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1、脏邪还腑、阴病出阳是愈病的大方向

 

《黄帝内经》曰:“黄疸、暴痛、癫狂、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4、《黄帝内经》曰: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心烦者治其本。

有个老爷子,62岁,有冠心病多年,最近半年经常胸闷,心前区胀痛,伴心慌汗出,夜卧难安,时而头痛,眼花。他是老师的老病号了,这次又特地从外地过来调理。

老师自始至终给他用肠六味合心三药、颈三药加减,调了十几付药,先是晚上不能睡的变为可以睡觉了。

他爱人说,老头子回去到头便睡,吃完药后睡得香多了。我要是有他那么会睡就好了。

老师又问他,这个胸还堵胀疼痛吗?

老爷子说,我在家里天天都闷胀疼痛,在你这里吃完第一次药后,这一个星期以来,都不胀痛了,心也没慌过了,所以我再远,也要坐火车过来你这里来调。现在头也清醒了,眼也没以前花了。

老师笑笑说,看来,我们走六腑的思路,还是没错的,凡有形的积滞,最大的通路就是整条消化道。我们通肠六药就专为此而设,六腑不通,五脏气机肯定会有郁结。

所以我们治病站在五脏六腑的高度上来看,病人心脏病变,我们从调肠道六腑,让他恢复功能,减轻压力受累,这就是脏病治腑的道理。腑气以不堵住,脏气就能很好地自我恢复。这个在《伤寒论》上叫做“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也”。

你们要上到阴阳的角度上去参究五脏六腑,如何使五脏六腑,在大阴大阳上能相互调和?为何古籍上说“小病理气血,大病理阴阳”?为何说“脏邪返腑,阴病出阳”,就是疾病向愈的过程?

我们看人体正常要新陈代谢,不断地推陈出新,脏腑才有源源不绝的生机,我们中医治病就是调这个生机。不管你是什么病,我都要保证这个五脏充实,邪浊归六腑。只有这个脏邪还腑的状态正常,人体才会很通畅。

中医就是知常达变,以不变应万病,守住这个脏邪还腑阴病出阳,你其实就等于治到了万病之源。

我们回去一想,原来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老师由调疾病退到调脏腑,再由调脏腑退到调阴阳,治疗各类疑难杂病,总是从阴阳入手思考。这样阴浊降下,阳气复生,阴阳流通。

所以病邪由深入在里面层层的,出到表面来,由心脏不舒服,心慌多汗,随之排出大量宿积肠滞,大大减轻心脏的负担,疾病就由严重转为轻浅,身体就由不适转为轻松。这就是“脏邪返腑,阴病出阳”。

这个思想是任之堂反复实践,最宝贵的经验之一,甚至连很多狂躁症,屡治不效的顽固失眠,老师也常从六腑撤热下行的思路而治,这就是为何狂躁的病人我们用凉膈散,下通六腑,以泻代清。这样五脏中的郁结逆气,随之六腑往下一撤,就都不上犯作乱了。

所以《黄帝内经》说:“癫狂、厥狂、久逆之所生也。”这句话正提醒我们,凡是神志狂躁,热扰亢盛的病人,我们要注意走大道,走谷道,只要逆浊不上冲,浊阴能出下窍,无形之邪热,不能与有形之积结合在一起,病人就能慢慢向好方面恢复。

参究提示:1、陆九芝曰:自来神昏,皆属胃家。可见胃病会引起心神方便的动摇。2、脏邪还腑,疾病才能向愈。3、给肠道减压,即是给心脏减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起的中医学习 day8(测试版)
中医典悟(2)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理论研究
《黄帝内经》
中医视频 ? 四大经典 ? 张登本《〈黄帝内经〉的生命观》109全集
武当道医学:《黄帝内经》中人迎脉的诊断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