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幼升小,你有焦虑症吗?

导读: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转折,随着自身角色、学习环境、外界要求的改变,孩子往往会产生诸多不适应。这段时间,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幼升小”的“断奶期”,是很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身患“幼升小焦虑症”的家长也越来越多,受到学前班广告以及从众心态的影响,很多家长难以淡定面对孩子幼升小,而把学前班当做幼儿园大班的替代品。

孩子要不要从大班退班上学前班?孩子要不要提前学点小学语文、数学知识,才能在上小学时跟得上?孩子要不要现在就练习写字……这些是大部分家长所焦虑的问题。

上海“幼升小”试题“考焦”父母,“幼升小”失利无锡一妈妈让孩子复读幼儿园……“幼升小”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打鸡血的爸爸妈妈们挤破头帮孩子报一座难求的“启蒙班”、学前班。然而,专家指出,孩子在学龄前过早地进入系统学习对其长远的认知水平发展不仅没帮助,反而有副作用。而家长的焦虑也会影响孩子,不利于孩子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为了眼前的“幼升小”而走极端断送孩子的长远发展,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的,要教会孩子有一颗平常心才利于人格健全。

过早学习效果适得其反

“如今孩子学习的起跑线被拉高一部分原因来自焦虑的父母。每位家长都想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你报5个学习兴趣班我就报10个。在这样的心态下,学龄前孩子的平均学习水平就被拉高,不学或者少学的孩子就显得落后。”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心理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钱芳不禁感叹道。

从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及教育科学的研究、指导和管理工作二十多年,钱芳告诉记者,过早进入系统学习不利于孩子认知水平发展,“通常,幼儿园小班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长为5~10分钟,中班孩子是20分钟,大班孩子是30分钟,但学前补习班的每节课时长在45分钟甚至1小时,幼儿园孩子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听完整节课,学习效率很低。”

“对大多数孩子而言,低年级语言学习能力相对强一些,而抽象思维能力偏弱,诸如数学等需要抽象思维的课程,适合放在年龄大点来学习。”钱芳介绍道,教育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不是机械地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而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其心理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7岁学龄前孩子只拥有具体形象思维,7岁以上孩子才逐渐开始会从不同方面对抽象性质进行思维。现在很多家长违背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在孩子读幼儿园时就强迫他们学拼音、数学等需要抽象思维的课程,孩子会因为家长的要求强行记住这些知识点,似懂非懂却没真正掌握。当这类孩子刚进小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这些似曾相识的知识点时,他们会误以为自己在幼儿园时已经学会了就不认真听课,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导致良好的听课习惯无法养成,这样到了高年级后对新知识点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钱芳表示。

孩子身体不适或是心病

学龄儿童过早学习不仅适得其反,还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上海市同济医院儿童心理咨询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梅竹告诉记者,有些孩子的身体不适或行为异常,可能有心理因素。

“我们的心理门诊主要面向12岁以内的孩子,以前临床中多见的是孩子和同学之间交往方面的矛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但近来门诊的患儿中,有些是由于精神焦虑紧张引起的行为异常。比如,有些孩子每周一上学就会肚子疼、头疼,有些则会频繁眨眼睛,家长带他们检查身体都没问题。这些症状其实是心理问题在生理上的投射反映,我最近在门诊就遇到一位频繁眨眼的患儿,就是由于心理原因导致的暂时性抽动症,经过四个星期的心理治疗,孩子康复了。”

梅竹告诉记者,还有些孩子会由于心理问题故意假装自己身体不舒服来引起家长关注,“当孩子发现自己身体不舒服家长会让他们少做作业后,下次遇到课业压力大引起焦虑时,孩子哪怕没有真的生理不适,也会假装生病,这种在心理学上叫作继发性获益。”

孩子长时间学习,无法接触自然,也不利于其身体和智力发育。达尔文曾提出过一个假说:同样的动物,野生的比家养的要聪明。因为野生环境太复杂,不停地刺激动物作出应对,使之更有主动性。家养动物则在别人安排的环境中生活,没有这些挑战,难以激发其智力的发展,渐渐被动。

20世纪曾有心理学家、脑神经学家在实验中证实,实验室里的小鼠,即使在强化刺激的环境中生活,其笼子里充满了各种智能玩具,但还是不如野鼠聪明。儿童接触大自然对发育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如果幼儿园孩子整天在室内上补习班不接触大自然,会导致体质变弱,视力变差,不利于肌肉骨骼发育。

家长焦虑会传染给孩子

在面对激烈升学竞争的压力,父母的焦虑不安通常会影响孩子。钱芳告诉记者,幼儿园的孩子大多不会自己意识到竞争的激烈性,他们是看到父母为了自己升学的事情到处奔波、报了很多补习班,才会变得紧张起来。

在钱芳看来,在“幼升小”的过渡期,父母的焦虑主要来自两方面:

其一是择校焦虑,不少拥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父母会发现自己的高学历在帮助孩子提高入学考试、面试的竞争力上竟帮不上任何忙,只能跟风送孩子上补习班;

其二是担忧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腾出更多时间学习,几乎包办了孩子生活里的一切事情,整理书包、穿衣服、喂饭等,有些孩子到了五六年级还不会自己整理书包。

“有些家长误认为孩子进了名牌小学就万事大吉了,人一生的路很长,现在都提倡终身教育,为了眼前的‘幼升小’而走极端断送了孩子长远发展,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的。有些家长会给孩子灌输样样争第一的思想,但金字塔顶端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长大后成为普通的平凡人,要教会孩子有一颗平常心,才利于人格健全。”钱芳坦言,“孩子就像面镜子能折射出整个家庭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不是其个人,而是和家庭息息相关。”

换位思考学会“共情”

梅竹表示: “在门诊中遇到不少小朋友会说,‘不是我有病,是爸爸妈妈有病’,童言无忌却一语中的。我们通常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让孩子在旁边一起参与,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和他们达到共情。在随访中发现,如果家长在接受心理疏导后回家和孩子进行沟通做出改变,孩子的焦虑就会改善。”

共情,也可以说是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同时也是让孩子的情绪有了宣泄的机会和出口。在梅竹看来,父母需要换位思考学会和孩子共情,多倾听多鼓励,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先去认同孩子的情绪,以达到和孩子共情,这样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真正去了解事情,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一次考试考砸了,作为父母不该一上来就指责,而是应该缓解孩子的紧张,告诉孩子这次考试没考好只能说明某一块知识点你掌握得不够好,不代表你的学习能力有问题。之后,应该用提问的方式问孩子是否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打算如何行动来避免错误的重复发生。”

梅竹副主任医师称,有时孩子和父母倾诉,他们只想要理解和认同,而并不是要你出谋划策或是批评,“孩子是非常看重老师评价的,如果孩子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他们的心情已经很糟糕了,父母不该再盲目责怪,而应该倾听并且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整个过程,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父母要多锻炼孩子察觉他人情绪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引导他们理解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孩子学会更好地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教育部门反对超前学习

南京市教育局初教处副处长杨林国说,目前确实有不少家长带着正上幼儿园的孩子提前学习一年级课程,这是家长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缺乏理性,存在盲目从众心理造成的,教育部门坚决反对。但是,在目前情况下,理想和现实还是存在差距,一年级老师讲的情况也确实存在。

他认为,遇到陈先生这样的情况,家长心态要平和一些,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在坚持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兴趣、习惯等教育理念的同时,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接触一些拼音、数字,让孩子对这些内容大概了解一点,以便孩子进入一年级以后能较快的适应,但并不是要求孩子把拼音、数学等全部掌握,这对孩子入学后的学习非常不利。

制定规章是关键

另有教育界人士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小学一年级老师对教学进度的选择与把握。如果相关方面制定严格的规章,要求小学一年级老师不管班上学生此前学了多少,仍然严格地按原进度教学,同时将这一信息向家长们提前广泛宣传,眼下的这股风气完全可以遏制。如果在宣传时,将第二幼儿园朱玉华园长所说的“后果”讲到位,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

中班起干预入学焦虑

何先生是北京东四五条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尽管工作很忙,但幼儿园与东四九条联合举办的幼升小衔接活动,他还是全程参与了。

“我很关注小学与幼儿园对孩子能力方面要求的区别,讲座中对于孩子习惯与能力方面的东西,讲得很透。”他说,自己一直关注幼升小政策,但从孩子进入幼儿园三年来的活动与不定期的家长会中,他逐渐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能力,比让孩子储备知识更重要。目前家里已经为孩子准备了课桌,并培养孩子自主安排时间,早晨和晚上定时定点起床和休息。同时,他也权衡利弊,没有为孩子报学前班。

“有的家长对于幼升小的焦虑从中班就开始了,有中班家长就来咨询上不上学前班。”安乐幼儿园园长张萍说,这几年家长的入学焦虑呈现提前趋势,为此幼儿园也将工作提前,今年就邀请了一位中班家长同时也是一位小学老师,为中班家长讲授习惯培养对于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重要性,家长反响很好。

不止一位公办幼儿园园长表示,自己反对幼儿园孩子上学前班。“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反对孩子上学前班,是怕影响自己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大班孩子离开幼儿园,与幼儿园的经济效益没有任何关系。”一位园长说,而她之所以反对,是因为目前市场上的学前班多数办学不规范,并不是科学的幼小衔接,绝大多数都是知识培训。

“减少家长的入学焦虑,鼓励家长用积极的方式,引领和鼓舞孩子向往小学生活,是幼小衔接的重要目的之一。”东四五条幼儿园园长戴晓萱说,幼小衔接中,幼儿园和老师起着引领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参与和配合,共同为幼小衔接做准备。

形式

开设家长工作坊 让家长影响家长

“我的理念一直是:‘幼小衔接,从小班做起’。” 戴晓萱说,孩子习惯的培养,以及家长科学教育观念的树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东四五条幼儿园开设了家长工作坊,通过主题式的研讨的方式,把科学教育理念传递给部分家长,再让家长影响家长。

戴晓萱说,除了提供方法,工作坊也注重从理念上引导家长做理智家长,让家长要放慢对孩子要求的脚步,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责任推向幼儿园、培训班以及长辈的身上。

除了工作坊、小学老师讲座之外,幼儿园也通过给家长布置任务的方式,培养家长学会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培养能力的意识。比如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手工;或者是到公园去,和孩子去观察几种树;也可能是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计划。目前东四五条幼儿园分园就在引导家长和孩子每天制定一个区域游戏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一起让日常的活动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老师则会批阅家长和孩子的计划本,引导家长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动手能力、创造力的发展。

■ 支招

拼音零基础怎么办?

●北京西城区宏庙小学 许老师

“提早学拼音,避免赶不上”是很多学前班吸引家长的一个卖点。很多家长就是为了让孩子扎实学拼音才报了学前班。这么做是否真有必要呢?

许老师认为,家长如果过于担心孩子的拼音问题,可以在学前教孩子认读拼音。这样孩子在学习拼读时就会相对省力一些。

不过,即便孩子的拼音基础为零,只要家长和孩子在第一个学期共同面对、认真追赶,完全能够赶上。

■ 声音

听听教育工作者怎么说?

生活自理能力、倾听能力、专注力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幼小衔接比较重视的能力,家长应该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这些能力。——东四九条小学教学副校长马永梅

怕耽误孩子学习,或者担心孩子落后,家长往往会进行一些学前的准备,而这种准备更多是从知识角度进行的,但孩子需要的恰恰是能力方面的准备。——东四五条幼儿园园长戴晓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升小最让你焦虑的问题,这篇文章彻底说明白了!不信点开看
幼儿园“防小学化”停兴趣班家长焦虑报班补课
奉启玉:“双减”后,幼小衔接发生了哪些变化?
调查:孩子幼儿园没学过拼音、算数,上了小学就会跟不上?要不要上补习班?听听老师们怎么说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的观点:幼小衔接教育究竟是否必要?
不给孩子上学前班,真的就没有办法顺利上小学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