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翻译职业大揭秘 | 如何像张京一样悄悄惊艳全世界?

文:大南南

ID:fygmama

1

前一阵在中美高层战略会议上大放异彩的张京,让人们真真切切看到了外交部翻译天团的实力。我也从专业角度对这场世纪交锋进行了解说,戳:《中美交锋中的翻译力量:又到辛丑年,这一次中国的声音完胜!》

这场解说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很多读者也提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

是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人都可以做翻译?

是不是国外生活长大的人翻译能力都很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请大家做一个小测试:

试着边听自己家乡的方言,边用普通话翻译出来,用录音机录下,看看大家能坚持多长时间?

翻译完后听一遍回放,看看自己“翻译”清楚了多少信息?

这个小测试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表达不连贯,节奏时快时慢,甚至会想:这是我说的话吗?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已经这么难,那么要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语系之间进行翻译,难度是几何级的上升。

一名高级翻译,至少要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 极为扎实的双语功底

● 极强的临场反应能力

● 超长待机的体力

● 处理突发状况的抗压能力

2

第一

中文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翻译水平的上限

很多人以为英语好就可以做翻译,但是大家看看这次中美会谈中的美方翻译,是不是忍不住想说:

“你说的每个字我都明白,但是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啊?!”

这一次美方翻译之所以令人不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口头禅太多:这个,那个,那么,可以……这些词的存在破坏了意思的连贯性,非常不建议。

我的判断是:这个口译员受限于中文水平,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找到合适的表达,只好用“这个、那个”作为缓冲,在脑中疯狂搜索词汇。

其实对于口译员来说,中文水平有多高,就直接决定了你的翻译水平有多高。

领导们经常天文地理、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如果不能快速理解其中的意思,很难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翻译出来。

那些外交天团翻译的名场面就是最好的证明: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It is only with reform that we can ensure continuous existence and growth.

在我们平时的训练中,阅读是必须进行的,提高阅读速度、快速总结观点,并迅速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久而久之,语言的组织能力也随着提升了。

第二

遇到不会的怎么办?硬翻!

翻译不是行走的词典,在会议中也会遇到不熟悉的词语,那怎么办?考验翻译临场反应能力的时候到了。

有一次我给教育部做翻译,当时是请了奥斯汀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讲述如何开展艺术教育。其中一个话题是关于颜色的认知。

不夸张地说,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红”这个颜色,竟然有那么多形容词:

朱红、水红、玫红、正红、紫红、橘红、粉红、深红、猩红……

听到这么多“红”飘进耳朵,我的心理也即将崩溃,但我试着尽快在脑中进行分类:

按照深浅分:dark red, light red

按照颜色分:rose pink, red orange

按照专有名词分:scarlet, vermeil, pink

 ……..

那一场翻译虽然给我来了个下马威,但调整以后进行得很顺利,我也在翻译实践中深刻领会到了老师说的一个原则:“口译就是一旦开了口,就必须把这个句子完整结束掉”

第三

会议不结束,就永远要处于战斗状态


对于口译员来说,只要在会场上,不是大脑在转,就是嘴巴在动。

同传翻译一般两个人一组,每个人翻译20分钟之后,就换人。不然真的会分裂!

但是不要误会,即便休息,口译员也要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在同伴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我和我的搭档还比较默契,有一次翻译的时候,搭档听到一个词“bypass ratio”,不知道怎么翻,递了个纸条给我,我当时正在休息,但是看到她手势后赶紧写下中文“涵道比”这几个字传给她看,紧张程度不亚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但是大家知道吗?整个过程中,我搭档的嘴巴根本没有停,一直在输出内容,听众也听得津津有味,根本不知道我们在小黑屋里还有这么一个动作。

第四

超长待机的名场面,每天都在发生

口译是一项对脑力要求极高的工作。

张京超长待机翻译16分钟的名场面,令人叹为观止。其实,这是我们翻译中经常会出现的场面,尤其当领导兴致来了,手舞足蹈讲20分钟也是常有的事情。

怎么办?这对口译笔记要求非常高。

首先,在口译笔记本上标注好领导发言的起始位置:

当领导发言超过十分钟的时候,笔记基本上也会记录10页以上,一定要在发言的起始位置做个记号,这样就可以快速开始,不慌乱。

其次,记笔记的速度一定快、准、有逻辑:

口译笔记被称为“鬼画符”,每个口译员记录的记号只有自己才能看明白。

我画几个,大家看看,能辨认出什么意思吗?

用符号记录,能保证快。但是如果不标注逻辑关系,还是会闹笑话。

比如领导说我们可以用合资的形式、也可以用合伙的形式,这是“和”的关系,我通常会用“&”这个符号表示。

但如果领导说,我们可以用合资或者合伙的形式,那意思就大相径庭了,要用“/”这个符号。

最后,要用最快速最平稳的语言,传递出领导的意思:

如果说第一步是听懂,第二步是记录,那么第三步就是输出。

将笔记本上的符号,用完整流畅的语言组织好并且表达出来。

这也是一种翻译能力,是图画和语言之间的切换。

3

口译到极致的时候,就是心态的比拼了。

好的口译员,要具备如下三种心态:

一、白天鹅心态

翻译,尤其是外交翻译,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一言不合就可能引发外交纷争,所以每一个词都要格外慎重。

即便不是外交翻译,普通外事场合也经常会有突发状况。

这个时候,一定要有白天鹅心态。

就是无论脚掌在水面下如何慌乱,水面上的身姿依旧优雅,宠辱不惊。

翻译过来就是:

无论心理防线如何接近崩溃,也要保持稳定的语流输出。

二、乐在其中的心态

翻译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如果刚才大家已经体验过一边听方言、一说普通话的困难了,也能明白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难度更高,要不停地动脑子、动嘴巴。

如果不是真心热爱,真的无法坚持十几年。

对于我来说,我喜欢翻译,不仅仅是因为觉得我能帮助大家更好沟通,更重要的是,我把每一场翻译当成一种享受。

三、勇于直面未知的心态

一场会议只要没结束,你就永远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

几乎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冒险。

但是如果你足够勇敢,何不尝试一下冒险的乐趣呢?

一晃,我已经做了十年翻译了,这一路的酸甜苦辣让我成长,这一路的冒险让我更加勇敢。

我把这些感悟放在了育儿中,未来,欢迎大家跟我一起,继续乘风破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种人才在我国不到200人,他们1天的薪水相当于普通人1个月的收
[转载][转贴]欧盟同声传译培训心得体会
口译译员在进行会议翻译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关于会议口译与MTI弟子的邮件对话_Jimmy杜争鸣
记得好≠译得好 口译中长笔记的速学法
你给我翻译翻译,到底啥叫翻译|日语|英语|笔译|译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