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列女传》故事30
《列女传》故事30
  田永明
  楚武邓曼
  邓曼,是楚武王的夫人。楚王命屈瑕为将军,讨伐罗国。屈瑕号称莫敖(楚国最大的官,后改为令尹)屈瑕率领楚国的将帅和全部军队出发。斗伯比对他的驾车人说:“莫敖一定要打败仗,他表现出趾高气扬,内心一定不稳定。”斗伯比参见楚王说:“一定要派援军帮助莫敖。”楚王将这件事情告诉给夫人邓曼,邓曼说:“大夫们不是担心寡不敌众,而是想说国君要以诚信的态度抚慰小民百姓,要以德行训戒各级官员,要以刑罚必信的态度对待莫敖屈瑕。莫敖因为蒲骚之役取得了胜利,所以会自以为是,一定会轻视罗国。国君如不监督屈瑕,他必然会轻率进军而不防备。楚王于是派赖国人追赶屈敖,但没有追上。
  莫敖在军中下令说:“不听命令进谏者一定严厉惩罚。”军队行至鄢水,军队渡河时的秩序很乱。到了罗国,罗国与卢戎全力反击,楚师大败。屈瑕逃到荒谷自缢而死,其他将领自囚在冶父,等待处罚。楚王说:“这是我的罪过。”于是,便免了所有将士的罪。君子说邓曼是一个知人的人。《诗经》中说:“曾是莫听,大命以倾。”(大意为任凭朝廷大臣喜怒,不去督察,国家将会倾覆)说的就是这个啊!
  楚王要讨伐随国,将要出发时,告诉邓曼说:“我内心很不平静,这是为什么?”邓曼回答说:“大王道德薄而俸禄厚,施与少而得到的多,物盛一定会衰落,太阳过了中午一定会西移。太满则一定会溢出,这是天道呀。这是先于大王可预知的,所以面临战事,将举大事准备出发,大王自然会觉得心中不平静。这次出征,如若军队没有亏损,大王死于这次行动,将是国家的大福。”楚王于是出发,果然在樠木死去。君子说邓曼知天之道。《易经》中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说的就是这个啊。
  这则故事之后的颂文是:
  楚武邓曼,见事所兴,谓瑕军败,知王将薨,识彼天道,盛而必衰,终如其言,君子扬称。
  大致意思是说:楚武王的夫人邓曼,见武事兴起,便说屈瑕会打败仗,知道楚王将死,能认识到天之道,盛而必衰,最终都如她所说,所以,君子都称赞颂扬她。
  这则故事,讲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屈瑕伐罗,一件是楚王伐随。这两件事情都是楚国比较重要的事件。
  关于屈瑕伐罗。屈瑕由于有了蒲骚之役的胜利,骄傲自满,自以为是,最后打了败仗,虽然以自杀来承担责任,但留下的教训当是十分沉痛的。但问题是,当时斗伯比最早认识到这一点,他看到屈瑕率领着楚国的全部军队,趾高气扬,觉得骄兵必败。但他并没有竭力向楚王进谏,而只是说屈瑕需要援兵,虽然言外之意非常明显,但并没有引起楚王的足够重视。但当楚王将斗伯比的话告诉夫人邓曼后,邓曼却看出了问题,她认识到斗伯比是话外有话,表面是说要给屈瑕援兵,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屈瑕已经率领楚国的全部军队出发了,不可能再有援兵。但斗伯比这样说,显然还有一层意思:是说屈瑕会轻敌,轻敌而骄,骄兵必败。所以,邓曼对楚武王说:大夫并不是认为屈瑕率兵太少,而是认为“莫敖(屈瑕)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且说“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是说,楚王太放任屈瑕,没有对他朝廷严格的督察,而屈瑕的轻敌,必然会导致失败。可以看出,邓曼对屈瑕的认识是十分准确的,这也是《列女传》作者为什么会说“君子谓邓曼为知人”的原因。只可惜的是,在邓曼的提醒下,楚王虽然醒悟了,立即派赖人追赶,由于耽误了时间,还是没有挽救失败的结果。
  关于楚王伐随。查史料,楚武王伐随共有三次,这次当然是最后一次,看来伐随可能是楚武王认为非常重要的战事,但在他临行前,觉得内心非常不平静,其实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楚武王身体已经衰老,据史料楚武王在位五十年,此时的楚武王已经是一个老人无疑,他的体力已经不支,甚至可能已经有病在身;二是楚武王感觉伐随仍没有把握,原因如邓曼所说,国力衰弱,所以,在将举行讨伐,举大事时,内心怎么会不“荡”。但当楚武王问夫人邓曼他内心为什么不平静时,邓曼的回答是因为“德薄而禄厚,施鲜而得多”。就是说,在邓曼看来,楚武王至少是一个德行并不怎么样的人,是一个喜欢奢侈生活的人,是一个不想施与只想获得的人,也就是说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之后邓曼用《易经》中的盈亏理论来说盛衰,认为楚武王已经到了由盈转衰的时候了。所以她说,此次讨伐,如果军队要没有损失,楚武王便会死亡,而他的死亡,将会是国家的大福。后来,楚武王在行军的路上便死去了。也许因为邓曼提前有所预知,所以《列女传》的作者认为“君子谓邓曼为知天道”。
  这两个战事,前者屈瑕伐罗,邓曼知其必败,后者楚王伐随,邓曼知楚王必死。后来果如其言,所以《列女传》的作者认为邓曼是一个即知人又知天的人。其实,是在说她是一个有智的人,故而将其列入“仁知篇”。
  2011年2月22日
  
  附原文:
  邓曼者,武王之夫人也。王使屈瑕为将,伐罗。屈瑕号莫敖,与群帅悉楚师以行。斗伯比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见王曰:“必济师。”王以告夫人邓曼,曰:“大夫非众之谓也,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于是王使赖人追之,不及。莫敖令于军中曰:“谏者有刑。”及鄢,师次乱济。至罗,罗与卢戎击之,大败,莫敖自经荒谷,群师囚于冶父以待刑。王曰:“孤之罪也。”皆免之。君子谓邓曼为知人。诗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此之谓也。王伐随且行,告邓曼曰:“余心荡,何也?”邓曼曰:“王德薄而禄厚,施鲜而得多。物盛必衰,日中必移。盈而荡,天之道也。先王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若师徒毋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王遂行,卒于樠木之下。君子谓邓曼为知天道。易曰:“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此之谓也。
  颂曰:楚武邓曼,见事所兴,谓瑕军败,知王将薨,识彼天道,盛而必衰,终如其言,君子扬称。
  《左传·桓公十三年》原文:
  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武邓曼(识微知害)
大楚佳人---邓曼
西周古国——邓国,西周强族,邓女厉害,楚文王假道伐邓
楚庄王听了夫人的话带病出征,结果死在樠树下,史学家:夫人厉害
邓曼:盈而荡,天之道也
0117 盛极必衰,剥极必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