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養生長壽之道:德行是"養生之根"
我國歷史上有許多大思想家都把修煉德行放在養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養生之根」。

  孔子提出「德潤身」、「大德必得其壽」、「仁者壽」、「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觀點。壽,有兩層意思:其一指人的實際壽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謂之壽」。也就是說,有些人的實際壽命也許並不很長,但他們的業績和英明卻傳之很遠,其壽可以說超過常人。


  老子主張「少私念,去貪心」,認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意即一個在物質上貪心不足的人,必然會得隴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自己也會終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負擔過重而損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愛生而不苟生」的積極養生觀,把仁義看得高於生命,認為必要時應該「捨生取義」。

  歷代養生學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養生價值。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善心仁厚、重義輕利、樂善好施的德行,做一個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福壽延年。

  修德,志為首,培養自己具有遠大志向和高尚品德。

  修德,業為貴,要有言行一致的敬業精神。

  修德,善先行,以善為本,不做壞事惡事。

  德高壽自長的理論已經得到實踐證明。資料顯示,大凡長壽者,其90%左右的老人都德高望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养生长寿之道:德行是"养生之根"
修好這顆心,養生之根本
養生之根在修德
长寿之道 德行是养生之根
修道先修德
《易经》是以道为根、以德为本,修身立命的学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