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之练字题归纳
诗歌鉴赏之练字题归纳
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
1.(2017·山东高考)“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2.(2016·天津高考)“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3.(2015·山东高考)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2015·湖北高考)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5.(2014·湖北高考)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6.(2014·大纲卷)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解题方略] 品味关键词(炼字)“3步骤”
[注意]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词)放到具体的诗(词)句之中,并结合全诗(词)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该字(词)的语法特点或表达技巧。
(一)动词
动词是表现人(物)的动作的词语,分析时可从人(物)的动作特点的角度进行,同时,要注意挖掘动词在语境中的“动态之美”。
[应用体验]
1.(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自主尝试](请参考上面[解题方略],分条答题)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和思想内容的能力。一般遵循以下步骤: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①“斗”,相斗。(析本义)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描情景)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描物”角度说效果)
②“攒”,积攒,聚集。(析本义)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描情景)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描物”角度说效果)
说明:高考所给参考答案没有对本义进行解释。
[诗歌鉴赏]
大历元年,杜鸿渐入蜀平乱,并举荐岑参为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入幕府。本诗即写于诗人入蜀途中。
本诗前四句,天尚曚曚,诗人驱车赶路,登上盘绕的五盘岭,见青山葱茏,天高地远,风清气爽,境象开阔,心中为之一荡。远处江水汹涌澎湃,波涛起伏,撞击着巉岩峭壁,一个“斗”字形象地写出了两岸崖石耸峙,犹如两兽相斗的形态。“攒”字形容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太阳尚隐于群峰中。
中间六句写景。日之初出,光晕染着天空,晴明高远,彩翠分明,风烟俱净,阴郁色调的树木还沉浸在夜雾的森冷之中。松林疏朗,露出了那条孤独盘旋的栈道,草木繁茂、花团锦簇之处隐藏着急流险滩。栈道经夜雨洗濯,光润打滑,田间杂草已干。
最后两句抒情。此行乃因知己杜鸿渐的推荐提拔,既报了杜的知遇之恩,又能实现平乱安国的高志,蜀道虽有上青天之难,也如履平地。诗人登上峰顶后,心旷神怡,面对奇险又富有情趣的所观之景,更不觉蜀道艰险。
(二)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现人(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所以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修饰的生动传神和语意双关,同时注意所用的修辞和形容词活用情况。
【特别关注】  色彩形容词
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诗词中使用色彩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浓情,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中。
[应用体验]
2.(2015·湖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 停 驿[注]
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解题方略],分条答题)
参考答案(以下两个答案均为满分答案,提供2个参考答案,供考生观摩领悟)
参考答案(一):按[解题方略]组织的答案
①“荒”是荒凉、冷落,“瘦”指瘦瘠。(析本义)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②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描情景)③“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艺术”角度说效果)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抒情”角度说效果)
参考答案(二):命题人给出的参考答案
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诗歌鉴赏]
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用得传神: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全诗写的孤静寂寥,忧然恻然,充满旅途的忧虑和烦闷。然而“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却勾勒出了一幅奇特的峡江晚泊图。“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区农村的苦瘠贫寒,表达了诗人对民生凋敝、百姓困苦的忧虑。
(三)副词
副词是对动词和形容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副词运用恰到好处,能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也能表现某种状态的程度。
[应用体验]
3.(2014·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解题方略],分条答题)
参考答案(以下两个答案均为满分答案,提供2个参考答案,供考生观摩领悟)
参考答案(一):按[解题方略]组织的答案
①“常”强调时间频度,“偏”突出情态;(析本义)②“常”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描情景)③“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艺术”角度说效果)
参考答案(二):命题人给出的参考答案
“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
[诗歌鉴赏]
此诗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场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低横北斗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
(四)数量词
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值得注意的是,古诗歌中用的数量词,虚指、泛指的多,实指的少;并且与数量词的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量词常常采用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
夸张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运用夸张修辞,表现出了忧愁之深。
对比
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将杨贵妃的风姿、得到的宠爱都融入对比的数字中。
比拟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句,运用拟人修辞,巧用数量词将冷清的画面写活了。
[应用体验]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舍弟宗一[注]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柳宗元写诗送别。此时柳宗元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赏析本诗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5分)
[自主尝试](请参考上面[解题方略],分条答题)
参考答案:①“一身”“六千里”“万死”“十二年”是颔联中诗人所用的数量词。②“一身”指孤身一人,(析本义)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状;(描情景)“万死”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描情景)“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析本义)高度概括了诗人被贬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艺术”角度说效果)③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艺术”角度说效果)
[诗歌鉴赏]
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颔联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颈联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先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再说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尾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一带的烟树。
(五)叠词
叠词具有强调作用,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使感情更加绵密曲折,在形式上形成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心情之悲怆。
[应用体验]
5.(2007·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 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分)
[自主尝试](请参考上面[解题方略],分条答题)
参考答案(以下两个答案均为满分答案,提供2个参考答案,供考生观摩领悟)
参考答案(一):按[解题方略]组织的答案
①“葱葱”指“郁郁葱葱”,形容树木苍翠茂盛,充满生机;“靡靡”写江边丛草的繁密。(析本义)“葱葱”“靡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茂盛之貌。(描情景)②通过写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表达了诗人看到浓重春色后的欣喜之情。(“抒情”角度说效果)③妙用叠音词,富有音律美,增强表达效果。(“艺术”角度说效果)
参考答案(二):命题人给出的参考答案
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
一开篇用两个叠音词写景抒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的特点;一个“暗”字,写出了“溪树”的色调质感。由于受溪水的滋润,树木显得格外枝繁叶茂,与前面的“葱葱”相呼应。第二句的“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这里的“靡靡”,指风吹草伏的样子。而“湿”字为下句写“雨过”时的情景做了铺垫。诗的最后两句,想象新奇:下雨过后打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来。这是我们都感受过却不易写出的情景。“入”字把春光的浓郁蓬勃而不可阻遏之势,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高考诗歌鉴赏专训课程之(四):分析鉴赏字词的表达效果
如何辨析古诗词中的诗眼
诗歌鉴赏中的炼字浅析
2022高考诗词鉴赏 ·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总结(中)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题型、修辞题型
原来诗歌的“炼字”应该看这五种词就搞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