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庆 | 油田的发现

石油被誉为“工业血液”,毛泽东曾指出:“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1958年2月,邓小平在听取了石油工业部的汇报后说:“石油勘探工作应当从战略方面考虑问题。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能够在东北地区找出油来就很好……”邓小平的这次谈话,加速了我国石油勘探东移的进程,对我国石油工业实现大发展和质的飞跃意义非凡。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说:“小平同志的指示,给我们明确了发展石油工业的道路、方针、布局、办法。”

1958年3月,根据邓小平石油勘探重点东移的指示精神,松辽盆地正式成为战略东移的主战场之一。毫无疑问,石油勘探战略东移,对于大庆油田的发现,是一个关键性的决策。

1958年2月,邓小平听取石油工业部汇报,指出包括东北在内的石油勘探战略方向

松辽盆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环绕形成的沉积盆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跨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20世纪上半叶,美国和日本的地质工作者都曾在这一带进行过石油调查和勘探,但没有发现石油,“中国贫油论”的观点也随之盛行,这致使一段时间内我国石油工业处于自我怀疑中。

20世纪50年代初,在地质力学和陆相生油理论的激励下,燃料工业部(1954年9月置,1955年7月撤销,分别设立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及所属的东北石油管理局,多次派人到东北地区进行油苗调查,发现和证实了沥青和油页岩等大量矿苗。随后的几年中,地质部先后派遣6个石油踏勘组,成立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在盆地边缘进行地质勘查,对露出情况、地层结构等进行初步了解,并凭借重磁力普查、航空磁力普查、重力预查、电测大剖面测量等手段,画出了盆地边界,勾出了盆地内部构造,初步建立了盆地内部的地层顺序,发现了厚度较大的可能生油层。

我国陆上主要油气盆地分布示意图

1959年中国石油自给率情况

在一系列基础工作相继完成后,1957年7月,一支由7人组成的地质综合研究队奔赴松辽盆地,通过对松辽盆地地质资料的进一步收集,对各项综合资料的汇编研究,终于证实:松辽盆地是一个石油地质条件优越的盆地,有良好的含油前景,特别是白垩纪松花江系地层生油和储油的条件良好。这不仅为大庆油田的发现埋下伏笔,也为当时新中国处于困境中的石油事业带来了一丝曙光。

1958年,石油工业部组建松辽石油勘探局,投入重兵,对松辽盆地进行重磁力详查和基准井钻探,并开展区域综合研究,准备可供钻探的构造。当年4月17日,松辽石油勘探局在盆地南部位于吉林省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南17孔显示井,首次见到了白垩纪油砂,发现了石油的生、储、盖层。根据先前所获得的重力勘探资料,1958年7月,松辽石油勘探局的钻井队首先在盆地的东北斜坡地区,即黑龙江省安达县(今安达市)任民镇以东14千米处钻探了第一口基准井——松基一井,井深1879米。此次钻探钻穿了白垩纪地层,到达盆地基底的古老岩层上,但一无所获。同年8月,钻井队又在盆地东南部的隆起区,即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登娄库构造打了松基二井,遇到了一套致密的下白垩系地层,结果也很不理想。

由于打钻前两口基准井的出师不利,第三口基准井的井位选择就成了突出问题。1958年9月,经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的技术人员论证,决定将松基三井井位定在肇州县大同镇高台子(位于今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镇)隆起上。因为这里与松基一井、松基二井相距90千米以上,略成等边三角形,符合基准井井位的分布原则,而且这里交通较为方便,具备较好的经济地理条件。

1959年4月11日,松基三井正式开钻,7月钻至1050米井深处,便获得了良好的油气显示,中途的电测资料也证实井下具有较好的油层,而此处仅仅是设计井深的三分之一。为了争取时间,尽快搞清松辽盆地地层的含油情况,相关技术人员决定松基三井提前完钻试油。8月29日,松基三井固井作业完成。9月6日,松基三井开始试油。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流,这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松基三井喷油以后,松辽石油勘探局黑龙江大队立即向黑龙江省委报捷,喜讯迅速传遍了松辽盆地,并传到哈尔滨、长春、北京。同月,黑龙江省委召开第365次常委会,着重讨论了石油勘探工作中的修路、建房、动力设备、党群干部及勘探队职工福利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

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

10月12日,黑龙江省委再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支援石油勘探与开发的问题,会议通过了黑龙江省委《关于大力开发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工业的决议》。决议指出:省委要加强领导,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以便更快地把黑龙江建设成为一个新的石油工业基地,同时紧密围绕总体规划,积极建设部分中小炼油厂和一批简易炼油厂及相关所需配套工厂。

11月8日,黑龙江省委在肇州县大同镇召开油田勘探成果庆祝大会,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发表讲话。他说:“你们的事业是全党的事业,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大发展可以带动我们机械化、现代化,使国家更富强……”由于松基三井的喷油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的前夕,为此,欧阳钦提议将松基三井所在的肇州县大同镇改为大庆镇,该提议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大庆油田的发现是当年向“国庆”的巨大献礼。

随后,黑龙江省委根据这一提议,作出《关于成立大庆区和将大同镇改为大庆镇的决定》,决定明确以大同镇为中心,包括周围有石油构造地区在内,成立大庆区,同时将大同镇改为大庆镇。对此,余秋里在回忆录中曾写道:“欧阳钦同志命名的‘大庆’,言深意切,含义深远。后来制订松辽油田勘探、开发方案时,我们都同意将这个新发现的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

1982年7月,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

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大庆油田的发现,标志着我国石油工业进入自给自足的新时代,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至此,一场持续了几十年的关于我国是否“贫油”的论战终于结束。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提出的以天然油为重点的论述和将石油工业战略重点东移的构想,终于在实践中显示出正确性和科学性。

(本文摘自于《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大庆》)

【大庆】

大庆精神

绿色油化之都

天然百湖之城

北国温泉之

官方微信订阅

中国国家

人文地理

编辑部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西街3号

联系人:陈宇

电话:

010-83543927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一部权威的中国人文地理百科全书

一张鲜活的城市名片

一个城市对外宣传的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中国第一油田——大庆油田的前世今生
浓墨重彩重现大庆油田发现的过程,若感动不了您,只能怪我没写好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油田吗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发展史
聆听大庆油田13口“功勋井”的岁月故事!
日本在东北苦寻十多年,为何没能发现大庆油田?中国专家给出解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