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节气—处暑.最全知识

二十四节气—处暑


08月23日 12:08:30 前后15分钟

或睡前半小时静坐

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

处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1]


文字编辑:刘轩  审校 I 马福云

08月23日 12:08:30, 星期四

农历 戊戌年 七月(大)十三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诗云:“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历书》云:“斗指戊处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预示着炎热夏天的结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阳蒸地表,故而干燥,处暑节气的气候特征是干燥少雨、空气湿度小。在此节气,易发“秋燥”,多表现为咳嗽少痰、口鼻干燥等。《内经》上说“寒饮伤肺”,故即使秋燥,也不宜饮冷饮。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此时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这也提醒人们,秋天还会有热天气的时候,也可将此视为夏天的回光返照。



处暑起居应当早睡早起,保养秋收之气。根据阳气收敛的特点,在起居方面气候由热转凉,注意及时增添衣物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睡眠养生十分重视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就是大概晚上9、10点就可以入睡了,以顺应阴精之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就是大概早上6、7点起床,以顺应阳气舒展,使肺气得舒。随着秋天的到来,外界阳气开始衰退此时非常容易心阳不振,出现悲伤、低落、做事不积极的情绪故当调畅情志,保持身心舒畅、愉悦 


【处暑养生的重点】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年处暑的准确时间为8月23日18时37分,标志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情况将出现转折,气温开始逐渐下降。 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则可见咽干、口干、鼻子干。另外,处暑期间,中午气温仍然很高,暑湿较重,脾被湿困住,也容易感到疲乏。


处暑养生的四大要点:捂秋冻、防燥、润肺、增酸


秋冻,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防燥,多饮少言防秋燥

        中医认为,秋天对应人体的是肺脏,秋燥伤人易伤肺,此时应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中医有句名言“形寒饮冷则伤肺”,秋季天气已经逐渐转凉,还要忌寒凉之饮。干燥的秋天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秋天必须补水。通常,秋季每天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才能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但要注意多次少量。此外,每天不停地说话还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肺气和心气,所以要注意“少言”。


润肺,多吃白色食物

        处暑过后秋燥渐盛,养肺多吃白色食物。

        五色对应五脏,白色入肺,白色的食物对肺健康是有促进作用,养生效果很不错。因此多吃白色的食物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功效,如雪梨,冰糖,百合,白木耳等。还可以服用燕窝,润肺防燥的效果非常好,在秋季多吃一些,可有效防治咳嗽、哮喘、咽炎等呼吸系统病症。

        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


少辛增酸

        通常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人体发汗,味辛的东西都有发散作用,能调动人体肺部的阳气通过汗液从体内发泄出来,随后身体便凉了。少辛是为了减少肺气的耗散。所以,处暑之后不应吃辣椒、花椒、生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状。多酸则是强调应多吃酸性食物,如葡萄、石榴、橘子、山楂等,以此来达到保肝护肺的效用。

节气导引


坐功导引

武当丹道祖师陈抟老祖《二十四节气导引图》

运:主太阴四气。时:配足少阳胆相火。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转头左右举引,就反两手捶背,各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风湿留滞,肩背痛、胸痛、脊膂痛。胁肋髀膝经络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少气、咳嗽、喘、渴、上气、胸背脊膂积滞之疾。[2]

节气艾灸

节气艾灸

节气艾灸主要选取人体三大养生要穴:中脘、关元、足三里[3]。利用纯阳艾火温灸,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取穴:

关   元:平卧时,由脐中心至耻骨联合上缘,为五寸,当脐下三寸处。

中   脘:肚脐直上四寸。

关元、中脘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肚脐即神阙穴,下三寸即是关元,上四寸即是中脘穴。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节气静坐

饮水斋中医静坐养生 

小寒静坐养生法

处暑当日睡前半小时盘腿静坐,最佳时间为节气点(08月23日 12:08:30)前后各十五分钟,静坐半小时,体会天地气交,人身气血流动,身心安定的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养生
秋分养生二字秘诀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引用】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顺着节气来养生,2017年二十四节气你要这样做(三)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跟随节气,感悟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