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张心电图,救了这个小伙的命……



小心,它正在蚕食你的心脏……


相信经过我们《猝死心电图》专栏的开展,大家对于猝死的常见原因和心电图表现有了一定的认识。

如果问到青年患者,尤其运动员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很多人会轻而易举地说出——肥厚型心肌病。

但如果问到第二大原因呢?是不是有些人会产生一些迟疑。

 

 

在这里我们卖一个关子,告诉大家答案之前,先看一个病例。

小李今年21岁,大学刚毕业、未婚,平素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无烟酒不良嗜好。

毕业后工作、相亲的一系列事宜让他焦头烂额、倍感压力,身体也出现了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

最明显的是突然发作的心慌,心慌发作时,他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有一点点头晕,没有胸闷、胸痛,也没有意识丧失。他只能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去了当地的医院,检查一下。

到了医院先做了心电图(图1),医生告诉他,T波倒置,可能是冠心病。小李很郁闷,也很困惑,我这大学刚毕业,生活很健康,没工作、没结婚,倒是先得了冠心病。

图1:患者窦律心电图,可见V1-V5导联T波倒置,怀疑为“冠心病”。

但是看到最近新闻上时不时传出冠心病猝死的案例,生命要紧,还是住院查一查吧。

住院后小李再次出现了心慌的症状,心电图准确记录到了当时发生的心律失常事件(图2),是宽QRS波的室速,当地医院分析,有T波倒置、有室速,这可能是心肌缺血发作的表现,赶紧做造影,结果冠脉造影阴性。

图2:患者发作宽QRS波心动过速心电图,类左束支传导阻滞,可见房室分离,考虑为室速。

医生和小李都很不解,不是冠心病?还能是什么病呢?

 
 
诚然,冠心病是导致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但对于21岁生活健康的小伙子,没有任何的危险因素、没有典型活动后胸痛的症状,这个概率还是太低了……

阴性的冠脉造影结果,更是直接排除了冠心病的可能。

想要揭晓小李T波倒置和室速的原因,我们还是要回到心电图(图1)上。
图1中,最显眼的异常,当然是导致误诊为冠心病的T波倒置,累及了V1-V3导联。而除了T波倒置外,还存在诸多的异常,只是隐藏于细微处,需要我们精心发现。

比如V1-V3导联QRS波终末,存在一个低矮隆起的小波(图1,红色箭头)。

又比如,相比于S波的降支,其升支更加钝而宽(图1,蓝色箭头)。

而室速也有其特点,它表现为类左束支传导阻滞,说明起源自右室,冠心病最常见的罪犯血管为前降支,主要支配左室,这一点上来看,小李的心脏病,也不会是冠心病。

青年男性,发作右室室速,心电图表现为V1-V3导联T波倒置,存在Epsilon波,熟悉的人都知道,一切的证据,指向了ARVC——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非心内科专业的人可能对这个疾病有一些陌生,那我换一个方式介绍,ARVC是导致青年男性猝死的第二大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肥厚型心肌病,其病理特点为——右室心肌被纤维和脂肪组织替代,犹如有一个幕后的凶手,一点点地蚕食正常的心肌组织(图3)……

图3:ARVC病理特点,右室扩大、变薄(B),纤维和脂肪浸润(C、D),又如虫蚀。
 
当正常的心肌组织逐渐被纤维和脂肪替代后,他们就如同一层窗户纸一样,没有正常的舒缩功能、出现心衰……


而在出现心衰之前,甚至疾病的早期,心肌组织的变异就足以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和室颤、造成猝死!

ARVC除了上述的心电图异常外,心脏影像学也会有所体现,比如后来小李的心脏超声和MRI,提示右室心尖和流出道变薄,右室心尖可见微小室壁瘤形成,就是常见的变现之一(图4)。

图4:患者心脏MRI可见右室室壁瘤形成,为ARVC的典型影响学表现。

小李终于知道了自己T波倒置和室速的原因,不是冠心病,而是ARVC!

因为他反复发生过室速,我们为他植入了ICD,既有不幸也有幸运,不幸的是年纪轻轻诊断为心脏病,幸运的是诊治及时避免了猝死。

下一次碰到T波倒置伴有室速的年轻患者,除了冠心病,还有想想ARVC的可能!

参考文献:

1.Peters S, Trümmel M, Meyners W. Prevalence of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cardiomyopathy in a non-referral hospital. Int J Cardio. 2004;97:499-501.

2.Nava A, Bauce B, Basso C, et al. Clinical profile and long-term follow-up of 37 families with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J Am Coll Cardiol 2000;36:2226-33.
3.Dalal D, Nasir K, Bomma C, et al.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 a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 Circulation 2005;112:3823-32.
4.Corrado D, Basso C, Thiene G, et al. Spectrum of clinicopathologic manifestations of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dysplasia: a multicenter study. J Am Coll Cardiol 1997;30:1512-20.
5.Thiene G, Nava A, Corrado D, Rossi L, Pennelli N.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and sudden death in young people. N Engl J Med 1988;318:129-33.
6.Nava A, Thiene G, Canciani B, et al. Familial occurrence of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 a study involving nine families. J Am Coll Cardiol 1988;12:1222-8.
7.Basso C, Corrado D, Marcus FI, Nava A, Thiene G.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Lancet 2009;373:1289-1300.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何金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电病例:epsilon波(ε)
青年人猝死杀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7 步搞清
早读 | 心肌病相关心电图,你都搞清楚了吗?
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学习note
警惕:这几类心电图特异性改变可能是猝死的先兆
医学英语(13):心肌炎、心肌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