同时,阳明心学在福建得到较好传播和发展,影响了一大批福建学子。

5.海外影响

朱子理学在海外影响很大,特别是朝鲜半岛、日本以及东南亚,尤其对朝鲜半岛和越南影响至深,在很长时间里两国尊朱子家礼,崇尚朱熹伦理道德思想及人生价值观,甚至越南一度直接效仿中国,以朱子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进行科举取士,可以说在整个中华文化圈内朱子理学深受赞誉,影响深远。

朱子家训,图片来源于网络

阳明心学同样在海外影响很大,主要是朝鲜半岛、日本以及东南亚,尤其对日本影响很深,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社会变革激荡,当时不少倒幕和维新志士崇奉阳明心学,甚至整个社会舆论也在宣传阳明心学思想。直到现在,日本很多人都崇拜王阳明,学习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图片来源于网络

6.批判与误解

有些人批判朱子理学禁锢人的思想,是统治者的工具;批判阳明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没有实际标准,无可操作性,容易引导人自由认知天理。其实这些看法都是对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了解不深,或者理解有误,并站在上帝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这就好比现代人嫌弃古人建的木房子,没有钢筋混凝土房子建得高而坚固。这样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无论现在的房子建得多高、多坚固,都是一代代工匠和设计师不断学习积累和创新的结晶,但是建筑基础、房屋的属性乃至房屋的文化内涵都是没有变化。所有的文化和思想都是代代传承的,特别是哲学思想,在每个时代认识或有局限性,但是完全不影响这些前辈先贤的光芒,也不会湮没他们推动社会的贡献。

以上只是个人浅薄认识,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什么,意义何在?
品读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
维心说《传习录》2:儒学四圣
李承贵,朱汉民,蔡方鹿,董平,吴震:新“鹅湖之会”高端会讲———朱子学与阳明学的现代交锋
退溪与阳明:朱熹哲学的不同走向
【觅理记】吴与弼:妙古今而贯穹壤,主宰一身而根柢万事(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