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古帝国崛起:它为何能从辽金夹缝中突围(图)

12世纪初的中国,距大唐帝国灭亡已二百余年,五代十国战火连天的混战最终成就了北宋和辽、夏政权的崛起。其中宋、辽势力最大,夏国常年周旋在宋辽之间,左右逢源见缝插针,毫发未损却讨到了不少便宜。直到1115年,突然从东北冒出了一群女真族猎人,在他们的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迅速在东北划定了势力圈,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国号为金。辽国最初看不起这个新兴政权,对于南边的北宋更是不屑一顾。1120年金国派出使臣,绕过辽国找到北宋要求前后夹攻灭亡辽国,北宋同意了。宋金两国一拍即合,约定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宋,宋将本来献给辽的岁币转送金国,辽的其余国土也归金国所有。

 

对于此事北宋有自己的算盘:燕云十六州被辽占据已久,能还则还,不还也不要紧;转赠岁币不增加财政负担。北宋认为自己做了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不禁沾沾自喜。出人意料的是金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表现得异常勇猛,不但轻易地粉碎了立国二百一十年之久的辽国政权,随即又将獠牙利爪伸向了自己的盟友宋朝。没有思想准备更没有军事准备的宋军毫无招架之力,瞬间一败涂地。

1126年,金国大将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率军南下,宋军大败。次年三月,金军攻破汴京,宋朝的太上皇徽宗、现任皇帝钦宗父子以及皇族、妃嫔、贵卿、朝臣三千余人被俘,汴京城中公私积蓄被掠夺一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宋徽宗第九子赵构逃至淮河南岸,于1127年即位,是为宋高宗。历史上将赵构建立的这个南迁政权称为南宋。

十三年后的1140年,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第四次出师北伐金国,击退金国大帅完颜宗弼,收复黄河南北大片失地,却意外地奉诏被迫班师南归,所得诸郡一朝全失。1142年,受南宋朝廷迫害的岳飞蒙冤惨死于大理寺狱中。从此金与南宋进入了时和时战、南北共分天下的时代。中国北方的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但是天下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太平。

事实上,一场惊涛骇浪的历史大戏即将上演。而这场大戏的主角将是一位此前名不见经传却日后必将大红大紫的新人——蒙古。

“蒙古”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史书的记载,是当时一个庞大的种族群落——室韦的一支。7世纪初,蒙古人离开他们祖先的原居地额尔古纳河流域,迁徙到鄂嫩河中上游的不儿罕山(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地区。蒙古人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繁衍生息,人口迅速增长,形成了众多互不统属的大小姓氏和部落。12世纪初,蒙古部孛儿只斤氏贵族合不勒统一了周边的十余个部落和氏族,建立了一个名为“合木黑·忙豁勒”(意为“全体蒙古”)的部落联盟,合不勒则被拥立为蒙古部的第一任“汗”(突厥语,意思是“国王或部落联盟首领”)。“全体蒙古部落联盟”简称“蒙古部”,是由各个拥有独立主权的部落氏族组成的联合体,“汗”就是盟主,盟主以下是各部落氏族的首领或酋长,自从这个联盟诞生之日起,世人称他们为蒙古部。

这个蒙古部,就是后来由成吉思汗建立起来的大蒙古汗国的前身。从135年开始,蒙古部在合不勒汗的带领下对大金帝国北部边界接连不断地发动了多起规模较大的骚扰袭击。此时已成长为霸主的金国没有长久地容忍来自这个草原部落的挑衅。金国于1139年,之后又于1147年两次在北线向蒙古人发动了规模浩大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却大大地出人意料——号称所向无敌的女真铁骑居然败给了人数不多的蒙古人,而且败得一塌糊涂,竟然无奈地选择了向蒙古提出和谈的请求。经谈判,金国被迫割让了海拉尔河以北的二十七处团寨,每年馈送蒙古大量的牛、羊、谷物,并承认蒙古部的独立国家地位。就这样,蒙古部盛极一时。

日渐强大的蒙古部虽然很让金国皇帝头疼,好在其势力仅限于不儿罕山及周围地区。实际上,当时在蒙古高原上还有几个与蒙古王国实力相当甚至更加强大的部族集团,如:汪古、克烈、蔑儿乞、塔塔儿、乃蛮。其实这个名称的由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久远。直到八百多年前那个震惊世界的可怕风暴来临之前,这里的主宰权尚不完全属于蒙古人。在此前蒙古高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声名显赫的少数民族政权——那些曾经给整个欧亚大陆带来过巨大惊扰的强悍王朝。从秦汉时期的匈奴,到南北朝的鲜卑、柔然,再到隋唐时期的突厥、回鹘,一个又一个草原帝国在这里出现、兴盛,继而衰败,直到被后起的某个游牧王朝替代,最终彻底淡出北方草原的历史舞台。这样雷同反复的交替轮回持续了一千多年。

直到840年,北方草原才迎来了一轮真正的乱世。这一年,原本在草原上默默无闻的突厥系部族黠戛斯人突然起兵十万,一举灭亡了一百年来蒙古高原唯一的共主——回鹘帝国。黠戛斯人没有一统高原的强大能力,蒙古高原从此进入了漫长的权力真空期。各股势力趁机兴风作浪,以图在这群龙无首的乱世中分得一杯羹。

蒙古高原以大戈壁为界,分为大漠南北。大漠以南,气候相对温暖,物产也较为丰富,因接近金国势力范围,这里的人们很早就归顺了金国。汪古部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沙陀人后裔,是漠南游牧部落中势力最强、最开化的部族,他们位于蒙古高原东南部,戈壁地区的心脏,鄂尔多斯沙漠黄河拐弯处的北面,这儿构成了金、夏两国的边界。汪古部效忠于金国,负责为金国守护界壕,防御夏国和漠北地区的蒙古、克烈、乃蛮等游牧部族。大漠之北,部落众多,当时依然处于一个群龙无首的战乱时代。漠北气候寒冷干旱,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生存环境恶劣,人口稀少,手工业也十分落后,当地人以游牧为生,结庐为屋,居无定所,根据牧草在一年四季里长势的不同而在草原上迁徙往返。遇到大雪或大旱之年牲畜大批死亡的时候,牧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和从牲畜的乳肉中提取的食物,就只好铤而走险,加入部落首领的军队去劫掠其他的游牧部族。

克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部族,位于蒙古王国的西面,与蒙古孛儿只古的斤氏的牧地紧相连接,是关系密切的近邻;也是当时漠北东部草原上实力最强大、领地最辽阔的大部落联盟。克烈联盟由六个部落组成,游牧在土拉河、鄂尔浑河上游和杭爱山地区。受邻居乃蛮人的影响,他们的语言和习俗与突厥人相似,是严重突厥化了的蒙古人。蒙古的西北面是异常好战的蔑儿乞部,游牧于色楞格河两岸以及鄂尔浑河下游的森林地区,拥有一支数量庞大、作战勇猛的军队。他们共分为三个姓氏,每一姓氏都有自己的首领。这三姓蔑儿乞人经常各自或联合起来发动对邻部的袭击。塔塔儿,蒙古的东邻,受金朝的统治,拥有如今被称为“世界最美草原”的整个呼伦贝尔地区。塔塔儿曾经是突厥汗国统治下的一个大部落。唐末突厥衰亡,塔塔儿逐渐强大,其名称遂成为整个北方诸游牧部落的泛称,可见塔塔儿人有多么强悍。克烈、蔑儿乞、塔塔儿、蒙古是当时漠北东部草原上最强大的四个势力集团,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不大,互相明争暗斗不断,他们之间时战时和,多年来多少恩怨情仇是剪不断理还乱,搞成了一本糊涂账,用一两句话很难说得清楚。

 

与东部草原上的四大部落联盟相比,身为整个西部草原霸主的乃蛮人才是真正的狠角色。他们是当年蒙古高原上最凶猛强悍的民族——突厥人的后裔。他们的领地在杭爱山以西,分布在阿尔泰山西麓,西北至额尔齐斯河,南至准噶尔盆地沙漠,拥有占漠北三分之一以上的广阔领土。由于最接近位于吐鲁番盆地和天山北坡的回鹘文化的中心,乃蛮部也是当时漠北草原上文化最为发达的游牧部落。乃蛮的物质文明相对来说也很发达,让饱受苦寒贫瘠之痛的漠北诸部羡慕不已。为了争夺财富、部众和领土,乃蛮部与同样强大的近邻克烈部长期处于对峙状态。

在漠北除了上述五大联盟以外还有与五大联盟没有隶属关系的不下一百个大小部落。其中游牧于大兴安岭西麓的弘吉剌部是蒙古人的一支,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部落联盟。但是因为当时没有统一的领袖,仅仅由几个不同氏族的首领松散地统治,所以与五大联盟相比,实力就差了很多。因为没有五大联盟那么强悍,所以弘吉剌人也很擅长在夹缝中求生存。他们一方面与位于自己东边的金国和塔塔儿保持着还算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和他们西边的近邻——蒙古保持着经常性的通婚关系,扮演着既不招惹谁又不被谁招惹的老好人的角色。就是这样的一群老好人,令人意想不到地引发了他们的两个脾气火暴的邻居长达半个世纪的战火,从而使整个漠北草原陷入了凶险的纷争之中。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男人,弘吉剌部的赛因的斤,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好人。这位普通的老好人有一天突然生病了,而且一病不起。赛因的斤的家属不惜重金从邻居塔塔儿部请了个名医——一位萨满教法师。可没想到的是请来这位名医之后,患者的病情反而更加严重,最后竟一命呜呼了。死者的亲属怀疑赛因的斤是被法师害死的,但是谁也没有为难法师。可是有一个人却没这么好的脾气,这个人是死者的姐夫,一个蒙古人,一个大名鼎鼎的蒙古人——合不勒汗。合不勒汗原本是来弘吉剌部探望赛因的斤病情的,没想到探望到的竟然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他盛怒之下一刀把塔塔儿的法师给斩了。这可好,塔塔儿人岂是好欺负的?于是兴兵前来为他们的法师报仇。合不勒的七个儿子脾气比他们父亲更火爆,闻讯后立即驰援合不勒,同塔塔儿人展开了战斗。

这场战争引起了金国的关注。金国朝廷认为,这是使蒙古和塔塔儿两大势力集团互相残杀、阻止他们向南推进的极好机会。鉴于目前蒙古人是最可怕的敌人,金朝廷决定支持塔塔儿人。就这样,金国与塔塔儿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蒙古人,在金朝强大财力的支持和花样百出的煽动挑拨之下,战争持续了很多年,两大部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元气均严重受损,让坐山观虎斗的金朝皇帝开心不已。合不勒汗纵然英勇神武,但是经历了持续多年无休无止的征战,他也会出现体力不支。终于有一天,这位不屈不挠的蒙古英雄也像他的妹夫赛因的斤当年那样一病不起,大约是在12世纪40年代末期便与世长辞了。首领死了,蒙古部自然要面临由谁继承王位的问题。前面说过合不勒汗共有七个儿子,个个强壮有力、英勇无畏,其长子斡勤巴儿合黑更是一位智勇双全、相貌堂堂、堪称人中龙凤的厉害人物。因而合不勒汗的七个儿子在蒙古王国都有乞颜之称,“乞颜”即急流,意思是说他们七兄弟都像洪水激流般所向无敌、无坚不摧。后来人们对他们的子孙也皆称乞颜,在孛儿只斤氏族中形成了赫赫有名的乞颜家族。然而,合不勒汗临终前并没有将汗位传给七个儿子当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是传给了自己的一个堂兄弟——俺巴孩。合不勒汗大概是认为这位年龄与自己相仿的中年人老成稳重,在这危难关头比起他容易冲动的七个儿子更适合掌控大局吧。

俺巴孩汗来自孛儿只斤氏族中的另一个分支——泰赤乌家族。俺巴孩古的不是一个好战的人,为了使蒙古人尽早地摆脱困境,俺巴孩汗极力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俺巴孩汗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与塔塔儿人达成了和解,条件是俺巴孩汗的亲生女儿嫁给塔塔儿阿亦里兀惕部或博鲁兀惕部的一位首领。为了化解塔塔儿人的疑虑,为了全体蒙古人的出路,俺巴孩汗决定亲入险境,将女儿送到塔塔儿人的领地。然而,对和平充满憧憬的俺巴孩父女一到塔塔儿人的领地,塔塔儿人的另一个部族——主因部便将他们掳去,并把俺巴孩汗押送到了金国。金朝廷对俺巴孩及同时被塔塔儿人抓获送来的合不勒汗长子、蒙古国第一勇士斡勤巴儿合黑一起施以最残酷的刑罚,使之辗转惨毙。俺巴孩汗的随从巴剌合赤拼死逃回蒙古,向全体蒙古贵族宣告了俺巴孩的遗言:“立合不勒汗第四子忽图剌为汗,我子合丹需尽心辅佐新汗。你们一定要为我报仇!”

俺巴孩汗和斡勤巴儿合黑的惨死,点燃了蒙古人心中复仇的怒火。在这种世仇在先、群龙无首的尴尬局面下,蒙古部在鄂嫩河畔豁儿豁纳黑川森林紧急召开贵族代表大会,推选新汗。当时处于原始社会后期的蒙古人是非常注重民主集中制的,大到部落联盟、小到氏族部落都是要民主议事的,对领袖做出的决定全体贵族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才能生效,所以在当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一把手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这种民主议事的会议形式被称为“忽里台大会”或“大呼喇儿”。据说这次贵族代表大会持续了好几个月,日日宴饮,眼瞅着把蒙古部库存的好酒好肉都快吃喝光了,仍然没有商议出任何结果。虽然先汗已立下遗嘱推选忽图剌为汗,可是当时忽图剌七兄弟的势力却无法与俺巴孩的儿子们匹敌。俺巴孩生有十子,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最擅长好勇斗狠。本来此时合丹在选举中胜过忽图剌已经成为定局。但是不承想这十兄弟又起了内讧,各自为了争夺汗位而闹得不可开交。眼看着大仇未报,蒙古人自己却内斗了起来,几名蒙古部元老急忙站出来说话了——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大家都商量不出什么结果,那就尊重先汗的遗命立忽图剌为汗算了。贵族们这几个月来吃也吃够了喝也喝腻了,各自家里都有一大摊子事要办也不能在这里干耗下去了,所以哗啦啦地举手赞同,忽图剌汗以绝对多数的赞成票当选为蒙古部第三任首领。“肥水不流外人田”,眼巴巴地看着煮熟的鸭子都飞走了,俺巴孩的十个儿子肠子都悔青了,从此和睦如初。

据传说,忽图剌汗其人声如洪钟,膂力惊人,能把人像折箭一样折为两截,每顿饭能吃一头羊,着实是个天神般的人物。就是这样一位天神般的人物,在登上汗位之后,与俺巴孩汗的儿子合丹一起兴兵进攻塔塔儿部,先后进行了十三次战斗,却均未能得胜。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汗位在合不勒系的乞颜氏和俺巴孩系的泰赤乌氏之间两度易手,导致了蒙古部在无形当中分裂为两大阵营。这两大氏族明争暗斗,互相猜忌,遂互生怨恨,在蒙古人屡次向塔塔儿人发动军事攻击的时候因为缺乏统一的军事领导,各自为政,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由于对外征战的失利和内部凝聚力的缺乏,蒙古部从此不可避免地一步步滑向了衰落和瓦解的深渊。1161年在应对金国与塔塔儿联合发动的一场突袭时的惨败,更是极大地加速了蒙古部的衰亡。据后人推测忽图剌汗有可能战死于此役。至于忽图剌汗的最后结局究竟如何,史料中没有任何记载,我们只知道并没有任何人继承他的汗位。虽然他有三个儿子,但是这三个儿子中无一人称汗。从此,乞颜氏和泰赤乌氏之间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导致蒙古人失去了统一的政权领导,继而又逐渐丧失了在东部草原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塔塔儿部却变得比以往更加强大,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在忽图剌汗逝世后的那段日子里,一部分蒙古人纷纷脱离汗室家族,以部落或家族为单位在各自的住牧地上另立门户。在蒙古部三代首领生活过的地方又恢复了以往那种部落林立、各自为政、群龙无首的局面,只剩下由合不勒子孙分散统治的乞颜氏和由俺巴孩的后代统治的泰赤乌氏继续在他们共同祖先的领地内放牧生活,至少看起来还算相安无事。在乞颜氏贵族中合不勒汗之孙、忽图剌汗的侄子——也速该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也速该继承了父祖辈英勇善战的传统,在忽图剌汗去世后仍然坚守着为俺巴孩汗复仇的目标,组织自己的军队发动了进攻塔塔儿部的军事行动,并取得了辉煌战果。甚至在蒙古部实力已大大衰减的当时,他还与泰赤乌贵族联合出兵,武力干涉过克烈人的内政,帮助克烈部的脱斡邻汗从其叔父古儿汗手中夺回了整个克烈部的统治权,随后又一举击溃了古儿汗从乃蛮部搬来的救兵。一人胆敢单挑五大联盟中的三个,并且接二连三地打了胜仗,也速该的确是那些年里草原上一颗耀眼的军事明星,在他的带领下蒙古部大有光复祖业的势头。只可惜,这位了不起的军事天才并不长寿。

1162年,是也速该短暂的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他在一次战斗中俘获并处死了塔塔儿人作战最为勇猛的两名氏族首领,并用其中一人的名字为刚刚出生的儿子命名——铁木真。也速该在内心中其实非常敬佩这位名满草原的塔塔儿猛将,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也能成为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但是也速该到死都没有想到,这个当时看起来还很柔弱的婴儿在接下来的半个多世纪里,使蒙古人甚至整个世界的命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当时,几乎没有任何迹象预示即将发生的这一切。小铁木真只是无助地躺在还没有来得及脱下戎装的父亲怀里,大声哭闹,使劲地挣扎,和大多数婴儿没有什么不同。除了一小块凝血,一小块在他刚刚降生时就紧紧地握在手心的凝血。这预示着这个新生儿将在这乱世杀出一条血路,用鲜血来书写属于自己和蒙古部落的辉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个关键词讲述的极简蒙古史 26·塔塔儿
成吉思汗二十一代祖先的奋斗史,也是蒙古族的发展史
成吉思汗消灭草原最强反抗部落:建立强大草原帝国
元|结义兄弟反目, 迫使铁木真攻打草原五大部落, 终成“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曾祖叔父俺巴孩,被金熙宗完颜亶钉死在木桩上
蒙古人起源于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