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8岁男子患糖尿病15年,突发眼病一查已是“糖网”晚期

38岁的东莞市民陈先生患糖尿病15年,平时自我感觉视力不错,然而前不久,却突然发现眼睛视线有黑影遮挡的状况,视力下降,前往医院检查发现已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中晚期。

“糖网”早期不痛不痒,一发病已是晚期

陈先生年仅38岁,却是一名有着近15年糖尿病史的患者,对糖尿病能引起的多种并发症都有所了解。然而,平时视力不错的他并没注意到糖尿病还会诱发眼病、致盲的问题。

直至前不久,他突然出现右眼眼前有黑影晃动、视物模糊的症状,前往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经眼底检查后,被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双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左眼为中期“糖网”,而右眼已经发展到了晚期。

陈先生的右眼眼底,红色部分为玻璃体积血

令陈先生产生疑惑的是,平时眼睛不红不痛不痒,视力也自觉不错,怎么会突然患这么严重的眼病?

“不发作不代表没患'糖网’,糖尿病病程越长,'糖网’患病率越高,病情也越严重。”接诊医生、该院眼底病科主任王虎介绍,糖网病发实际根源在于糖尿病,该病早期不痛不痒,等到突然视力下降时往往到了晚期,视力很难挽回,严重可致盲。据悉,相关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至15年的,75%可发生“糖网”;2型糖尿病患者,70%以上会发生“糖网”。然而,很多患者对糖网了解甚少,患上糖网也不自知,从而错过了早期诊治的最佳时机。

在医生的建议下,陈先生随即入院接受治疗,在眼内注药、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激光等治疗后,其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与改善。

只顾控血糖,医生提醒眼底检查没理会

据了解,早在2008年一次体检中确诊糖尿病后,陈先生便通过调整好作息、适量运动、注意饮食等来控制自己的血糖,但血糖控制仍不是很理想。随着工作地点的迁移,陈先生在几个不同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过,医生都向他强调要控血糖,“医生一直叮嘱我要少食多餐,控制好血糖”。

有一次,在东莞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时,他第一次被提醒要检查眼睛。但是,由于觉得自己视力还不错,并没有去检查。“我自己感觉视力各方面正常就没理会,谁知竟是眼底出问题了。”陈先生懊悔地说。

对此,王虎表示,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做1次眼底检查,可使糖网严重失明风险降低94.4%。因此,预防糖尿病致盲,重在控血糖、查眼底。

“除坚持控血糖、查眼底,糖网患者的终身眼健康管理和随访工作也是防治糖网的关键一环。”他表示,由于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糖网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病情控制及病程长短密切相关。因此,建立糖网患者健康管理档案,依据患者糖尿病病程长短和糖网分期类型,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这对预防和治疗糖网有重要意义。

王虎医生正在为陈先生进行术后检查

/医生支招/

糖尿病患者可初步自查视网膜病变

问:作为糖尿病患者,哪些症状警示眼底出现病变?

王虎: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或只有飞蚊症表现(如眼前黑影飘,像蚊子追着跑),如果不尽早干预治疗,严重可致盲。定期检查是最安全的,但如果视力下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应马上去医院检查,还有一个自查办法就是早上起床遮住一只眼看网格状的地板砖缝隙,如果原本笔直的缝隙是歪的,眼睛可能出现眼底病变,需要尽快就医。

问:如果糖尿病患者平时没有眼部症状,也需要看眼科医生吗?

王虎:需要,因为患者只是根据自己的视力来判断眼睛是否有问题,这是非常片面的,我们把眼底分为中心区和周边区,中心区指的是黄斑区,如果黄斑区没有出血或渗出,患者可能不易觉察,但周边网膜可能已经出现了损害,应当开始治疗。

问:糖尿病患者如何从生活中预防眼部疾病发生?

王虎:避免手上细菌感染眼睛,多洗手,保持眼部干净;控制饮食,限制主食量、少吃多餐、多吃蔬菜、不吃甜食、不喝酒,保持血糖稳定,适当补充一些富含硒的食物或者叶黄素;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血管耐受性较差,近期天气昼夜温差大,造成血压波动大,可能会加速糖网病的发展,要特别留意。

文字:周倩彤 图片:受访医院供图 编辑:张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二) ——眼病
视力模糊请警惕,糖尿病眼病在逼近
糖尿病人需警惕视网膜病变!为防止延误治疗导致“失明”你可以这样做......
糖尿病眼病, 一定要及早重视
眼病最爱“糖尿病患者”,有这4个异常,就要心里有数了
警惕糖尿病致盲“三大杀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