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标准知识荟萃(四):国家四大基础数据库相关解读和理解
引言

“四大基础数据库”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无论在政务领域,还在企业领域,“四大基础数据库”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共享需求,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不仅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同时在建设的过程本身也推进着各业务流程的整合及优化。

四大基础库分别是: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也有的专家称“四大基础数据库”是国家层面四大主数据库

本文主要对国家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背景、包含内容及相关的应用框架等作出详细介绍。通过阅读本文,可以对“四大基础数据库”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对您所需要的业务领域的数据分析整理工作提供到帮助。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早期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信息的孤立与行业的相对封闭导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度加大、经济诈骗犯罪突出、假冒伪劣产品盛行、恶意拖欠资金、贷款等问题严重,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明确提出要“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人口、法人单位、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等四个基础数据库;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初步形成我国电子政务的基础框架。”

人口基础数据库

人口基础数据库是首个实现多部委共建共享的国家电子政务示范工程,项目是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为依托,由公安部牵头,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覆盖全国人口,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的国家数据库。

2.1
建设背景

人口基础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早期人口管理模式和信息应用模式是一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各个相关部门只是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对人口信息进行管理,相互间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条块分割”式的、孤立的人口信息管理和应用模式的弊病已显端倪:一方面是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管理的片面性而曝露出来的“管理真空”与漏洞越来越明显。

每个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运行都离不开多部门合作,拿人口基础数据库来说,公民出生登记的信息在公安部门,长大后受教育的信息在教育部门,就业、失业的信息在公民信息部门,公民及家庭还会发生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等信息在金融部门,将来退休了还要进入社区。

为进一步加强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提高人口工作的宏观决策水平,满足各级政务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对于人口基础信息的共享需求,按照“十二五”时期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对于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社会信息化将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全面收集、整合个人社会行为轨迹信息,建设完备的人口信息库,实现行业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并充分利用人口信息资源,开发公共服务产品,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人口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方便公安、计生、民政、卫生、教育、残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等使用人口信息的部门及时准确地查询到人口相关信息,不同部门可以共享相关的人口信息,确保各相关部门的人口基本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实现人口计生部门获取其它部门提供的新婚、出生、死亡、劳务、流动和总人口等信息,对本系统漏统信息和不准确信息查漏补缺,提高人口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和人性化的管理。

  • 教育部门掌握其它部门统计的各年龄组人口数据,对未来教育结构的调整及早谋划

  • 公安部门可以获取其它部门提供的出生、死亡、流动人口和总人口信息,补充和完善本系统数据库,提高出生人口的上户率和死亡人口的销户率

  • 民政部门可以预测未来新婚对象的人数变动趋势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能够掌握其它部门提供的流动人口数量流向,合理引导劳务输出

  • 卫生部门获取其它部门出生和死亡信息,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数据质量

  • 统计部门获取其它部门出生、死亡和流动人口数据,提高抽样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人口数据库及交换平台应满足为市民卡项目、数字医疗、数字校园、数字社区等项目提供人口数据支撑

2.2
人口基础库的数据模型

人口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市劳动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教委和人事局等部门。主要基础是公安局人口信息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出生日期等6项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

图1 人口信息资源模型

图2 人口扩展库

2.3
人口基础数据库总体架构

人口基础数据库由8个层级应用和2个体系构成。

图3 人口基础数据库组织示意图

人口基础数据库平台的整个系统架构总结为八横两纵,“八横”是指平台从上到下分为八个层面:门户展现层、用户认证层、综合应用层、应用基础支撑层、数据交换层、数据采集层、基础数据层以及基础设施层。

门户展现层:展现层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别,提供不同的门户展现,如提供给公安部门的公安综合应用系统界面、提供给社保部门的社保综合应用系统界面等。

用户认证层:用户认证层提供统一认证管理、用户单点登录、委办局接入统一管理等。

综合应用层:提供各类用户所需的业务,如:综合报表、领导仪表盘、趋势预测、智能查询、GIS展示等。

应用基础支撑层:将平台各类应用系统通用的功能提炼出来,形成各类功能组件的集合,提升系统效率,减少重复开发工作量,确保系统统一性,如:工作流、表单、BI组件、GIS组件等。

数据交换层:数据交换层将不同的数据信息在部门间进行交换,传送给所需部门。

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采用多种方法和数据接口,将从各相关部门采集的人口基础信息进行筛选、清洗等,保证人口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

基础数据层:各类业务部门数据库的集合,如公安基础数据、计生基础数据、社保基础数据、医疗基础数据等。

基础设施层:平台运行所需的物理环境,包括主机、服务器等硬件设施以及骨干网、局域网等网络环境。

“两纵”是指纵向贯穿平台的两套体系,即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

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体系覆盖系统整体结构中的各个层次,包括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等。其中,网络安全要重点建设安全接入平台,包括路由接入、边界保护、安全隔离、安全监测管理等。

系统标准体系:为实有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建设、共享、开发利用提供政策法规保障和统一的标准规范。

法人数据库

法人数据库以法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为统一标识,以编办、民政、工商、质检等部门对法人管理的注册登记、变更、注销等法人信息为依据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实现法人库与各部门的信息交换,实现法人单位基础信息采集的标准化和信息动态维护、反馈机制的制度化,为国家电子政务、社会和市场监管、法人信息公开打下信息化基础。

3.1
建设背景

基于城市级的政务网络、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支持多业务部门的数据集成和交换平台,按照统一的数据库编码标准,收集、比对、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基础数据,集聚、整合各参建部门管理系统中涉及法人的基础信息(如,机构代码、机构名称、机构类型、经济行业、业务 、经营范围、机构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字段以及机构变更、注销的相关信息),建成标识统一、结构科学、查询快捷、动态管理的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

法人数据库建设是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中央编办、民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参加共同建设。

法人数据库的建立是制定与交换平台对应的相关标准、制度和规范的安全运行管理体系,实现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法人数据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和业务数据的实时交换与应用。为旗政府建立“信息共享、业务联动、交叉稽核、统一监管”的经济管理和企业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手段,为行政审批系统等项目提供法人单位数据支撑。

实现相关部门法人单位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为企业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保障、中小企业发展、劳动就业需求、行政资源配置、产业经济安全、社会事业发展、市场开放竞争、社会信用体系等的监测分析和评价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提高管理、服务和决策水平。

3.2
法人库数据模型

法人库信息分为基本元素信息和扩展元素信息两大类。

1)基本元素信息是指法人库基础信息(目录索引信息)。包括:组织机构代码、法人名称、法人状态、法人类型、法人住所、法定代表人姓名、成立日期、批准机关、注册或登记号等9项。

2)法人扩展元素信息是指除法人基本信息外部门间共享需求较为普遍的法人信息。包括: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注册或登记信息、税务登记信息、统计信息4大类等34项。

图4 法人主数据模型

法人数据库的数据来自市工商局、市编办、市社团办、市质监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及其它委办局。需要整合市工商局和市质监局的组织机构代码库、市工商局的企业注册登记库、市编办的事业单位注册登记和民政社团登记库、市地税局和市国税局的税务数据库、市统计局的基本单位普查库等。

图5 法人主数据扩展视图

3.3
法人主数据库管理框架

图6 法人主数据管理架构示意图

法人主数据管理架构中,法人主数据管理居于核心位置,为数据仓库和各部门、行业的业务应用提供统一的法人基础信息服务。

宏观经济数据库

宏观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两大类部门数据和类别数据。宏观经济基础信息库中的部门数据信息反映从各部门采集、清洗、比对后的信息,信息的存储按照数据部门来源划分。类别数据信息是按照经济、社会、居民生活等数据类型进行存储,同一数据类别的信息可以来源于多个部门。

部门数据主要包括统计局、民政局、工商局、财政局、地税局、国税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房产处、环保局、交通局、海关、商务局、旅游局。各部门要及时提供统计数据,以确保宏观经济基础信息的准确和一致。

类别数据信息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居民生活、环境、资源、城市建设与管理、科技。类别数据信息入库前的流程跟部门数据信息一致,各部门数据均需与统计局数据进行比对,比对一致方可入库,如有不同需重新修改后入库。

宏观经济数据库包含人口库和国家条例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据库、国际收支数据库、国家经济文件文献数据库。

4.1
建设背景

各级政府部门、各级党政领导,都迫切需要准确精准、快速、系统的宏观经济信息,提高统计为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服务的快速支持能力,提高政府宏观信息使用的方便性,实现包括统计信息在内的政府公共信息的社会共享。

宏观经济数据库基础支撑系统进行建设的统计数据中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统计信息资源实行集中管理。可对数据库进行多种操作、分析、预测,宏观库的建立对推进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建设目标是为政府提供真实准确、全面完整时便捷,可持续的政府公共服务;为政府宏观管理提供查询服务。以确保信息交换渠道通畅,使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发布、共享工作走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宏观经济数据库是中国国家经济信息中心于1987年建成的。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对各种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存储和检索的信息管理系统。

4.2
主要包含内容

宏观经济数据库的数据以统计经济信息为基础,整合统计局、府研究室、发改委、经贸委、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海关等部门的有关经济数据。

图7 宏观经济数据库示意图

宏观经济部门数据信息来源于统计局、财政局、发改委等单位,具体情况见下:

1)统计局:GDP、失业率、CPI 等

2)民政局:行政区划、优抚救济福利、婚姻、残疾人及社区情况等

3)工商局:工商企业登记、私营个体户等数据

4)财政局: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

5)地税局:地方税种收入情况

6)国税局:国家税种收入情况

7)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等数据

8)房产处:房屋建设及交易等数据

9)环保局:环境卫生、大气质量、水资源污染情况

10)交通局:公共交通、道路状况、交通事故等数据

11)海关:货物、人员、资金出入境统计数据

12)商务局:各类商务与利用外资统计数据

13)旅游局:国内旅游统计、黄金周统计等数据

类别数据信息是按照经济、社会、居民生活等数据类型进行存储,同一数据类别的信息可以来源于多个部门,具体情况见下:

1)经济:统计局、发改委、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民政局、交通局、海关、商务局等

2)社会:统计局、公安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教委、卫生局等

3)居民生活:统计局、发改委等

4)环境资源:国土局、规划局、园林局、水务局、环保局、市政、民政局等

5)城市建设与管理:统计局、交通局、市政、水务局、环保局、建委、公安局等

6)科技:统计局、教委等

4.3
宏观经济数据总体框架

宏观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建立面向宏观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数据库和数据服务。

图8 宏观数据库总体框架示意图

总体架构由支撑体系(标准规范支撑体系、管理运行维护支撑体系、安全支撑体系)、网络系统、信息共享平台软硬件系统环境,数据库体系(中心交换库、基础数据库、主题库、发布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管理系统、元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处理系统、应用支撑系统数据、综合分离系统)组成。

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网络收集统计系统和共建部门的信息资源并有效地将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共享,并向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数据库体系由元数据控制实现数据的交换、存储和发布,整合共建单位现有信息资源构建主题库和发布库,为数据服务提供支持。

图9 宏观经济数据库层次结构示意图

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

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综合信息库及综合信息产品库、基础性自然资源专题信息库及产品库、基础性地理空间专题信息库及产品库,以及各数据库的元数据库和数据目录体系。

5.1
建设背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国家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以下简称“基础信息库”)项目的牵头单位。项目参加部门和单位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总参谋部测绘局、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

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的建设将为国家电子政务应用和社会公众提供长期、稳定、标准化的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产品及服务。这对于建设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跨部门电子政务合作机制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整合现有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设可提供电子政务和社会化共享服务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可持续更新维护的基础性、战略性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以信息资源整合为工作基础;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应用构筑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平台,以信息共享服务为最终目标;为社会提供系列化、标准化的基础性地理空间信息产品,以产品服务为方式;促进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产业发展。

5.2
主要包含内容

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包括空间信息展示子系统和信息服务子系统。

空间信息展示子系统主要用于向各部门发布空间信息,使得各部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Web形式对地理空间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浏览检索,了解可共享的信息资源;

信息服务子系统则主要是由一系列数据服务接口组成,提供的数据共享服务主要有目录服务、电子地图服务、相关信息图层服务、遥感影像服务、图片多媒体数据服务等。

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的数据主要以电子地图为基础,整合道路、行政区划、地籍、建筑物、地下管线、植被、土地利用等基础数据与园林绿化、规划用地、城市生态环境等专题数据。此外还包括教育科研院所、党政机关、医疗、体育和娱乐场所等基础数据。

5.3
应用框架图

图10 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框架示意图

在各专题信息库的基础上,针对电子政务的主流需求,对跨部门、跨行业的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支持电子政务综合应用的、可共享的自然资源综合信息库及其标准化信息产品。内容上包括基础层数据库(如基础地理和区划综合信息库、遥感影像综合信息库)、专题层数据库(如自然资源综合信息库等)和应用层数据库(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综合信息库、资源安全动态评估预警综合信息库、生态环境评估综合信息库等)以及相应的元数据、标准化等系列产品。

结束语

四大基础数据库作为国家层面中心数据库,集中存储经过数据交换平台清洗、校验、整合的各业务部门的数据,形成一致性和权威性高的中心信息资源。同时提供跨业务、夸数据库的统一数据访问接口,以满足各部门的业务需求,提供统一的数据与数据服务资源目录描述和用户认证服务,既能方便业务部门访问基础数据库和其它部门数据库,又能严格控制其它部门对本部门数据的访问权限,提供基础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工具和异地的容灭备份与恢复工具,保证基础数据库能够提供高效、实时的数据服务。(后记:该文编写过程,感谢蔡春久、王建峰两位老师悉心指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城市基础数据资源库
多地发力空间数据,撑起智慧城市
浅谈县城智慧城市数据老大难问题!
智慧城市法人基础数据库构建的若干问题研究
陈嘉珉:电子政务兴起与我州电子政务发展概况(8)
共享数据库规划建设分析及对策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