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0八)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8条辨/

《伤寒论》第278条辨:“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原文解释】外感病,脉象浮而缓,手足自然温暖的,是病属太阴。太阴寒湿内郁,全身应显发黄,若小便通畅的,则湿能下泄,不会形成发黄症。到了七八天,病人突然出现心烦、一日腹泻十多次,故其腹泻一定会自行停止。这是脾阳恢复,胃肠机能恢复正常,推荡腐秽积滞之物从下而去所致。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手足还能自温,代表肠胃的功能还是有,但是,这个病已经进入到了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太阴是脾,脾的湿太盛了,营养没有办法进入到脾脏,脾脏被湿填满了,本来黄色的营养是应该进入到脾脏,现在脾脏不受纳,这个营养就反逆出来,所以,身发黄。如果小便自利,身体就不会发黄。

这句话,不单单是要知道发黄的原因,还要知道他不发黄的原因,小便自利,因为这湿有去处,这个湿随小便一起排出体外了,所以,身体就不会发黄。反过来讲治太阴病,一定要利小便。只要利小便,就不会发黄。

所以,不管是肝癌或者是怎么样,不管是什么阴黄,暗黄,一定要利小便。我们中医在实脾的时候,不是在利大便,而是在利小便。只要小便利出来,随时保持小便通畅,病人的病情就不会恶化。反过来说,小便不利,身体就会出现很黄,因为湿没有办法去。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数行,必自止”。如果到了七八天以后,病人感觉烦闷且烦躁不安,又一天下利几十次。这种情况下,必自止。为什么?在看病人下利的时候,进入阴证一定大便都不好会下利,下利完精神还是很好,就自己会好。下利完虚脱了就是真正虚证,如果下利自己会好的代表他是脾家功能还是很好,脾湿跟着大便排掉了,因为腐秽当去故也。

治疗脾脏最主要就是去它的湿,将脾湿自小便排出,湿热因为一直下利,而没有办法停留在中焦,脾脏就不会肿起来,慢慢的自己就会好起来了。

如果治疗腹水的人,攻他的时候,他才会出来,一天十几次。在临床上要问病人,小便好不好,如果回答是小便没有,大便臭秽,这种情况还不是很好,此为坏病。如果病人说大便一天跑十几次,小便量也很多,那就要问他有没有口渴,如果病人说有点口渴,代表津液回来了。再问他想喝什么水,这样就能判断寒热。所以,中医只要看寒热,看他的症状就得出结论来了。

所以,病人如果有下利,有小便的时候,他的黄就开始退,所以,脾家实,这个很重要。我们在实脾的时候,不管是用分消汤或者是补气健中汤或者是实脾饮的时候,一定要问病人的小便如何。因此,在阳证的时候,我们通利大便,在阴证的时候,我们通利小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邪可以经脾转入阳明《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168 
夜读伤寒-278
倪海厦《伤寒论》二​九二:脾脏有病的人,脸应该是很黄的
(11)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
伤寒论条辨浅释78——太阴篇,条辨287-294
第五节、太阴病预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