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性无善恶

人性无善恶

文、沈彻

性善恶的话题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之前的中国古代。再难的话题也该是出结果的时候了。

最有名的是孟轲的“人性本善论”和荀子的“人性本恶论”。胡适说: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的解释是“由于根本观点不同之故”。

孟子的“性善论”,包含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知心,是非之心。荀子说的“性恶论”是好利之心,疾恶之心,耳目之欲。

首先来看胡适的评论正不正确呢,他说“孟子把‘性’包含一切善端,如恻隐之心之类,故说‘性’是善的,荀子把‘性’包含一切‘恶’端,如好利之心,耳目之欲之类,故说‘性’是恶的,这都是由于根本观点不同之故。”我们来看根本观点各是什么。

假设说孟子根本观点是人性善的一面,荀子的根本观点是人性恶的一面(这里先定了人性分善恶两面),那根本观点自然不同,可是因人性善的一面得出性本善,因人性恶的一面得出性本恶,这不是废话了吗?而我们由于先定了人性分善恶两面,根本上也先定了他们根本观点是相同的,好比一棵树上的两支树杈。继续往后面看,恻隐之心之类是胡适所说的孟子的根本观点,好利之欲之类是荀子的根本观点,那这两点根本出发点不同吗?恻隐之心是人的善心,可是与恻隐之心相反的那一面呢?必然是幸灾乐祸了,幸灾乐祸是什么呢?是一种优越感,这和好利之心如出一辄。这也说明他们根本观点是相同的。

《孟子.告子上》的辩论是这样的。

告子说:“性就好像杞柳一样,义就好像桮棬一样,使人性变成仁义,就好像把杞柳制成桮棬。”告子的意思非常明显,他说要使人有仁义,必须要后天完成,而这后天完成是什么呢?告子没有说,想去大概可以是教育,可以是社会影响。

孟子说:“你能顺着杞柳的性子而把杞柳制成桮棬吗?必须伤害杞柳才可以使其成为桮棬的。如果必须伤害杞柳才能使其成为桮棬,那么,我们也必须要伤害人才能把人变成仁义的吗?你的意思是带领天下人危害原本仁义的人吗?

孟子这是诡辩,因为告子的意思并没有说伤害人,告子举例的意思明显是强调后天完成仁义的重要性,这里的“伤害”是“后天完成”。孟子却抓住了“伤害”这个词来和告子争。

告子被孟子绕了进去,没有进而解释“后天完成”的意思,却举了另外一个例子,他说:“人性好比急流的水,在西边疏通水道,水就往西流,在东边疏通水道,水就往东流。所以,人没有善不善,就像水不一定往哪个方向流,全看怎么疏导。告子想:这下总没有“伤害”了吧?这总把后天完成的意思表达出来了吧?

孟子还有说法:“水确实不分东西,可是水不分上下吗?人性是善良的,就好像水由上往下流一样。人没有不是善的,水没有不往下流的。现在的水,看着很平静的水面,如果我们击打他,水花就会越过额头,如果水流非常激荡,那么也可以翻山越岭。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假设他学了力学,就会明白,这其实就是水的本性:水受地心引力而向下,受击打的力量而向上,水本身就是水,因受力不同而流向不同,如此而已)?可是现实确实是这个样子,人之所以变得不善,原因是一样的。

这样,辩论已经很明显了,他们用各不同的比喻来证明自己主张的人性是什么样的,这是做学问的态度吗?做学问应该从根本上辩论,假如告子从后天完成的角度上清楚地表达观点,孟子必然躲不过后天和先天的辩论。他没有从根本上讲出有说服力的理由,他得到了辩论的胜利,但事实并不见得如此。还有一个原因,《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可能对告子有所不公。

当别人不幸的时候,人可以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恻隐之心,一种是幸灾乐祸,孟子说的无四心的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知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哪里是做学问的态度,这分明是一个道德态度。孟子所说的无恻隐之心不是人,在道德上不配为人,这样,也就是说他先定了人性不见得天生就有恻隐之心。而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呢?这些是道德上所形成的东西,从历史观讲,道德是人出现后形成的观念,并且不断变化的观念。

而人性向善是不是错误的呢?不错,人性向善是对的,自从有了文化,有了道德底线(不否认道德底线不断变化),就开始歌颂美德,歌颂高尚的行为,这全都是因为人性向善,人觉得“善”是好的,因此,人们广泛传播儒家学说的仁义礼智信,因此,三大宗教得以光明正大流传久远。人性是向善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卑劣的行为呢?为什么“潜规则”盛行于世呢?回答是如此有趣:正因为人性向善,所以那些规则称之为“潜规则”。而真正的回答是这样的:之所以还有前面的两个为什么,则是荀子所说的“人性本恶”里的东西在作祟,荀子认为,人有“利欲之心”,“耳目之欲”,因此才出现了那么多卑劣的行为,因此荀子主张“积善”。这和卢梭在《爱弥儿》里说的“怪论”很相似,他举例说明小孩子读寓言没有好处,反而,可能会学坏,原话是这样的:“只要你有机会长期同曾经学过寓言的孩子在一起,你就可以发现,如果他们有机会把所学的寓言拿来应用时,他们的所作所为差不多同寓言作者的意图完全是相反的,对于你想纠正或防止的缺点,他们不仅满不在乎,而且还偏偏喜欢为非作恶,以便从别人的缺点中得到好处。在前面所讲的那个寓言中,他们一方面嘲笑乌鸦,而另一方面却非常地喜欢狐狸。谁也不喜欢丧失自己的体面,他们想担任漂亮的角色,这是自爱的选择,这是很自然的选择。”“这是很自然的选择”说的便是人性,人的本来面目是“自爱”的,不管这符不符合道德的标准,出于对自己利益的思考总是这样的。钱钟书写《读<伊索寓言>》便引了这个例子:“这几个例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Emile)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跟被骗的乌鸦同情,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象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钱钟书把没读过《爱弥儿》的人骗了,卢梭没有说小孩子居心本来是不是欠好,也没有认为寓言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

抛开钱钟书对卢梭的评论,单来看他的观点:这不是说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这评价反不如卢梭的“自爱”说更加深刻,因为人是自私的(这便上升到了人性的角度上),人有利好之欲,耳目之欲,人要为自己争取这些东西,所以忽略了或者想到了并不好的一面却还是去这样做。这和荀子颇为相似。理论联系为:人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为了自身的利益,便做出略过道德甚至伤害他人利益的事情,人的这种欲望被荀子称作“人性本恶”,被卢梭称为“自爱”的选择,而孟子“人性本善”的学说则不确——假设孟子真的认为人从光屁股生下来就是善良的话。确定的是人性向善,而谁能确定的证明孟子有人性本善的学说呢?

因以上证明,人生下来是一张白纸的说法也是错误的了,人生下来没有吃喝的欲望么?小孩子居心欠好,不是自私的表现吗?小孩子不见得居心欠好,但是总会有种种欲望,而想不到伤害到别人的地方,比如看见打架,他觉得激动人心而考虑不到被打人的悲伤和可怜。

因此,这里出现了另一个议题,人伤害别人的时候,自己不见得意识到,就好比小孩子打人,他不知道别人会疼,再好比,当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做事的时候,他只想着自己的未来,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那么,当一个人意识不到自己争取自己利益时给别人造成了伤害,那么,这可以说他是恶的吗?

我们且来看荀子说人性恶的理由: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饿了的时候(饿是最基本的人性),怎么办呢?杀鸡,然后煮熟,最后吃饱,假定杀鸡这个行为是恶的,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行为不是恶的呢?我们把界限上升到人的范围之内,《旧唐书》之《张巡传》中有一段是这样的:“被围久,食尽,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痍伤气乏。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以大乡,坐者皆泣。”这是上升到人的高度上的,可以说是非善的了吧?然而,张巡是当年公认的民族英雄。那时候的思想观念里意识不到那是错误的,道德标准里没有那个底线,跟现在的道德标准不同(道德标准是在变的),我们以现在的角度讲,这总是不对的,不人道的,总是恶的。那么,我们提高到众生平等的角度上,杀鸡不也是不对的吗?因此,荀子定义善恶也是在一定的道德标准之内的。

现在,我们分解下他荀子的逻辑:欲望(好利之欲,性饿之欲等)——行为(由着欲望而去做)——结果(做他人对社会造成的恶果)

从这个逻辑里,欲望和结果之间隔着一个环节,那就是“做”,也就是欲望指使下的行为,所以错不在欲望的环节,而当事人进行“行为”的过程中不见得知道会对他人或者社会造成恶果,我们假设那个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那么我们认为那是恶的,没有对别人造成伤害,便不存在恶,如果给别人带来好处,我们认为这是善的。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无意识地伤害了别人,却不能说人性本恶。而经常性地做好事,确实需要充分挖掘自身的道德情感。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假如一个人明知道这样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却还是这样去做的情况,对于这一点,只需要明白他想要的是什么便可以了,他无非是想要自己想要的东西,主观因素上不会有故意对别人造成伤害的成分,对别人造成伤害是客观上的原因(毕竟我们没有把仇恨和仇富等心理引证进去),无仇无恨便去害人?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只有当一个人做什么事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他才会去做。这同样是欲望的问题。我们再次追溯到道德那里去。当一个人的欲望掩盖了当时的道德,我们认为那是恶的行为,而欲望从古至今变得只是所求不同而本质不变,道德呢?道德的变化总是不能跟上欲望的节拍(另有《道德观》)。

而人性是欲望,是心,不是行为,这是毋庸置疑的。而行为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中间环节。

因此,这一切便豁然开朗了,皇朝国家里想做皇帝并不是恶的想法,在人权国家里,想做皇帝又是不现实的想头。一个人的欲望会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还是建立在自己的幸福上呢?很明显心灵不扭曲的人不会把欲望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对于这一点,相信不会有人怀疑。所以人性无非食色,无非追求自身的幸福。

荀子所说“忠信亡”、“辞让亡”、“礼义亡”,也是非人权社会里的现象,道德观并不相同所致。最早的自由主义者陈胜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来陈胜的行为如何,在这里不讨论)。这也是与荀子相悖的。

因此,告子说的比较朴素的道理确或许是正确的:“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这种朴素的道理不足以说服孟子。

不存在人性善或者人性恶的问题,人并没有主观伤害他人的心理,只有主观为了自己的心理。原始社会至今,人性是一样的,之所以我们有了善恶的判断,是道德标准出现并且不断变化所导致的结果,而这种判断围绕人本性上讨论是错误的。

人性是无穷尽的欲望,因为道德观的出现,人性的表象有些许变化,但本质上还是不变的。满足食色之欲,追求自身幸福,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为什么要定义成善或者恶呢?如果这是恶的,人类都要自杀么?

最后要强调的是“人性向善”。

注:这篇文章写于2008年,此刻,关于人性有无善恶之问题,我有略不同的看法。人性中最多的仍然是“自爱”,但人性中确实有道德情感与伤害他人的卑劣情绪。

【作者微信号】shenches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关注公众号:沈彻

有关自由 有关逻辑

有关永远跳动并沸腾的心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支持孟子说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说的“人性本恶”?为什么?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那么为什么荀子又说人之初性本恶,从人本质到底是什么?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善恶的种子都在你的身上
儒家修身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那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
荀子性恶论(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