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脉诊之道——讲述变幻莫测的脉诊临证经验

学习中医脉诊,不听听大师脉诊论坛怎行?那么,到底如何诊脉,来看看我们的前辈如是说。


想获取更多中医干货,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一、脉诊入门


脉诊为中医独具特色的临床诊断方法;是一种颇为灵敏并能综合地反映人体生理和病理信息的一种诊法。可以为审证求因提供重要的依据。于临床中必须精通脉理,熟练掌握诊脉技巧及演变规律,方能准确认证。


脉象的形成是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任何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必然损伤脏腑经络功能,使机体的气血津液发生病理变化,从而使脉象发生相应的改变。各种疾病常有其典型脉象。北宋著名医家韩祗和提出诊病当“以脉为先,以证为后”。先识浮、沉、数、迟、阴、阳;再察紧、缓、大、小、盛、虚。尤其重视脉之阴阳盛虚。并以此立论,用于临床辨证。脉象既然与脏腑气血关系十分密切,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故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虚实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中医学指出“有是病即有是脉”。脉与症的关系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脉与症是相应的。依据脉象可以确定相应法则治之。


脉诊学系祖国医学之瑰宝,历经200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历代医学家不断的总结、补充、发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脉学理论和诊脉技巧。今天我国医学工作者应运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手段,进行脉象的临床观察、实践与研究,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及造福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二、脉诊之道


脉诊为中医独具特色的临床诊断方法。此法古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三种。前二种诊脉的部位,后世已少采用。自晋以来普遍采用部位是寸口,脉诊始见于《内经》详见于《难经》推广于晋代王叔和的《脉经》。


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提出二十四种脉象,《景岳全书》提出十六种,《濒湖脉学》提出二十七种,李士材的《诊象正眼》又增加了疾脉,故近代多从二十八种脉象论述。脉象则是通过位、数、形、势等方面来进行体察的。


中医审察疾病,虽为望、闻、问、切四诊合并进行辨证,但对于辨别阴阳、分析虚实、审明病位、确定治则,往往取决于脉象,为审证求因提供重要的依据。故于临床中必须精通脉理、熟练掌握诊脉技巧及演变规律,方能准确认证。


1、脉诊之则


脉诊又称“切诊”,即医者以手指感觉脉搏的形象及力度为基准,是一种颇为灵敏能综合性地反映人体生理和病理信息的一种诊法。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其充在脉”,“脉为血府”,“气息应焉”,“肺朝百脉”,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循环血量;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


故脉象的形成是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构成了脉象的生理基础。任何致病因素侵袭人体总是损伤脏腑经络功能,并使机体的气血津液发生病理变化,从而使脉象发生相应的改变。如

(1)病势重抗病机能增强,脉多洪大、滑数;

(2)病在外抗病机能趋向于表,脉多浮而有力;

(3)病在内抗病机能趋向于里,脉多见沉。

可见脉象的变化常常是脏腑经络气血变化重要标志之一。故通过脉诊可以了解脏腑强弱、气血盛衰、阴阳顺逆等机体功能状态,以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邪正交争的趋势,进而推测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2、脉诊与证


各种疾病常有其典型脉象。《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指出“脉有弦”“痉脉按之肾如弦,直上下行”。“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虚。脉偏弦者,饮也。”以及“脉数实者为肺痈,数虚者为肺痿。”“寒疝脉弦紧或沉紧”,“浮脉”、“弦脉”分别为太阳病和少阳病的主脉等。《伤寒杂病论》辨脉法指出:脉有阴阳,凡脉大、浮、数、滑,谓之阳;凡脉沉、涩、迟、弦、微,谓之阴也。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脉数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然动摇者,谓之动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谓之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谓之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北宋著名医家韩祗和在伏阳致温学中提出:诊病当“以脉为先,以证为后。”先识浮、沉、数、迟、阴、阳,再察紧、缓、大、小、盛、虚。尤其重视脉之阴阳盛虚。《难经·二难》曰:“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韩氏据此立论,根据寸口及尺中脉力大小之比,判断病体之阴阳盛虚,并以此辨证。

3、脉与临床


脉象的形成,既然与脏腑气血关系十分密切,那么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故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虚实与推断疾病的预后。

(1)脉定病位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而脉象的沉、浮,可反映;脉浮,病位多在表;脉沉,病位多在里。

(2)脉主性质疾病可分寒证与热论,脉象的迟、数,可反映;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

(3)脉示病理邪正盛衰,在病变过程中,产生虚实的病理变化,“虚实之要,莫逃于脉”。脉虚无力,是正气不足的虚证;脉实有力,是邪气亢盛的实证。

(4)脉测进退预后久病脉见缓和,气渐复,是病退向愈之兆;久病气虚,虚劳或失血,久泄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危候。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候,若脉急数、烦躁,则病进。如战汗、汗出脉静热退身凉,为病退向愈;若脉急疾,烦躁者,则为病进危候。


中医学指出“有是病即有是脉”脉与症的关系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脉与症是相应。特殊情况下,也有“舍症从脉”或“舍脉从症”之提法,临床辨证尚应据实灵活运用之。


4.据脉论治


依据脉象可以确定相应法则治之。如

(1)小儿外感,临床见症发热、面赤、口干口渴、不思饮食或咳喘、咽喉肿痛;脉浮或细数。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部位。浮脉亦主虚证;治则以宣肺清热,益气养阴。

(2)黄疸患者,临床见症协下腹痛,脉紧弦者,为寒实内结。治则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腹满欲吐,鼻燥脉浮者,可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因势利导,躯邪外出。

(3)疟病主脉为弦,张仲景云:“疟脉自弦”。治则以调畅气血,以柔和为贵;但兼数者为热重,治则以清法,并以饮食调理;兼迟者为寒重,治则用温法;浮大者邪盛于上,治则用吐法;弦而小紧为邪结聚于里,治则酌用攻下。

(4)若肠痈,临床症见:少腹肿痞、拒按、发热恶寒汗出,脉沉紧;为脓未成可下之,若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

5.结论

(1)脉诊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即是对经脉的诊查方法;实践证明,其科学性强而实用,时至今日仍是中医临床诊断的主要手段。

(2)历经200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历代医学家不断的总结、补充、发展,进而形成了独特的脉学理论和诊脉技巧。

(3)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集汉代以前脉学之大成,依据《内经》《难经》及张仲景、华陀等医家之论,阐明脉理联系各科疾病脉证,奠定了中医脉学的基础,并对世界医学亦有深远的影响。

(4)脉诊学系祖国医学之瑰宝,我国医学工作者应从中医文献整理入手,不断深入总结,提炼脉诊理论和精髓及技巧,运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手段,进行脉象的临床观察、实践及研究,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及造福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用】中医脉诊汇编(二)
中医诊断学精品课程
中医诊脉为什么那么准确?6个图帮你看懂脉象
解开脉法的魔方
《中医脉学辅导》赵绍琴著
江湖医侠 脉与气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