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物质奖励也可以激发内在动机,养出有主动性的孩子

孩子学习不认真、不爱做家务、做事磨蹭、没礼貌、调皮捣蛋等等问题都让我们头疼。比起责骂和体罚,我们会觉得奖励是个更好的办法。

有位妈妈就用虚拟币来激励儿子遵守行为规范。比如按时洗洗睡奖励5元,认真完成作业奖励10元,收拾房间奖励5元等。然后孩子可以用积攒的虚拟币来消费,比如要玩手机游戏,10元玩10分钟。

在一次次挣钱和消费过程中,孩子的行为更好了,数学算术也练得特别溜,这位妈妈觉得,这个方法简直不要太好。

不过有的家长可能忧虑了,这样教育孩子会不会让他变得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这个方法科学吗?怎样把握这里面的度?

确实,虚拟币也好,积分也好,还有其他形式的物质奖励,有一定风险,一个负面影响就是破坏孩子的内在动机。怎样奖励不伤害内在动机,让孩子真正变得主动呢?

01,自我决定论对动机的解释

奖励有精神奖励,如表扬、拥抱、鼓掌、发奖状等,还有物质奖励,如礼物、旅行、金钱等,还有上面提到的可量化的奖励,如虚拟币、积分等。这些奖励各有各的好,也有不管用的时候,关键是我们怎么用。

在谈用法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个心理理论,遵循这个理论,奖励孩子就可以恰到好处了。

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在研究人的行为动机时提出了自我决定论,对内在动机有很深入的阐述。

自我决定论认为,所有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如果这“三感”得到满足,内在动机就提高了。

1, 归属感:孩子感受到爱、接纳和尊重。

刚上学的孩子都挺喜欢学习的,如果我们说只有考满分才爱孩子,考不到就嫌弃,孩子对学习也不会有多大兴趣了。

2,自主感:孩子感到生活可以由自己决定。

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不容易,很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凡事包办,比如刚学会爬的宝宝,他爬着去拿一个东西,我们可能随手就帮他拿了。另一个是撒手不管,比如让六七岁的孩子自己写作业,自己检查。认为这样是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管理自己。

放手不是放任,让孩子自己做主要看孩子的能力水平,该给帮助时要帮助。在帮助过程中还要注意语言表达和做法,让孩子有自主感。 

3,胜任感:孩子觉得“我能做到”。

孩子玩些小游戏,哪怕总是输也愿意一直玩,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游戏给了及时的反馈,上次得200分,这次得了300分,孩子看到了自己能力的提高,胜任感提高了。

自我决定论认为,

如果以上三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会促进孩子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如上图从左往右)。反之,得不到满足,特别是自主感得不到满足,内在动机会转化为外在动机。

由这个图我们可以想到,孩子是出于内在动机做的事就不适合物质奖励了,比如下面3种情况:

情感付出不适合物质奖励。比如帮助老师同学,帮家人做家务等,这些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本身就带给我们内心的满足,不要去物化。

孩子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做的事。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就没必要强调每天画一张画就奖励什么。过多外在奖励反而伤害了内在动机。

做了意料之外的好事,不用物质奖励。意料外的好事也是出于孩子内在动机,精神鼓励更好。

那么,对于孩子没什么动力去做的事,想用奖励激发内在动机,怎么做呢?

02,奖励孩子时的沟通技巧

上面说了,奖励孩子要满足“三感”,我们在表达上就要注意奖励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孩子认为我们的奖励是一种操控,“只有你……,才能……”,这样的话会让孩子自主感下降,受控感增加,削弱了孩子的内在动机。

但如果物质奖励代表某种荣誉或对孩子的肯定(胜任感),即使是金钱,也不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比如这个妈妈发的帖子,她想拒绝女儿“月考年级第一,奖励500元”的要求。

这个完全可以奖励,因为这孩子本身就是学霸,之前多次考得好都没奖励过,完全可以给个奖励肯定一下,甚至不必等到下次月考第一。这就好比比赛得了第一,有奖金一样。

下面具体说说怎样沟通。

1,提供更多成就信息(胜任感),具体描述的表扬好过笼统称赞

比较以下两种说法:

不错!你真棒!

我刚才听你读课文,声情并茂,很生动,我都很受感动呢。

第一个说法就太笼统,孩子听了没感觉,第二个就具体很多,真诚很多,孩子知道自己好在哪里。

还有一种具体表达是指令,也要避免,比如:

你再读3遍课文,我就奖励你5元。

孩子听了很可能为了5元敷衍了事,读书只动动嘴皮子不往心里去。培养的是外在动机。

2,慎用“只有…才…”,“如果…那么…”的语句,如果要用也要尽可能减少操控语气。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增进亲子感情的表述是更好的。

比较以下两种说法:

如果你早点洗洗睡,我就可以给你多讲一个故事。如果你超过8点还没刷牙洗脸,我就一个都不讲了!

你早点洗洗睡,多出来的时间我可以多讲一个故事呢!我也可以早点休息,多好。(孩子早点睡觉,让妈妈多了休息时间。)

3,让孩子参与约定和协商(被尊重,也体会到自主感),也有助于形成内在动机。

比如想用积分奖励孩子,什么事情挣多少积分,什么消费多少积分,可以和孩子商量制定。

4,不要事前引诱,可以事后庆祝。当孩子做到了,用庆祝的方式给予孩子正反馈。庆祝是意外惊喜,孩子也不会认为下次做到了,还有这样的奖励(避免了“如果…就…”)。

之前有个新闻,一年级小朋友没考到双百伤心哭泣,因为妈妈之前答应奖励去三亚旅游去不了了。

想要孩子考多少分,事先不用奖励诱惑,考好了再庆祝效果更好。另外,这个孩子只是数学差0.5分,已经证明自己有考满分的能力(重要的不是满分,是考满分的能力),还是可以奖励去三亚旅游的,也更能表达妈妈的爱。

此外,我们用监视(孩子总感觉身后有严厉的眼光监督自己),设定期限(“8点之前写完,我要检查的!”),社会比较(“你总是考不过李雷!”)等做法也有损孩子的自主感,不利于形成内在动机。

03,量化奖励注意事项

最后说说我们常用的量化奖励。

奖励积分、虚拟币等很受孩子欢迎,也可以有效激励他们在没动机时克服困难,达到目的。鼓励孩子做没兴趣的事,害怕的事,在精神鼓励没什么效,又不想打骂造成伤害时,就可以用上量化奖励。

比如我想让女儿多练字、多读英语、背古诗、做算术准确率高点,这些事情她兴趣都不太大,但又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提高的技能,我就用上奖励积分的办法。

这个办法的好处是很明确,而且可以细化目标。比如我希望女儿养成写完数学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我和她约定:数学作业写得工整,奖励10分,自己主动检查奖励15分,检查后全部正确再加5分。这样“定价”不仅细化了目标,还把重点落在“自己检查作业”上(检查作业奖励得更多)。我想鼓励的是做这件事的正确行为,而不是“全对”这个结果。

另外,积分可以用来“消费”。比如看一集动画片需要20积分,喝瓶饮料要50积分,孩子会想“花这个钱值不值”,“我愿意为这件事付出多少”等,这样孩子就开始衡量和管理自己的资源和欲望,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

而且,孩子也会变得对数字敏感,慢慢学着理清自己的收支情况,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理财意识和数学能力。对数量多少有清楚的认识也是很重要的生活技能。

量化奖励有这么多好处,但不是一用上就万事大吉。首先它不能取代精神奖励。孩子的事情我们还是需要陪同一起努力,不断鼓励、不断肯定,帮助孩子达成目标,这过程精神奖励一点都不能少。

其次要注意奖励不是目的,规范行为、养好习惯,让孩子成为主动的、自律的人才是目的,当一个行为习惯已经养好,量化奖励就可以撤下了,毕竟只是辅助手段。

这个奖励能不能撤下,孩子是不是唯利是图,就看我们在这些奖励的互动中,有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接纳和肯定了。始终要记得,与孩子的互动要满足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这三种心理需求。

而且,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互动才是无价的,是外在奖励无法衡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考了好成绩,究竟要不要用物质奖励?
内在动机的发现之旅
自我决定理论
什么决定了孩子的自驱力? 自我决定论。
​40年前,心理学家就写了本自鸡修炼手册
如何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不依靠外部奖励来纠正行为,是上上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