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续资治通鉴》评论(六十六)

第一百二十四卷 宋纪一百二十四

金熙宗皇统元年(辛酉,公元1141年)

乙酉,金改封海滨王耶律延禧为豫王,昏德公赵佶为天水郡王,重昏侯赵桓为天水郡公。

居士曰:金帝国这次的改封是为了去掉羞辱性的称号,昏德公和重昏侯羞辱的意味至为明显,而海滨王则是暗示性的羞辱,即意为金帝国从沙漠擒获耶律延禧,而封之于海滨的意思。但宋辽两国都是皇帝,何以辽国皇帝将位为王,而宋朝皇帝只能为公、为侯?现在赵佶已经去世,金帝国并没有给他谥号,只是将他爵位升为郡王(依然在耶律延禧的一字小国王爵位之下),而将活着的赵桓任命为天水郡公,比耶律延禧低一个半爵位,其间的道理我们仍旧无法揣测。我们并不是为那去世数百年的亡国之君争什么位置,只是想了解金帝国这个小动作背后的含义究竟何在?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公元1141年)

丁未,金人破濠州,武功大夫、忠州刺史、知州事王进为所执,兵马钤辖、武功郎、閤门宣赞舍人邵青巷战,死之。

居士曰:邵青死的太冤,他本是民间反抗的领袖,擅长水战,现在竟然死在巷战中,完全没有发挥他的军事才能和作战能力,《水浒传》里的玉幡竿孟康是造船的专家,最终却被当做水军将领使用而阵亡,与此段历史颇为类似。

飞视兵籍,始知韩非忠止有众三万,而在楚州十馀年,金人不敢攻,犹有馀力以侵山东,为之叹服。

居士曰:韩世忠未必只有三万兵马,而是编制内只有三万人,或只支取三万兵马的军需,剩下的由自己筹集,以免被皇帝怀疑。而岳飞则按照实际名额以一定比例超额支取军需,以此引发赵构的不满,故岳飞看到韩世忠的军队状况只得叹服。

先是秦桧欲害宪以及岳飞,乃言宪有异图,佯称金人侵略上流,冀朝廷还岳飞复掌兵,而己为之副……张俊在行府,闻之,遂收宪属吏。

居士曰:任何有野心的将领都不会将自己的前途维系在自己的领导身上。如果张宪想要叛变,根本不需要让朝廷放回岳飞,岳飞回来张宪最多成为副官;而等待朝廷杀害岳飞后,自己以报仇或清君侧的名义反叛,或者干脆降金,一如后来的袁崇焕部将吴三桂做法,则张宪可以成为地方性军阀。秦桧和张俊为了诬陷岳飞等人,连起码的逻辑也不顾。

丙辰,右护军都统制吴璘,及金统军呼珊战于剡家湾,败之。……世将以金人之俘三千人献于行在,命利州路转运判官郭游卿,就俘获中以声音容貌验得女真四百五十人,同日斩于嘉陵江上,敛其尸以为京观;馀皆涅其面,于界上放还。敌气大沮。

居士曰:即使岳飞、张俊、韩世忠三位将军已被全方位解除军权,甚至岳飞因坚持抗金而遭到陷害,吴璘将军依然在地方上抗金如故,甚至还敢附逆朝廷之意杀害女真俘虏,无他,就是吴氏兄弟有了自己的军队和底牌,成为一方诸侯,朝廷想让他们收兵必须要顾及他们的实力。岳飞的军队素有岳家军之称,军纪严明,自成体系。如果在朱仙镇,岳飞也能拒绝听从赵构的命令,划地围城,继续进攻,根本不会死在秦桧和张俊等人的手里。不过我们同样不能说岳飞只忠于皇帝,一味顺从赵构的命令,因为他屡屡不顾赵构的帝王心思,不但多要军需、强调立太子,而且几次以辞职威胁赵构,如果岳飞之时一味顺从赵构的愚忠,这些辞职行为将无法解释。作为一位出色的将领,岳飞考虑更多的是国家利益,一旦他坚持抗金,其结果将与苗傅、刘正彦类似(参考公元1129年),对国家造成伤害,强烈的责任感使之不敢或不愿做挑战制度的事。

世忠不以和议为然,由是为秦桧所抑……世忠再上章,力陈秦桧误国,词意剀切,桧由是深怨世忠……世忠亦惧桧阴谋,乃力求闲退,遂有是命。世忠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童奴游西湖以自乐,平时将佐罕得见其面云。

居士曰:韩世忠以皇帝的宠臣自居,以对金战争作为向皇帝邀宠的方式,并在战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成就感,出于政治考虑和自身考虑,理所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功劳被否定。所以他对秦桧的攻击,未必是出于对抗金政策的捍卫,而更多是与秦桧的路线之争、对自己的位置的捍卫,但在他知道秦桧的背后是赵构的妥协政策以后,遂不再坚持,并明哲保身。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韩世忠较岳飞更为清醒。

初,狱之成也,太傅、醴泉观使韩世忠不平,以问秦桧,桧曰:“飞子云与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怫然曰:“莫须有’三字,何以使人甘心!”固争之,不听。

居士曰:“莫须有”三个字含义不详,但从韩世忠的反问里可以判断是无理强辩之词,等同于承认岳飞没有罪名。如果出于政治需要(如赵构对他进行猜忌或金帝国需要岳飞的人头证明宋朝和谈的诚意,《金佗稡编》卷八载金人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无罪的岳飞完全可以被暗杀,并对外宣称他重病死亡而给予哀荣。但他却在死前下狱,他的部将张宪、养子岳云被同时杀于闹市,其他有关人物也广泛受到牵连,可见赵构有清算岳飞一系,杀岳飞以立威的意思。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宋史·岳飞传》:(岳飞)战开德、曹州皆有功,(宗)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

居士曰:宗泽虽然赞同岳飞的言论,但他与岳飞对后一句话的理解并不相同。宗泽所说的“野战”是相对于“正战”而言的,而“正战”则意味着有皇命、受皇帝统一规范性的指挥、将领完全受到阵图规划的战斗。在公元979年宋辽满城之战,公元986年的北伐战争之前,赵匡义两次制定阵图分发给战斗指挥官。前一次战斗中,由于指挥将领曹翰严格按照阵图行事,导致人心不稳,“士众疑惧,略无斗志”。而在后一场战斗中,指挥官曹彬跳出阵图之外,却由于国家实力不合适、出兵时机不当、将领权力受到绝对限制等因素,同样导致战争惨败,名将杨业也败死于这场战争当中。赵匡义先生没有检讨自身的问题,反而将责任推脱给曹彬等人,认为失败是因众将领违背自己的军事策划和阵图所致。按照皇帝的阵图行事,军心不稳,二违背皇帝阵图,失败固然要被问责,成功也将被视为异心。(北伐战争中,王侁便指责杨业不出兵是有“他志”。)所以最佳的作战办法是严格遵守皇帝定下的策略。宗泽的意思便旨在于此。岳飞的回答是:“列阵然后作战,是兵法中的守常之术,至于是否能运用精妙,则是将领的一人之心决定的。”在宗泽听来,岳飞是要在固守阵图这种守常之术束缚的前提下,用自己的一人之心来令阵图精妙,戴着镣铐把舞跳好,所以他认同了岳飞的这种言论。但就岳飞的本意来说,则是强调将领的一人之心,强调将领在战场上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无疑是有悖于皇权,有悖于君主对战争的最高领导的。所以岳飞在战场上越来越自由,甚至其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说法。“岳家军”这一严密组织的出现,对赵构的君威来说无疑构成了一个挑战。所以,后来赵构对其一再猜忌,不仅仅是因为他“迎回二圣”,更重要是对其军事权力的恐惧。

徽猷阁待制洪晧,在燕山密奏:“敌已厌兵,势不能久;异时携妇随军,今不复携矣。朝廷不知虚实,卑词厚币,未有成约,不若乘胜追击,以复故疆,报世仇。张浚名动殊方,可惜置之散地。”并问李纲、赵鼎安否,又言将帅中唯岳飞为金人所畏……彼亦知中国有人。

居士曰:洪晧出使金国,时刻留意金国的动向,并不顾自身安危,将情报传递回宋朝。但他的情报却完全得不到赵构及其政府的重视,使其努力付之东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岳飞去世后,十几万岳家军结局如何?比你想的还要可怜
岳飞死前一个月,岳家军将领集体上书,向皇帝举报岳飞罪状
影响中国的85位名臣——岳飞
岳飞的傲骨
为什么岳飞被杀,岳家军不但没人报仇,甚至连一个说情的都没有?
这才是岳飞之死的根本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