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石如篆书集字】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邓石如篆书】

《长安晚秋》

赵嘏 (唐)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写长安秋景的诗。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诗词大意

在一个深秋的拂晓,我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我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这哀曲怎能不令我黯然神伤?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

名句欣赏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选景典型、韵味清远。据《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

典故解读

鲈(lú)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妒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

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悦之,召而吊之。'后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战俘。

临写字模


帮孩子做一个最有远见的选择——鲸溪网校【内有福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天一首唐诗:赵嘏《长安晚秋 》
东方出联:残星几点雁飞秋 请赐上联!
诗词鉴赏:【唐】赵嘏《长安秋望》
121唐 赵嘏《长安秋望》今韵
赵嘏进士落第,滞留长安,写了一首诗,大受杜牧赞赏
赵瑕《长安秋望》中的心境(康有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