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的美图秀秀?

 

镜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每天大家都要照镜子来整理仪表,可是你知道古人是怎么照镜子的吗?在1508年,意大利的玻璃工匠达尔卡罗兄弟研制第一个玻璃镜子前,我们所使用的镜子大多为铜镜。



铜镜也叫青铜镜,因其锈色多为青色而得名,青铜是现代人对其的称谓。青铜的外表刚刚铸造出来时很像金子,所以汉代以前青铜也叫“吉金”,多为古代君王赏赐大臣之物。而在《墨子》一书在描述大禹铸九鼎时写到“使蜚廉采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的“采金”就是开采铜矿。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以铜最为多,所以青铜不仅仅含有铜。


然而,我们的先民是怎样想到制造和使用铜镜的呢?最为普遍的说法是由水鉴发展到金属镜。郭沫若先生曾生动阐明了从水鉴到金属镜的过程:古人以水为鉴,即以盆盛水来当镜子照,普通人用陶器盛水,贵族则用铜器,铜器如果打磨得光亮洁净,即使没有水也可以照出人影来,铜镜便是由铜水盆扁平化而形成的,盛水铜器表面的花纹扁平化后则变成镜背的纹饰,镜钮则是器足根蒂的演变,我们看到这复杂精美的纹饰不禁疑问,如何使用呢?其实我们常看到的展示,只是铜镜的背面,正面是没有任何纹饰光可鉴人的。。



铜镜制作一般包括制镜范、浇铸、刮削、研磨、抛光、开光等工序。有时在刮削前后进行热处理。从战国到唐代,铜镜成分大多为铜65~72%、锡22~25%、铅3~8%。宋代以后,铅、锌含量增加,锡含量减少。



铜镜以圆形居多,圆镜喻天,方座喻地,镜钮代表天地中心,象征“天圆地方,点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古代宇宙观的一种体现。小小一枚铜镜不仅能够照得人间事,反映出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科技、艺术及风俗习惯,还承载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智慧,博大精深,耐人寻味。



关于铜镜的使用古人也非常用心。为使镜面不沾灰尘,古人常把铜镜放在奁(lian)中,战国时已有制作非常讲究的漆奁盒专门放置梳妆用品,一般为圆形,有的分三层,有的分上下两层,上层装铜镜,下层放木梳、笄、脂粉等小盒子。



而铜镜与现代的玻璃镜不同,青铜放置时间久了以后会氧化生锈,所以需要常常打磨,以祛除锈迹才能光亮照人,所以古代有专门从事磨镜行业的人,走街串巷,为人磨镜。



而“十镜九昏”,说的就是磨镜人的生意经,磨镜磨得效果如何,要看那家的女主人样貌怎样,如若是像小编这样姿色平平的女人,镜子便要磨得模糊昏暗些,衬托出影影绰绰才显得美;但要是真美人,就要将镜子磨得光亮些,才显出美人的本色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古人“PS”磨皮大法。




从古至今这世上从来都是美人少,丑人多,所以世故的磨镜人早在古代就以“十镜九昏”来多赚取银两,而现在的我们就靠美图秀秀来在网络上“骗”点击率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铜为鉴 —铜镜的故事(一)铜镜的起源和发展
以铜为鉴
海昏侯墓中为何会有一面镜子
铜镜:照得人间事生涯凝镜中
闲说红楼与青铜器
好物 | 铜镜:奢侈品平民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