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节,只要稍加注意,养生就能变得很简单
userphoto

2019.04.04

关注

中医养生,每个节气都有重要意义,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作为春天最为勃发的时间段,人体很容易出现皮肤过敏、脾胃不合等症状。针对清明节前后的时节特性,只要稍加注意,养生就能变得很简单。

节气特色:湿气重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而自古有云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则表明了这个节气的最大特点,湿润的气候容易加深“外湿”,导致“外湿”与“内湿”相结合,最终会因为湿邪过重而伤阳气。

你也能做到的:无法避免气候问题,也可以从内湿入手,尽可能地避免吃生冷食物、少喝冷饮,减轻脾胃的运化功能,尽量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清,降低“内湿”。

易发病症:高血压

寒则血凝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春季因为温度不稳定,忽冷忽热的天气,导致血液流动和血管收缩,因而血压会有较大的波动。患有高血压的朋友要提高警惕,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出现头痛,眩晕一类的症状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你也能做到的:可以从食补的角度出发,吃一些味甘性凉的食物,达到降血压的功效。也可以采取穴道按摩法,按摩脚踝外侧的昆仑穴、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解溪穴,及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的太冲穴,可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

保养要素:重养肝

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所以,春季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

你也能做到的:调养肝脏有“养肝”和“清肝”之分。凌晨1点到3点是肝经当令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熬夜,利用蓄养肝血的最佳时机,进行养肝。酒的毒素沉积会妨碍肝脏排毒的正常运作,尽可能减少酒精摄取可以降低肝脏负担,达到清肝的作用。

饮食重点:宜清补

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你也能做到的:在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少吃发物;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比如利五脏、通血脉的菠菜,可以健脾益肺的山药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谷雨时节,你的养生做对了吗?
【雨水】冬春交替,别让湿寒缠上身!
谷雨至,湿气重,肝火盛!抓住春天的尾巴祛肝火,除脾湿~
明日谷雨,跟着中医这样吃!远离湿气、肝好脾胃足,全家少生病,健康入夏
二十四节气 | 雨水节气养生篇
湿气停留在肝脾肾,都有哪些表现?中医教你祛湿,恢复肝脏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