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之义(上)/ 什么是义?什么是不义的?义有多重要?君子行事需要慎重考虑的核心因素是什么?社会不安定因素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论语》之义(上)/ 什么是义?什么是不义的?义有多重要?君子行事需要慎重考虑的核心因素是什么?社会不安定因素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原创 君如玉 君如玉 2023-09-05 06:00

本文导读:什么是义?什么是不义的?义有多重要?君子行事需要慎重考虑的核心因素是什么?社会不安定因素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上面几章我们通过《论语》里的经文详细阐述了孝悌的意义。孝悌既然是忠恕之道的根本,那么立足于孝的贤人君子,下一步就是将其推而广之,以匡正世道。《礼记·祭义》讲: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君王爱天地父母,就是教百姓和睦,君王尊敬长者,就是教百姓顺从,慈睦和敬长,使得民众以侍奉双亲为美,以遵从命令为荣。所以说,以孝侍奉亲人,以顺听从命令,这样的教化在天下都可以施行。君王治理天下,需要协调亿万人,人和人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相连接,但不管如何连接,孝悌都是天下所有关系建立的基础,这才是天下被治理的井井有条的秘诀。《孝经·六本》里的一句话:立身有义焉,而孝为本。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本篇我们要讲的主题:义。

何为义?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以生也。仁者爱人,并且根据忠恕的原则,从身边的亲人开始,一层层向外;义,则表示人和人之间社会关系是合宜的,尤以尊重贤人为重点;亲疏有别,尊贤也分等次,怎么体现呢?就产生了不同的礼节。所以礼义实际上是合宜关系的阴阳表里,仁则是驱动力。好比亲子关系,夫妻像天地孕育万物一样养育子女,内里彼此有仁爱之心感应,就建立起父子和母子关系。爱敬又有相应的礼节,以确保亲子关系的和谐,这样孝义不至于因为溺爱或者过于严厉而被破坏。

尊贤之等里的贤,是指因为道德水平高,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负责分配社会资源的君王和君子们。《五刑解》:义,所以别贵贱,明尊卑也。在这里再强调一遍,先秦时期,文字是事实的客观表述,没有特别的好恶的意思。就像贵贱两字,天为贵,地为贱,只是位置不同,作用不同。毛主席说过: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无视自身的道德水平,德却不能负载还一门心思为了高官厚禄往上爬,登高必跌重只是时间问题。下面我们重点通过《论语》经文重点介绍一下义的重要性,以及义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忠义(尊贤)。

孝义,忠义,侠义,情义,其中都有义。如果关系失去了义,也就是失却了宜,成为了不正常的关系。一个社会,如果关系都建立的不恰当不适宜,那么这个社会形态用不了多久就会崩溃。所以君子对于义非常的看重,孔子多次强调义的重要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普通食物,喝凉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也很有乐趣。行不义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孔子这里说的不义,指的是什么呢?我们通过孔子的四段经历和大家解释一下。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阳货想要孔子来拜见他,孔子不愿意,他便想办法利用礼节中送礼必须还礼的规定,预先送给孔子一头煮熟的小猪。孔子趁阳货不在家时,前往他那里回礼,却在途中遇见阳货。阳货对孔子说:“来!我同你说话。”阳货接着说:“一个人有本事却听任国家迷乱,算仁吗?”孔子说:“不算。”“想参与政事而屡失时机,算聪明吗?”孔子说:“不算。”“时光飞逝,岁月不等人。”孔子说:“好吧,我准备出仕。”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公山弗扰在费邑造反,召孔子去,孔子准备前往。子路不高兴,说:“没地方去,总不至于到公山氏那里吧?”孔子说:“召我去岂会让我白去一趟吗?如果有任用我的人,我就能使周朝的德政在东方复兴。”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佛肸召见,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自行不善的人,君子是不会去他那里。’佛肸在中牟发动叛乱,夫子去算怎么回事呢?”孔子说:“是的,我讲过这样的话。但不也说过本质坚硬的东西磨而不损,本质洁白的东西染而不黑吗?我总不能做一个苦葫芦,悬挂在那里却不可吃吧?”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要是做了不合时宜的事,上天厌弃我!上天厌弃我!”

以上四段经文如果脱离历史背景,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前面三段里的阳货、公山弗扰、佛肸,都是大夫的家臣,也就是孔子说过的“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里的陪臣。阳货和公山弗扰是鲁国季氏的陪臣,佛肸是晋国中行氏的陪臣,这三个人都反客为主叛变了自己的主公,所以子路一再反对夫子前往他们的地盘出仕做官。尽管在经文里孔子表达了迫切的想要为国家发挥自己能力的愿望,但最终还是没有去,更没有与乱臣贼子同流合污。最后一段里的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其名誉不洁。只不过南子毕竟是君夫人,她召见孔子,客居卫国的孔子依礼节不得不见一下。子路的质疑逼得夫子也不得不表明心迹,不可能做令人不齿的事情。在组织内目无君上造反僭越谋取私利,践踏义,是孔子极为反对的。无论是谋求富贵还是实践理想,都不能成为不义的接口,因为这样做只会使国家混乱,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所以孔子说与其私欲膨胀违背义,还不如安贫乐道的好。

我们之前分析过,君子和小人因为对于仁的认识程度的不同,所以行为上大相径庭,义生于仁,君子同样珍视义的价值。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所谓僵化的这样做还是那样做,只考虑怎样做才符合道义。”义才是君子需要慎重考虑的核心因素,所以孔子把那些只知道言必信,行必果的士人称为“踁踁然小人哉”,司马迁在自己撰写的《史记·游侠列传》里这样介绍游侠: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明明写着不轨于正义,所以这些所谓游侠正是孔子所鄙夷的不顾大义的小人,比如汉朝的游侠郭解,势力强大到大将军卫青都为他说话,引发汉武帝的震怒。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了自身利益拉帮结派,建立不正确的关系,是君子不屑为之的。地方上的那些青帮等黑社会非法组织,实际上就是郭解这样的小人抱团取利的平台罢了。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义为尊。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去偷盗。”孔子回答里的第二个君子是管理者的意思,目无君上手有实权的果敢之人,就会为了利益聚众作乱,无视法度孤家寡人的一勇之徒,则会为了利益作奸犯科。都会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无论是成为真正的君子,还是成为闻达的士人,处义而不回都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说:“君子使义成为自己的内里,依礼而行,用谦逊的言语来表述,用诚信的态度来完成。这样做的才是君子啊!”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张问:“士要怎么样才可说是达?”孔子说:“你所说的达是什么呢?”子张回答说:“在诸侯国有名声,在大夫封地有名气。”孔子说:“这是闻,不是达。达人的意思,本质正直而喜爱道义,体会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考虑周全对人谦让。这样的人在诸侯国称为达,在大夫封地也一样。闻人呢,表面上要实行仁德而行动上相反,却以仁人自居。他们在诸侯国虚有其名,在大夫封地也一样虚有其名。”

义的重要性,还体现在群体的生活中。树立了天下为公的仁道理想,整天谈论的却都是闲言碎语,或者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态哗众取宠,那么孔子都拿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群体没有办法。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言语和义毫不相关,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类人没什么希望。”孔子指的,很可能是与他同时期的大夫少正卯。少正卯和孔子一样也开班授课,但他本人却记丑而博,也就是言不及义的“知识”搞了一大堆,对于弟子学问长进百无一用,只是用来树立他自己个人的权威。贤人君子应该旗帜鲜明的尊崇义,努力的学习华夏道术,才能懂得尊重现有的秩序并且投身其中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而不是满脑子只有蛊惑人心那一套,动不动怨天尤人。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忠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也就是说,要秉持忠义,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君上,而不是粉饰太平,文过饰非,这样是无法帮助君王治理好国政的。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说:“爱他,能不以磨炼他吗?忠于他,能不以善言来劝谏他吗?”这里的“爱之”是对下,“忠焉”是事上。忠言逆耳利于行,劝谏缺乏技巧可能会获罪于君上,君子也会想办法两全其美,但不违背忠义的底线是明确的。卫国的佞臣王孙贾这样的小人则不然,他的心里只有结党营私的想法。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句话之前解读过,王孙贾想要拉拢孔子和自己蝇营狗苟,劝他与其忠于君上,不如和他交好。这就彻底背离了义的原则,所以孔子委婉拒绝了,告诉他得罪上天这样大的罪过连祝祷上天都不会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动心之后
孔子思想中的硬伤和缺憾
一年读一遍《论语》(2022.26)
论语17.23
熟读《论语》十句精华,体会古人智慧
听老狼给你讲藏在《论语》中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