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艺术中的静
有人说,当代人最稀缺的产品,就是宁静了。站在街市中,似乎有一切都是呼啸而过的感觉。在急速的社会变化中,人们有时似乎感到,自己被强行押上奔驰的列车,开始一段慌乱的旅行,无数的惊奇从眼前掠过,心也随之躁动起来;无数的流光溢彩在面前闪烁,一股浮躁气便油然兴起。宁静对于现代人来说,往往意味着一声叹息。
中国艺术是强调静的。宋代唐庚在《醉眠》中写道:“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翻译起来大概是这意思:山中寂静好像太古时候一般;日子清闲得令人觉得漫长,过一天就好像度过了一年。暮春依然还有些花朵开放,使我还可以在醉酒时赏花;鸟儿婉转的啼鸣,并不妨碍我安眠。尝尽了人世滋味后,我掩上了门扉,这时节躺在竹席上非常适宜方便。经常在梦中想出优美的诗句,可当拿起笔时,却又忘了该用什么语言。
这一段描绘,道出了很多艺术家的心声,明清以来很多艺术家画过唐庚所描绘的这种境界。这联诗所表达的境界,成为传统艺术的一种理想世界。
时间是一种感觉,阳春季节,太阳暖融融的,我们感到时间流淌慢了下来。苏轼有诗说:“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在自然、平和的心境中,似乎一切都是静寂的,一日似两日,甚至片刻有万年的感觉。正所谓“懒出户庭消永日,花开花落不知年”。
躲进山林,并不意味着宁静。重要的是心灵的静。在传统艺术中,静的内涵大体有三:一是安静,它与喧嚣相对,主要指外在环境的安静。二是平静宁静,主要指心灵的平和,与纷扰、躁乱相对。此外,还有一种静,它指人本然清静的根性,老子将此称为“虚静”。我们大多听过虚惊,虚惊一场,那么虚静何来呢?
《老子》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此“虚静”,在“归根”,在“复命”─归复生命的本然状态。
韦应物《咏声》诗说:“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在至静至深的寂寥中,万物自生听,一切都活泼泼地呈现。苏轼所说的“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也是如此,古井水,也就是不生不灭的永恒状态。明王廷相《感兴》诗云:“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在一个寂寞宁静的世界里,春风自吹入,生机皆盎然。

这三种静又是相互关联的。外在气氛的安静,可以促使人心灵的宁静,在宁静的心灵中,与世界融为一体,与寂寞的永恒宇宙之静融合。对于一个有心灵定力的人来说,他可以拉上一道心灵的帘幕,将一切纷纷扰扰隔去,一颗宁静的心,就是一面映照世界真实的明镜。
《策杖图》明 沈周

《策杖图》局部

明代沈周的《策杖图》,其实表现的就是这永恒的静。其中题诗道:“山静似太古,人情亦淡如,逍遥遣世虑,泉石是霞居。云白媚涯客,风清筠木虚……”沈周一生在吴中山水中徜徉,几乎足不出吴中,这样的地理环境对他的画也产生了影响。在太湖之畔,在吴侬软语的故乡,在那软风轻轻弱柳缠绵的天地,艺术也进入了宁静的港湾,吴门画派的静,显然和地域有关系。
《夜坐图》明 沈周

《夜坐图》局部

沈周《夜坐图》,有一段长长的跋文,通过细腻的体验,来说“静”的智慧,对理解这三种不同的“静”很有帮助:寒夜寝甚甘,夜分而寤。神度爽然,弗能复寐,乃披衣起坐。一灯荧然相对,案上书数帙,漫取一编读之,稍倦,置书束手危坐。久雨新霁,月色淡淡映窗户,四听阒然。盖觉清耿之久,渐有所闻……于今夕者,凡诸声色,盖以定静得之,故足以澄人心神情而发其志意如此。且他时非无是声色也,非不接于人耳目中也,然形为物役而心趣随之,聪隐于铿訇,明隐于文华,是故物之益于人者寡而损人者多……夜深人静一灯茕然,由外在静(环境)到内心安静(心情),再由内心的安静到静听造化声音,体味至深至静的宇宙,咀嚼个体“自得”的欣喜(根性),臻于声绝色泯、无内无外、物我合一的境界。沈周描述三种静的关系,渐次深入,这是他的灵魂静修功课,修得一种平和,修得一种欣喜。
中唐五代以来,中国艺术中追求的“静”的境界,正是这深层的“静”让生命本然真性自在展现的境界。文人画有一种“静气”,所突出的就是这不生不灭的智慧。中国艺术在静中追求生命的跃动。从奔驰的时间列车上走下,走入静绝尘氛的境界,时间凝固,心灵由躁动归于平和,一切目的性的追求被解除,人在无冲突中自由显现自己,一切撕心裂肺的爱,痛彻心扉的情,种种难以割舍的牵挂,处处不忍失去的欲望,都在宁静中归于无。心灵无迁无住,不沾不滞,时间的因素荡然隐去,此在的执着烟飞云散,此时此刻,就是不生不灭的宁静。“马蹄不到清阴寂,始觉空山白日长”,这是明代画家文徵明的诗。文徵明的画偏于静,他自号“吾亦世间求静者”─他是一个追求静寂的人。他为什么要追求静寂?因为在静寂中才有天地日月长,才有深心的平和。在深心的平和中,忘却了时间,艺术家与天地同在,与气化的宇宙同吞吐。

艺术将静和净联系在一起,只有在洁净无尘的心灵中,才会有真正的宁静。要得到心灵的安宁,必须从荡涤心灵尘埃做起。唯有胸中无一物,方能坐观天地得景全;唯有心灵如明镜,才能映照世界的无边妙色。

躁动,是因为心中藏着过多的欲望;浮躁,是源于在奢华的招引下,太迷恋于很难走通的生命捷径。

来源:九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冥想是一门意境艺术
归根曰静
【诗歌】美文欣赏三字经 / 马文田(黑龙江)||姚鼐文学奖参赛作品
宁静淡泊
恬惔为上,胜而不美
让心灵拥有一份淡泊与宁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