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了三遍《杨绛传》顿悟:熬,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杨绛先生写:“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

而作家锦泠用生动的笔墨,记录下杨绛先生坎坷曲折的一生。

也将一位历经百年沉浮沧桑,却始终淡然从容的智者,带到世人面前。

她曾捉襟见肘艰难谋生,也曾被动乱折磨痛不欲生,更历经生死别离孤独余生。

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熬过一次次苦难,洗练自己,升华自己。

如果此时的你,正身心受挫,灵魂孤独,不妨读读这本《杨绛传》

当你深读感悟两三遍后,终将明白:没有谁比谁更容易,只有谁比谁更能熬。

01


熬过物质困顿

秦博的《碎银几两 》歌里写:“看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万种惆怅。

芸芸众生,无论是谁,都离不开钱,一家老小,衣食住行,处家人情,非钱不行。

倘若少了那碎银几两,护不住家人安康,必定整日慌慌张张。

哪怕连出身书香门第的杨绛,也要识人间愁苦,忍物质困顿,为生计奔波。

1938年,杨绛和钱钟书带着稚女辗转回国。

当时,钱钟书直接从香港前往西南联大执教,而杨绛则带着小女到上海钱家。

为了养家糊口,杨绛身兼两职,一边在振华女校教书,一边给富商小姐辅导。

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车薪,可时局动荡,上海沦陷,让本就艰辛的家庭更雪上加霜。

钱钟书赋闲在家等待清华执教的音讯,连杨绛所在的振华女校也被迫解散。

一家人沦落到挤在小亭子里,屋内狭小,生活拮据,日子百般难熬。

不得已,杨绛选择去离家很远的半日制小学代课,稍有时间,还写剧本贴补家用。

生活多艰,万般皆苦,但杨绛却坦然道:“我们沦陷上海期间,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

深以为然,成年人的世界里,少有岁月静好,多是举步维艰。

为了生存,杨绛不得不去离家很远的小学代课,有点空余时间,便写戏剧补贴家用。

大多数的我们,都要吃生活的苦,受没钱的罪,奔波劳碌,不得停歇。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辛苦的工作,向现实俯首称臣,与贫苦厮杀斗争。

但只有迎难而上,熬过去,才能品尝生命的甜,将未来的路变得美好而辽阔。

02


熬过精神折磨

辛弃疾曾感慨:“叹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世事无常,命途多舛,熬过这个坎,又有别的劫。

可任磨难加身,纵挫折满怀,杨绛始终淡定从容,以豁达穿风雨。

六七十年代,杨绛被当成“牛鬼蛇神”挨批斗,还被剃了个“阴阳头”。

又被下放到干校扫厕所,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做,连最基本的体面也没有。

许多人都受不了这样的精神摧残,但杨绛却把所有不幸,当作书读,当成戏看。

被当众批斗,杨绛不低头,反而红着脸、抬着头说:“事实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被剃阴阳头,钱钟书都急得不行,她却说“总有办法”,于是连夜做了顶假发。 

被安排洗厕所,她就用那双拿笔杆子的手,将厕所打扫得纤尘不染,丝毫不怕脏臭。

一有空闲时间,她就会偷偷躲进厕所里读书,甚至期间还完成了巨著《堂吉诃德》的翻译。

杨绛丰盈的精神世界,筑起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墙,为她抵挡世间万难,免于一身风霜。

恰如杨绛所言:“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

除了身体的疲累,更有精神的折磨,让人痛苦万分,万念俱灰。

但人生一世,越到艰难处,越是修行时。

眼里有希望,目光所及皆是美好;心中有光芒,心之所往皆是晴天。

03


熬过灵魂孤独

古语有云:“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生离和死别,是每个人都逃不开、挣不脱的宿命。

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就算只剩一个人,也要孤独向前行。

杨绛一家三口,与人无争,与世无求,只盼着相爱相守,共享欢乐,共担风雨。

但“我们仨”终究还是走散在时间的无涯里。

1997年早春,杨绛心中“平生惟一的杰作”的爱女钱媛,英年早逝。

1998年年底,相濡以沫六十三年的灵魂伴侣钱钟书,也重病撒手人寰。

很多人忧心,杨绛会在丧女丧夫的悲恸中,走向人生终点。

但她却没有就此颓废,而是孤独且坚定地留在人世间,打扫完最后的战场。

90岁时,她翻译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并为其尽心注解;

92岁时,她将思念化作动力,独伴青灯,写下回忆录《我们仨》;

96岁时,她又创作出版了散文集《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百岁高龄,她为钱钟书整理的7万多页的手稿集也正式出版面世......

2016年5月25日,105岁的杨绛,平和地迎接死亡,一如她以往的淡泊从容。

古人说:“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可生离,尚有重聚的希望,而死别,却是永恒的离殇。

人这辈子,越往前走,身边陪着的人也越来越少。

孤独,本是人生的底色,走好余生路,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对自己最好的成全。

作家夏衍说:“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因为杨绛先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最美好的姿态。

她,不只有着非凡的文学造诣,更有着超脱的淡然心境。

有人在挫折中沉沦,杨绛却将苦痛都酿成诗歌,抵达了生命的至高境界。

其实,过好这一生没有什么技巧,唯有慢慢地熬。

当你熬过去,就会发现,生活的磨难,不过是命运的另一种成全。

来源:走心夜读(ID:zxyd999520),作者:樱桃,转载请加编辑微信gzzjw888,片源于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绛: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杨绛: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懂了,所谓的灵魂伴侣,只是精神的乌托邦
百岁老人杨绛的养生之道
百岁老人杨绛的养生之道--发布日期:2014-01-28
《生活之书》236、心有信仰,行有大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